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歷史上唯一用皇帝的名字命名的中草藥

歷史上唯一用皇帝的名字命名的中草藥

劉寄奴,生江南。

莖似艾蒿,葉似菊。

春生苗,莖上有四棱,高四、三尺。八月開碎小黃白花,形如瓦松。

劉寄奴

別稱:金寄奴、烏藤菜、九里光、白花尾等。

性味:苦,溫。

歸經:入心、脾經。

主治:破血通經,斂瘡消腫。

劉寄奴為菊科植物奇蒿的全草,主產江蘇、浙江、江西等地。 它具有療傷止血,破血通經,消食化積,醒脾開胃的功效。它可用於急性黃疸型肝炎,牙痛,慢性氣管炎,口腔炎,咽喉炎,扁桃體炎,腎炎,瘧疾;外用治眼結膜炎,中耳炎,瘡瘍,濕疹,外傷出血。

劉寄奴

氣血虛弱,脾虛作泄者忌服。

不可過多,令人吐利。

《衛生易簡方》

病人氣血虛,脾胃弱,易作泄者勿服。

《本草經疏》

劉寄奴

宋高祖武皇帝劉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字德輿,小名寄奴。

東晉至南北朝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軍事家。

傳說一

傳說劉寄奴小時上山砍柴,見一巨蛇,急忙拉弓搭箭,射中蛇首,大蛇負傷逃竄。

第二天他又上山,卻隱隱約約從遠處傳來一陣陣搗葯聲,即隨聲尋去,只見草叢中有幾個青衣童子搗葯,便上前問道:「你們在這裡為誰搗葯,治什麼病呢?」

童子說:「我王被寄奴射傷,故遣我們來採藥,搗爛敷在患處就好了。」

寄奴一聽,便大吼到:「我就是劉寄奴,專來捉拿你們。」

童子嚇得棄葯逃跑,寄奴便將其草藥和臼內搗成的葯漿一併拿回,用此葯給人治療,頗有奇效。後來,劉寄奴領兵打仗,凡遇到槍箭所傷之處,便把此葯搗碎,敷在傷口,很快癒合,甚為靈驗。

但士兵們都不知道叫什麼葯,只知是劉寄奴射蛇得來的神仙藥草,所以就把它叫「劉寄奴」。這是歷史上唯一用皇帝的名字命名的中草藥,一直流傳。

傳說二

《南史》記載,南北朝時期的宋武帝劉裕,字德輿,小名寄奴,原為東晉大將,在他稱帝前,有一次率兵出征新洲,敵軍主力被消滅後,其殘餘人馬逃奔山林。劉裕在帶兵追剿中,被一條橫卧路上的巨蛇擋住。劉裕彎弓搭箭命中巨蛇,巨蛇負傷而逃。

第二天,劉裕帶兵到林中繼續搜查敵軍殘餘。忽聞山林深處有杵臼之聲,便派士兵前去查看。士兵循聲尋去,只見幾名青衣童子正在搗葯。

士兵正欲舉刀殺之,眾童子伏地哀救說:「只因昨日劉將軍箭中我主,我主疼痛難忍,命我等搗葯敷傷。」

士兵們將此情回稟劉裕,劉裕甚覺詫異,乃前往察看,發現青衣童子不見了,只見地上有草藥數束,遂命士兵將草藥帶回試敷金瘡,甚是靈驗,於是在軍中推廣使用。

那時,不知這種草藥叫什麼名字,大家認為是劉裕將軍射蛇得葯,便以劉裕的字命名「劉寄奴」。

歡迎直接留言,與小編交流~

尋道網:道醫之家公眾號

長按左側二維碼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醫之家 的精彩文章:

手診 要看懂14條線
風寒、氣血、寒冷關

TAG:道醫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