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腦科學家的最新研究顛覆我們的認知!

腦科學家的最新研究顛覆我們的認知!

導讀:洪蘭教授將用腦科學告訴各位家長的是:學習沒有起跑線,大腦終生具有可塑性;逼迫難以成就孩子,孩子想學的時候學得最快;大腦是個有限的資源,很少人得天獨厚樣樣好;運動、遊戲和閱讀是發展孩子大腦最好的三個方法……

Brain

 Brain

Banks 

00:00/04:41

經常看到父母教很小的孩子認字、算數,還經常看到父母花大價錢給幾歲的孩子報各種班。在孩子學習這件事情上,我們的父母很執迷,也很焦慮。生怕比別人晚了,就輸在了起跑線上。可結果呢,孩子越學越厭學,越學越學不好。

著名腦科學家洪蘭教授說,她參加了好幾個學校的親子座談,發現父母關心的問題都很相似:「我怎麼樣可以增加孩子的智力?」「記憶力訓練班有效嗎?」「有地方可以測IQ嗎?」……在中國,只要打出「智力開發」或「不要讓你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之類的廣告,就不怕做家長的不掏錢。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一方面是因為父母對孩子成才的期望普遍非常高,另一方面是因為父母們不了解孩子的大腦發育規律。

洪蘭教授認為,孩子的成長「三分天註定」,強調家長要關注孩子的差異性,正是這種差異為後天發揮教育的功用提供了平台和基礎,每個孩子的個性必須得到尊重。 「七分在教育」,說明教育雖然不是萬能的,但教育可以對孩子的一生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家長把握好這七分,教育就大有作為。

下面是洪蘭教授以及著名教育家尹建莉老師談到的智力開發5大誤區,所有父母都該了解。

誤區一:右腦開發,大腦還有90%需要開發

糾錯:「右腦開發」是個偽命題,幼兒的左右腦是同步發展的

「右腦開發」近些年很是時髦,可科學上根本沒有「右腦開發」這個事情。我最近十幾年來一直致力於破除「右腦開發」的謬論。

有一種說法,似乎也得到了廣泛「認同」,那就是:左腦指揮右邊的肢體,右腦指揮左邊的肢體;反過來,左邊的肢體活動帶動右腦,右邊的肢體活動能強化左腦。因為人們通常較少使用左手,所以會造成右腦不夠發達。

幼兒的腦是同步在發展的,沒有右腦先啟動再帶動左腦的任何證據。腦的可塑性比我們想像的大,就算孩子幼時腦有損傷,通常正常那邊的腦會把受傷的功能接收過來處理,即便是成年後才受傷,復健仍有相當的成效。

英國有一位小兒科醫生,追蹤了500名水腦症的兒童智力發展直到他們30歲。他發現只要損壞是漸進式的,對智力都沒有很大的影響。這些孩子都能在社會上立足,自己養活自己,其中兩個孩子很特別,一個智商達到130,另一個畢業於經濟系。

在解剖學上,兩隻眼睛的左半部投射出去是右視野,右視野到左腦;兩隻眼睛的右半部投射出去是左視野,左視野到右腦。並非右眼到左腦,左眼到右腦。所以叫孩子遮蓋一隻眼去啟發另一邊腦完全是無稽之談。但是直到現在還有人叫孩子用左手寫字、蓋住右眼來啟發右腦,完全不了解大腦是個合作無間的腦,只要中間的橋——胼胝體沒有被剪斷,信息的交換就是快速無礙的。

儘管研究證據歷歷在目,坊間卻仍然充斥著右腦開發、潛能開發的謬論。想想看,孩子右手寫字就已經寫得不好看了,還叫他用左手寫;兩隻眼睛都近視看不清了,還叫他蓋住一隻眼看黑板,真是折磨孩子。

左手只能鍛煉左手,無法鍛煉右腦。

現在,還有不少人打著「科學」的招牌,圍繞大腦來設騙局。很多人被告知,人的大腦只利用了10%,其他的90%有待開發。在科學上,到底有沒有「只用到10%的大腦,還有90%的潛能可以開發」這回事呢?

