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孩子犯錯後這樣處理,會越來越有出息!80%的父母都做錯了

孩子犯錯後這樣處理,會越來越有出息!80%的父母都做錯了

GIF

文丨夏文芳

不犯錯就不是孩子了。

01

孩子不斷「犯錯誤」的過程,

正是不斷改正「錯誤」、自我完善的過程。

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難免會犯錯,大部分父母對此深惡痛絕,但許多教育人士驚奇地發現,小錯誤不犯的孩子,常常犯大錯誤,而究其原因,居然是沒有犯錯的經驗。

也就是說,那些令父母頭疼的錯誤,對孩子來說卻是成長中必經的體驗。孩子不斷「犯錯誤」的過程,正是不斷改正「錯誤」、自我完善的過程。

王生的兒子豆豆最近到了學習爬行的階段,為了確保豆豆不被磕著碰著,全家人輪流值班。

每天晚飯後睡覺前的那段時間屬於王生,他每次都將床周圍用被子、枕頭等軟的東西擋起來,讓豆豆在床上玩。

但無論他的圍牆築得有多麼結實,豆豆總是能找到縫隙爬到床邊,於是,幾乎每天晚上,他都被豆豆引著在床邊跑來跑去……

有天晚上,被累得氣喘吁吁的他看著咯咯笑的豆豆,忽然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他撤去了床周圍所有的保護物,躲在門背後看著豆豆。

豆豆像往常一樣爬到了床邊,意外地發現沒有阻礙他的東西,於是很興奮地繼續朝前爬……然後重重地掉在了地上,哇哇大哭……

家人一窩蜂地湧上來,抱怨王生太大意了。

但讓所有人都很驚訝的是,當豆豆再次爬到床邊時,他居然停了下來,並且掉頭朝不同的方向爬過去。

從此,豆豆在床上爬的時候,王生再也不用擔心了。這件事情給王生很大的觸動,讓他意識到,犯錯誤其實也是孩子成長的機會,孩子自己會從錯誤中總結教訓,並形成自己的經驗。

其實,針對孩子犯錯誤,我覺得西方很多國家倡導的做法比較科學。在德國,幼兒園和學校有一個不成文的說法,那就是:不犯錯就不是孩子了。

而在美國的很多學校,不僅寬容錯誤,而且如果孩子不肯犯學習上的錯誤,還要創造條件讓他們來犯。他們認為,孩子犯錯誤越早,學習到的東西就越多。在他們看來,孩子成長的過程就是試錯的過程。

所以,孩子犯錯並不可怕,這反而是幫助他成長的一種方式,可怕的是,父母認為孩子不應該犯錯,並且視孩子犯錯誤為洪水猛獸,想盡一切辦法避免孩子犯錯誤,這反而阻礙了孩子的成長。

02

面對犯了錯誤的孩子,

父母應該多一些包容和理解,

客觀地看待孩子們的無心之過。

正因為父母認為孩子不應該犯錯,所以每當孩子出現錯誤時,他們就會以成年人的思維來看孩子的世界,表現出焦慮、痛苦、不安、憤怒,動輒就是劈頭蓋臉的批評和指責,卻不知道那些讓我們頭疼的錯誤,有可能是孩子對父母表達愛意的行為。

有天晚上,我和媽媽坐在沙發上聊天,女兒在旁邊看書。忽然,女兒猛地轉過身,狠狠地打了一下媽媽的肩膀。

「為什麼要打姥姥?趕緊道歉。」我下意識地沖著女兒吼了一句。

女兒估計是被我凶神惡煞的樣子嚇壞了,愣了會,機械地說:「媽媽,我錯了。」

我依然不依不饒:「你哪裡錯了。」

她說:「我不應該打姥姥。」

聽她說完這句話,再看看她有些委屈的眼神,我猛地意識到我從未問她為什麼要打姥姥。

於是,我放緩了語氣,問了她這個問題。

然後,她的回答讓我無地自容,她說:「因為姥姥打你了。」

原來,剛才我和媽媽聊天時,媽媽開玩笑地拍了拍我的後背,正在玩耍的女兒就以為姥姥打了我,所以她要保護我。

說實話,那一刻我的心情很複雜,一時不知道怎麼辦。我緊緊抱住女兒,告訴她媽媽誤會她了,並向她道了歉。然後我和她解釋,姥姥只是拍了我的後背,並沒有打我。

順便我也告訴她,如果真有人欺負我,你想要保護我是對的,不過不一定要用打回去的這種方法。

她似懂非懂地繼續玩去了。留下我,陷入了深思。

為什麼我們看見孩子犯錯,第一個反映就是批評,並且要求孩子承認錯誤,卻很少想到去問問孩子為什麼會犯錯?