有人追蹤到這句話的來源,原來這是一句來自20世紀初美國世界博覽會上一個攤位的廣告詞,並非科學實證。於是大家以訛傳訛,就像滾雪球一樣,騙得父母成天馬不停蹄地接送孩子到各種培訓班,以為這是為了孩子好,卻沒有人停下來問一下:「這種說法的證據在哪裡?」

現在要反駁這個謬論非常簡單,因為腦造影的研究與技術已經發展到可以直接看到這個人在思考、記憶、說話、聽音樂時大腦的工作情形了。實驗發現,盲人在摸讀盲文點字時,他的視覺皮質被觸覺召喚過去用了。如果把正常人的眼睛蒙住5天,他的視覺皮質就會開始改變,去做聽覺、觸覺方面的事。所以,大腦怎麼可能放任其餘90%不做事呢?

人的大腦重約三磅,占我們體重的2%,卻用到我們身體20%的能源。當它用到十倍的能量時,它是不可能只有10%在工作,而聽任其餘的90%閑著沒事幹的。

大腦的神經是「用進廢退」的,常用的區塊也會因此而增大,長久不用的地方會被挪作他用。最重要的是,大腦不是頤養冗員的地方。所以,絕對沒有「只用到10%的大腦」這回事。

美國心理學家丹倪斯頓曾經撰文批評這個謬論,他說:「凡那些告訴你大腦只用了10%的人,他們才是只用到自己大腦的10%!」

誤區二:搶跑,不要輸在起跑線上

糾錯:起跑早晚都能贏

一個自然的腦,其先天的設定是不是一成不變的呢?

人的大腦是環境和基因交互作用的產物,我們不是只受基因的指揮。

現在的家長們十分熱衷一些開發、早教之類的宣傳和活動,產生一種普遍的共識:學習上的事越早越好。尤其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已「領先」一步了,生怕自己的孩子起跑晚了輸掉人生,對不住孩子,所以趨之若鶩。

其實,在神經學上沒有「輸在起跑線上」這回事,實驗已找到終身學習的神經機制。

在我念書的時候,有一個重要的生物教條,就是大腦的神經元死了後不會再生,不像皮膚的細胞會不停地代謝。但是,在20世紀70年代末期,研究鳥類的比較心理學家發現,公鳥唱歌的神經元在秋天生育季節結束後就萎縮了,但到第二年的春天又會長出新的神經元來。人類是從鳥類演化而來的,如果鳥是如此,那麼,人的神經元有再生的可能嗎?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但是因為這個假設跟神經學的祖師爺——卡哈的教條相違背,所以很多年沒有人敢去想。後來,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看到成年老鼠大腦中有幹細胞,老鼠是哺乳類,跟人類的關係又更近了一層;但是,還是沒有人敢公開質疑卡哈的教條,這些話只敢在聚會時私下耳語。直到20世紀90年代,科學家在猴子的大腦中看到了神經再生後,才開始公開討論。

1998年,瑞典醫生艾瑞克森在鼻咽癌的病人大腦中,看到掌管記憶的海馬齒狀回神經細胞在顯微鏡底下發亮,表示是病人在注射了放射性的水BrdU(這是一種蛋白質,如果要長新的神經元需要用到它)之後才生出的,顯示人類大腦中也有神經細胞再生,原來的教條這才被推翻。

雖然目前並不知道人類大腦的海馬回每天有多少新細胞誕生,但是從對成年老鼠的實驗中知道,每天有5000~10000個新細胞出生。所以我們不必擔心「老狗不能學新把戲」,我們終身都可以學習。很重要的一點是,假如這隻成年老鼠努力學習新的東西,那麼它大腦中新生神經元的壽命就比較長,存留的細胞就越多。所以,越是要求思考的作業,越能產生新細胞;大腦中保留的新神經元越多,他的學習成績也就越好。

美國最近有一個實驗,請大學生到實驗室來學雜技團的拋球。先掃描一次大腦,然後讓他們練習到能同時拋接三個球,並達到持續一分鐘不落地才可以停止,這時再掃描一次大腦;受試者回去休息三個月,不碰觸球,再回到實驗室來掃描一次大腦。當實驗者把三張不同時期的大腦圖擺在一起作比較時,很明顯地看出:第二張圖的頂葉掌管空間運動的地方有些特別活化,血流量增多,區域變大;持續三個月不練習,那個地方又縮小了。因為這些大學生已經超越了青春期,所以這個實驗很清楚地指出:人類大腦可以因外在環境的需求而改變內在工作的分配,就像一個成功的企業,它內部的機動性很大,會隨時因市場需求而調配人力。

現在看來,過去以為大腦過了青春期就定型、不可改變的觀念是錯的。大腦的可塑性是終身的,人終其一生不停地因新的經驗而不停地重塑他的大腦。

所以家長真的不要讓孩子在起跑線上爭先後,人生好似馬拉松,起跑早晚都可能贏。

誤區三:認為只有學習成績好才能成功

糾錯:不要迷信智力開發,而要培養他的群體生活智慧、想像力及創造力

歷史上許多成功的人都不是絕頂聰明的人,但都是能利用別人長處的人,也就是能靠領袖魅力創造出一番事業的人。相信很多人看《三國演義》時都會覺得劉備很窩囊,他的天下是「哭」出來的,但是他的領袖魅力使關公、張飛願為他賣命打天下。他能知人善任,用諸葛亮為他治蜀,終於使他成為三分天下的一霸。再看曹操,他的聰明才智遠不及楊修,連曹操自己都曾說過「吾智不及汝,乃覺三十里」,但是楊修最後還是死於曹操之手。所以聰明不等於成功。

一個成功的人往往不是最聰明的人,但是他一定有某些人格特質是其他成功的人士所共有的。例如毅力,領袖能力,等等。所以父母不要迷信智力開發,應該把孩子讀各種補習班的時間用來玩遊戲,去培養他的群體生活智慧、想像力及創造力。

我曾看過一個小男孩光是玩六顆報廢的電池就玩了一個下午,而且玩得不亦樂乎。一會兒是火車過山洞,一會兒是飛機丟炸彈,想像力豐富極了。想像力是創造力的根本,沒有想像力就沒有創造力。中國人過去「業精於勤荒於嬉」的觀念要改一改,因為背誦的時代已經過去了,21世紀的資源是腦力資源而不是自然資源,21世紀的競爭在創造力而不在記憶力!計算機的內存取代了人腦的記憶功能,把人腦的資源釋放出來,去做更高層次的整合、創新。

父母只要用心想一想這些例子,就知道孩子的大腦不需要花大錢去開發。愛因斯坦的媽媽並沒有買這些昂貴的魔術方塊給他玩,他也拿到了諾貝爾獎。

有的孩子記憶力似乎很差,這確實很影響功課。很多父母迷信外面的訓練班能增強孩子的記憶力,有的家長甚至還去買保健葯給孩子進補。父母想給孩子補腦的原因之一是覺得孩子看了記不住:別人的孩子一目十行,我的孩子十目一行,那一定是智力有問題。其實完全沒有給孩子補腦的必要,孩子只要飲食均衡即可。如果買的是來路不明的藥物,很可能有危害人體的重金屬成分或化學物質,吃了反而有害。