其實根本原因是我們認為孩子不應該犯錯,不願意尊重孩子成長的規律,我們在對待孩子犯錯的心態上是有問題的。

有教育專家說過,孩子犯錯與成年人不同,孩子大多不會明知故犯,有像我女兒這樣因為想要表達對我的愛犯錯的;也有孩子出於好奇或者無知犯錯的;加上本身孩子的自控能力不強,很多時候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犯錯了,也就是我們說的無心之失。

所以,面對犯了錯誤的孩子,父母應該多一些包容和理解,客觀地看待孩子們的無心之過。

03

犯錯誤其實是孩子非常重要的學習過程,

而成長就是一個試錯的過程。

尹建莉寫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是我很喜歡的一本書,書中她的觀點是:「犯錯誤」是孩子成長中的必修課,只有修夠一定「課時」,他才能真正獲得舉一反三、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能力。

換句話說,犯錯誤其實是孩子非常重要的學習過程,而成長就是一個試錯的過程。孩子的成長是大小錯誤的累加。

就像王生的兒子豆豆,小小年紀,從床上掉下去一次,就不會再掉下去了,因為他知道爬到一定的位置就要停下來。這種能力是人類天生具備的,並且會在嬰兒時期就表現出來。

所以,如果父母創造出允許孩子犯錯的家庭環境,那麼孩子的精力就會放在改正錯誤上,積極樂觀地成長。

相反,如果父母對待孩子的錯誤過於緊張、焦慮乃至情緒失控,孩子反倒會把精力放在隱瞞、掩飾錯誤上,從而延緩甚至阻礙了成長。

畢竟我們無力指出孩子人生中的每一個錯誤,所以孩子多犯幾個錯誤,我們就多一些來共同面對、處理、克服的機會,這樣當孩子長大獨立面對社會時,就會少犯幾個錯誤,少跌幾個跟頭。

用尹建莉的話說就是家長一定要從內心認識到兒童成長需要「試誤」,孩子從生活中汲取的經驗與教訓,比你口頭講一百遍道理都有用。

04

「孩子的成長,是父母的一次修行。」

當然,也許你會說,父母允許犯錯,會不會出現更多的熊孩子?

事實並非如此,我們說允許孩子犯錯,並不是放縱孩子犯錯,也不是乾等著孩子來犯錯,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結合發生的事情,循循善誘,培養孩子的是非甄別能力,降低犯錯的概率。

一旦孩子犯錯,心態上我們首先要認為這是非常正常的,然後和孩子一起找出犯錯的原因,幫助孩子改過,並教會孩子承擔後果、彌補錯誤。

處理得當的話,孩子犯錯就會變成好事。讓孩子既要對錯誤有認知,也要學會在發生錯誤後,知道如何修正和彌補。

魚爸在《和孩子一起成長,是最好的教養》中寫過這樣一段話:「孩子的成長,是父母的一次修行。」

他說,面對犯錯的孩子,我們不能只是發火懲罰,而是要控制自己的脾氣,平和地幫助孩子,只有你真的夠強大了,才能接納並且引導孩子去承擔後果。

的確,只有那些對孩子的錯誤束手無策的成年人,才會對幼小孩子的錯誤惱羞成怒,甚至怒不可遏。這都是因為我們找不到好的解決方法,就利用懲罰措施來發泄成年人對未成年人的不滿,這很容易給孩子幼小的心靈播撒扭曲和仇恨的種子。

所以,嘗試著放手讓孩子在錯誤中反思、領悟和成長吧。

最後,提供一個應對孩子犯錯年齡原則的小貼士:

0-2歲:不能責罰孩子。

2-5歲:清楚的指出孩子的錯誤,教育要順其自然。

5-12歲:幫助孩子從錯誤中獲益,學習規則和承擔責任。

12-16歲:外向的孩子心理承受力強一些,對他們所犯錯誤的批評可以引入是非觀念;對內向孩子的批評要講技巧、更慎重。

作者簡介:夏文芳,上市公司女高管,江湖人稱「雞血姐」,堅持用文字輸送「雞血」和「方法」,陪你過不將就的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津教育百師通 的精彩文章:

兒子收到情書,媽媽竟然這樣做……太聰明了!
中國最有年味的6個地方,快看看有沒有你家!

TAG:天津教育百師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