不贊成送孩子去培訓班學記憶術。記憶,最簡單地說,就是熟悉度。當一個東西看得很熟悉之後,自然就能脫口而出;能說得出,自然就記住了。

這是為什麼我一直呼籲課程不能排得太滿的原因,安排太滿會使學生沒有機會去做主動的聯想,只能被動地接受信息。這正是今天我們的學生很會做填空題,可是一改換情境便目瞪口呆,不會作答的原因。送孩子去培訓班訓練記憶,還不如讓他在家中看些他喜歡的書。知識是相通的,只要他肯打開書來看,就會得到啟發,所謂「開卷有益」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千百萬年來,嬰兒都是在最自然的環境中生長,眼睛看到的是他將來要生活的環境,耳朵聽到的是他將來要講的語言。當他有健全的心智、快樂的人生觀時,任何挑戰他都能面對,我們的祖先就是這樣過來的,他們留給我們無數令人嘆為觀止的文明寶藏。

孩子的大腦發展最適合的地方是溫馨的家庭,最佳的營養是安全感,最好的刺激是父母的陪伴。有了這些條件,不必整天送孩子去上補習班或才藝班,他的大腦也會健全地發展。

誤區四:學英語越早越好

糾錯:學英語不需要太焦慮,第二語言沒有關鍵期

孩子什麼時候學英語最好?大部分家長主張越早學習越好,擔心孩子錯過學外語的關鍵期,以後說英語有口音。有些家長雖不見得贊同,但是看到別人都這樣做了,怕自己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也不得不跟進。

母語的學習的確有所謂的「關鍵期」(其實心理學家不喜歡用「關鍵期」這個名詞,比較喜歡「敏感期」,因為後者彈性比較大),愈早愈好。第二語言的學習到現在還沒有看到支持關鍵期的證據。

史丹佛大學的憲次白田曾對「學第二語言有無關鍵期」做了詳細的研究,他最後的結論是:沒有。他說,成年後再學第二語言,跟孩子時學習第二語言的表現並無差異。

第二語言的學習,基本上與母語是不同的機制。法國的迪韓發現第一語言的大腦區域都在左邊,但是第二語言就很零亂,因每個人的經驗而不同。他的8個受試者中,竟然找不到一個地方是有6個人都共同活化的。

一般來說,第一語言都在左腦處理,第二語言就轉到右腦去了,而且左腦活化的強度比右腦弱。現在的研究都發現,第二語言的大腦處理位置,不是與他學習的年齡有關,而是與他使用這個語言的精純度有關。

以目前所有的研究看來,母語的學習是有敏感期的,技能的學習,如運動、樂器、舞蹈等也有敏感期。敏感期的早晚,目前並無定論,大部分認為在青春期之前。但是第二語言的學習並沒有敏感期。因為第一語言已把大腦中學習語言的機制啟動了,只有學得好不好的區別,沒有前面所說的學不會的問題了。第二語言的學習在青春期之前都可以學得很好,就看自己有多努力。亞都飯店嚴長壽總裁,他沒讀過大學,沒專門學過英語,後來通過自學和工作中的應用,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

這樣的例子可以舉出很多。父母大可不必急著把還不會走路的孩子送去英語補習班,童年最重要的是遊戲,不是上課。

誤區五:學前強迫孩子認字

糾錯:真正提高孩子閱讀能力的不是認字,而是心理辭彙

有研究發現,在學前被強迫認字的孩子,初入學時會表現得優於其他人。到小學二年級時,在學校的表現跟其他小朋友差不多,但是在學習的態度上卻有顯著不同,他們比較被動,對很多事情不感興趣。再往後,往往狀態更不如意。

其實,光是認得字是不夠的,必須先建立心理辭彙。中文有很多詞語,從字面看不出它的意思,如光棍、風流等。有時添加一個字又常常會改變原有詞的意思,如「天花」跟「天花板」。雖然只多加一個「板」字,但如果孩子不知道天花板是什麼,即使這三個字他都認得也猜不出意思來。省略一個字也是一樣,如「地理老師」跟「地理師」就不一樣。

因此中文學習不只是認字,更重要的是建立心理辭彙,而這個辭彙是在日常生活中與孩子對話,回答孩子無數的問題時不知不覺建立起來的。這就是為什麼要閱讀給孩子聽的原因。還要鼓勵他提問題,讓他打斷故事,因為讀書的目的本來就是在建立心理辭彙。通過任何方式建立都可以,不一定只從書本上得到。但太早或過分地驅策孩子反而會對孩子產生不利影響。

孩子一出生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他的自由意志。在不過分的情況下,應該給他一點自由度讓他享受他的遊戲和童年。孩子的時間其實不應該每一分鐘都被控制,家長必須留給孩子一點做白日夢的時間。有想像力才有創造力,「自由聯想」是創造力很重要的一個來源。科學上很多重大的發明都是在散步、洗澡,心思不被佔據,可以自由聯想時,突然跑出來的。

現在的孩子補習已補到像個機器人,若是把剩餘的一點時間都拿去背生詞,連睡覺前都得聽英文錄音帶,就難怪有個姓徐的孩子要說「做徐某某很辛苦」了。孩子是上天賜給我們的福報,只有在放鬆的心情下才會感受到福報的樂趣,千萬不可把孩子當作競爭品,天天鞭策他上進,要知道欲速則不達。

右腦開發是個偽命題:

科恩博士指出:

孩子天生就是熱愛學習的。當我們總在憂慮孩子的學業表現的時候,我們就忘記了孩子的內在的學習天性。

以前,人們把孩子比喻成貨運火車,

父母和老師必須儘可能得把車廂里塞滿知識。

現在,我們把孩子比喻成火箭,

只要點燃孩子探索未知的天生熱情,

火箭就會飛向天空。

洪蘭博士說:

孩子的大腦發展最適合的地方,是溫馨的家庭;最佳的營養是安全感;最好的刺激是父母的陪伴。

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比,基因不同,後天生長的環境也不相同,所以,比是不公平的。孩子只能跟自己比。

很多時候,孩子不是不想學,而是不能,做不到,他們大腦的發育需要時間,更需要被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

01

成功的人不是贏在起點,而是贏在轉折點

作為一名教育家,洪蘭也曾是加州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腦科學家,曾任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她告訴大家,大人是需要知道孩子的大腦是怎麼回事:以下這張圖上不同顏色代表的區域其實都有不同的功能,比如黃色的部分是額葉,也具有大腦發展中最高級的整合功能,紫色和灰色交接的地方,是聽覺值......

因此,父母不能打孩子,特別是打孩子的頭部。因為,這可能造成孩子大腦生理機制的損傷。而大腦一旦損傷,人就會在生理機制上遭遇障礙,日後再怎麼通過後天的教育努力,希望也是非常渺茫的。

而從大腦發展的角度,洪蘭教授說,每個人的神經是具有可塑性的。海馬回的神經細胞再生,大腦的神經連接不停在改變。

(圖:海馬回的神經細胞再生,大腦的神經連接不停在改變。)

學習的時候,神經迴路會加強。

9個月嬰兒會爬之後,開始探索,神經開始大量連接。

(最左邊是剛出生嬰兒的大腦,中間是三個月,最右邊是兩歲小孩的大腦神經連接。)

在她看來,不存在「輸在起跑線上」「3歲定終身」等說法。

因為,人的大腦一直在發展,一直在變化,大腦有可塑性,大腦不停因應外界需求而改變神經網路連接。「它的神經迴路是可以改變的」。

人生是馬拉松,爭的是終點,不是起點,要跑到終點才是贏家。成功的人不是贏在起點,而是贏在轉折點。

有的家長可能覺得自己的孩子開竅慢,洪蘭教授引用兩句經典解答了大家心中的疑惑。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西漢.戴聖《禮記·中庸》

02

情緒,是改變大腦最快的工具

「孩子有一生的時間需要學習,不需要催他,也不需要急於一時一刻,但是情緒處理不當,會使孩子厭惡上學,甚至產生負向人格。」洪蘭教授告訴我們,情緒,是改變大腦最快的工具。

拿學習這件事來說,主動的學習才有用,被動學習沒有用。孩子想學,偷著學學得最快。

有的時候,你認為孩子具有某個缺點,這個時候也不要輕易去改變孩子,尤其不能讓孩子有情緒障礙。

大腦產生觀念,觀念引導行為,行為產生結果,結果改變大腦。

她分享了一個小故事:著名大提琴家馬友友的媽媽曾說過,馬友友從來不會因為他大提琴拉得不好而挨打,因為這位母親深知,孩子如果挨打,就會對拉琴產生恐懼。

03

家庭是最早的學習場所,父母是最初的老師

言傳身教,為什麼身教這麼重要?答案在於模仿的力量非常強大。

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的,家庭是最早的學習場所,父母是最初的老師。

因此,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

與此同時,家長要支持孩子,要信任孩子,但也要管教孩子。因為,父母所制定的規矩和限制並不會讓孩子感到難受,相反的,這會形成一種規矩,讓他們有安全感。

孩子最怕的是,家長今天和明天立的規矩不一樣。

她說,我們是透過被人管理才學會管理自己。一開始沒有外在的控制,內在的控制也不會產生。

(圖:模仿的力量)

04

童年最好的玩具是有玩伴

很多家長有一種錯誤的認識,認為:孩子的智力與玩具的多少有關。於是,給孩子買很多很昂貴的玩具。

在加州大學的時候,洪蘭曾親身參與了這個實驗:實驗把一隻老鼠,兩隻老鼠,10隻老鼠分別關在一起,實驗結果顯示,2隻老鼠在一起的腦部神經和10隻老鼠放一起的並沒有任何區別。

(圖:2隻老鼠在一起的腦部神經和10隻老鼠放一起的並沒有任何區別)

也就是說,孩子成長,最需要的不是玩具,而是玩伴。「只要是正常環境中成長的孩子,有玩伴比什麼都好。如果家長能做孩子的玩伴,勝過給孩子買數不清的高級玩具。」

05

在哪裡跌倒,換個地方爬起來

如何對待孩子犯錯?洪蘭教授告訴大家正確的答案:我不要求你完美,我要求你學習。當你犯錯時,重要的不是這個錯誤有多糟糕,或者是不是你的錯,重要的是,要將錯誤轉換成一個經驗。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從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爬起來」似乎已經成為了一條鐵律。

洪蘭教授的觀點卻反其道而行之:在哪裡跌倒,換個地方爬起來。為什麼呢?洪蘭教授又引用了一句經典名言。

每個人都是天才,但如果用爬樹的能力來評斷一條魚,它將終其一生認定自己是個笨蛋。

——愛因斯坦

大人會嫌孩子不好,主要是因為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比。不要把自己的孩子跟別人比,基因不同,後天生長的環境也不同,所以比是不公平的。孩子只能跟自己比,今天比昨天進步了,就應該獎勵他。

(圖:4個雙胞胎的大腦圖顯示,同一個父母帶,同樣的教育方式,但是大腦結構卻顯示不一樣)

她說,上天是很公平的,空間能力好的人往往語言能力不怎樣;語言能力好的,空間能力常較差。

也就是說,大腦是個有限的資源,很少人得天獨厚樣樣都好,所以我們不必去苛求孩子。

愛因斯坦的腦在他死後捐了出來,並做了詳細的分析,發現他在掌握空間的頂葉聶葉交會處的確比別人大15%,他的腦細胞也比別人多。但是愛因斯坦到三歲才會說話,如果生活在現在,會被認為語言遲緩,他的私人書信及日記被公布後,有人認為他是閱讀障礙者。

他的右腦比較發達,很可能跟他左腦功能不甚強,他自然地去用他最擅長的右腦去處理訊息有關。

因此,父母應該順其自然,要教會孩子了解自己的長處,接受自己的短處。重要的是有什麼能力,而非缺乏什麼能力。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孩子,你會看到他的長處。用正向的態度去看事情,你會看到解決的方式。

06

允許孩子犯錯,讓他從錯誤中學習經驗

要允許孩子犯錯,只是不要犯第二次錯。愛因斯坦曾經說過:「不曾犯過錯的人,表示他從未嘗試過新的事物。」

洪蘭教授說,不要因為孩子做某件事做的不好而罵他。

因為,罵會讓孩子對這個東西恐懼,時間長了,孩子就會抗拒,離的更遠。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在孩子學習的時候,每天因為分數打罵孩子,孩子會不會因為恐懼學習而變得畏手畏腳?答案是肯定的。

為什麼呢?因為挫折是一種不良的情緒,而孩子的成長可以以長帶短。

07

發展孩子大腦最好的3個方法

那麼,什麼樣的生活經驗可以使神經活化得快,分支得密?

洪蘭教授的答案是:運動、遊戲和閱讀。

運動

洪蘭教授告訴我們,當人在運動時,會刺激多巴胺、血清張素、正腎上腺素這樣的神經傳導物質分泌,而正是這些是促使神經連接的關鍵。

所以,肚子餓的時候,做功課沒有效率,剛運動完讓孩子去做功課效果好。

考試前要吃東西也是這個道理。

因為,運動使大腦加速運轉,拿老鼠做實驗顯示,有運動的老鼠負責記憶的海馬回比沒有運動老鼠的大了15%,重9%,神經細胞的樹狀突和突觸增加了25%。

除此之外,運動還使大腦年輕。有運動的二歲老鼠大腦與六個月大的老鼠一樣年輕,有運動的老鼠大腦遭活性氧氧化分解的脂肪與DNA比較少。

遊戲

關於遊戲,她說,遊戲不是學習的敵人,它是學習的夥伴,遊戲是大腦成長的營養劑。

從遊戲中可以培養孩子的基本能力,而且會玩的孩子EQ高,可以在團體遊戲互動中學習如何與人相處,完成他的社會化。

孩子遊戲的時候,想像力在發揮,而想像力是創造力的根本。如果你太凶,就沒有人喜歡跟你玩,太懦弱別人就要欺負你。這些都可在遊戲中感悟習得。

她說,小時候不會跟別人玩的孩子,長大後只會玩電子遊戲,因為只有電玩這種沒有生命的玩伴能夠忍受孩子重複、不合理的咒罵和毆打而不離去。

她同樣提供了實驗佐證:兒童遊戲時,會產生一種特殊的物質,這種物質經過提取後,能幫助神經分叉快速地生長。

閱讀

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在多年推廣閱讀與演講,他曾說:21世紀競爭的必要條件——快速吸收訊息的能力與正確表達意思的能力。

在洪蘭教授看來,說話是本能,閱讀是習慣。閱讀會改變大腦,閱讀是最快的吸取信息的港式,眼睛一分鐘看字668個字,說話最快一分鐘250個字,閱讀比說話快3倍。

她說,閱讀是讓孩子「靜下心來」深入看世界,它是孩子智力發展的無限延展。

閱讀將別人的經驗內化成自己的,用有限的生命去學習無限的知識。

那麼,如何增加閱讀能力呢?她認為,大量閱讀課外讀物才是真正增加閱讀能力的方法。

要讓孩子大量閱讀課外讀物,因為凡是走過都會留下痕迹,廣泛閱讀會促進增加一個人的背景知識,背景知識,決定了你所看到的東西。

腦科學研究發現,大腦的可塑性是終身的,人終其一生不停地因新的經驗而重塑他的大腦。

來源:無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藍幸福家 的精彩文章:

經歷初婚破裂與再婚出軌的我,找回了愛的甜蜜
全國婦聯、國開大學與海藍幸福家邀請你參加公益直播

TAG:海藍幸福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