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熊孩子撕碎5萬現金,爸爸知道原因後放下了手中的皮帶!

熊孩子撕碎5萬現金,爸爸知道原因後放下了手中的皮帶!

青島一個熊孩子撕碎5萬元現金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我也由此想到了一個關於孩子撕東西的早教話題。提到孩子撕東西有99%的家長都會認為這是壞事,是毛病,但其實寶寶的很多看似搗蛋的行為都是他們在成長,在變聰明的表現,如果家長們沒有認識清楚,一味制止,那麼很可能弄巧成拙,對孩子的發展造成不良的影響下面我例舉5種寶寶普遍被誤會的行為,希望家長們看過之後能夠對寶寶的這些行為正確對待。

撕紙、扔東西不是壞行為

是促進大腦快速發育的動力

寶寶過了一周歲惡作劇就會越來越多,這時的他們對任何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再加上爬行能力已經非常熟練,也已經開始學步,所以接近感興趣的物體就變得容易得多,以至於家長一個不注意就會有東西遭到小傢伙的「毒手」。

但其實寶寶的這種好奇正是促進大腦發展的原動力這種對周圍一切刺激都貪婪地接受,為了弄明白真相而接觸探索的研究精神,對於寶寶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這種看起來調皮搗蛋的行為,家長們不要把它當作是不良行為嚴厲制止,在保證寶寶安全的基礎上引導他們把搗蛋變成促進大腦發育的益智遊戲,才是家長真正應該去做的事情。

比如:

1、怕寶寶撕書甚至撕錢,就給他們一些用不到的宣傳單,讓他們盡情地撕。因為單單是「撕」這個動作需要寶寶的大腦具有相當複雜的神經來協調兩隻手的動作。同時寶寶喜歡聽撕紙時發出的「刺啦」聲,所以會努力進行各種嘗試把紙撕開。因此家長千萬不要小看撕紙這件事,這就相當與學生們做數學題一樣,是一種很好的鍛煉大腦的方式。

2、怕寶寶在牆上亂塗亂畫,就給寶寶足夠多的紙,或者專門為寶寶準備一個繪畫牆。雖然寶寶畫出的都是亂七八糟的線,但是這可以讓他們知道自己通過握住筆在紙上運動能夠出現痕迹。

3、吃飯的時候會把餐具推到地上,剛開始的時候可能是偶然,但是很快寶寶就會「上癮」,因為他會發現只要把東西推倒桌子邊上,它就會掉下去。此時是寶寶在感知和理解物體的自由落體運動,如果此時家長同寶寶講解物體有從高處向低處落的特性,那麼他很快就會領悟到,如果自己坐不穩就會從椅子上掉下來,這時再試試和寶寶玩舉高高,他就會緊張不少,因為他已經有了自我保護的意識。

「認生」不是性格內向

而是智力在發展

寶寶認生一般是從6個月左右開始的,因為這個時候他們已經能夠辨別出不同人的不同面孔了,而這也是所有寶寶在智力發展過程中所要經歷的必然階段。所以家長們千萬不要以為這是不好的事情,相反的這是一件十分值得高興的事。

所以家長們對於寶寶的認生不用過於在意,一般這種情況持續2-3個月就會逐漸消失,更不用擔心孩子會因為這樣而使長大後變得內向孤僻,缺乏社交能力,實際上是一點關係都沒有的。當然寶寶的認生程度也會因人而異,比如一般在大家庭裡面長大的孩子就會比較輕微。

需要特別提醒家長們的是,這個時期的寶寶最恐懼的其實是陌生人的眼睛,所以當寶寶被陌生人一直盯著看時,寶寶會感到非常恐懼和不安,甚至大哭。要知道恐懼對寶寶的發育沒有任何好處,所以這方面家長們一定要注意保護好孩子。

寶寶「自言自語」不只是好玩

那是他開始思考的標誌

寶寶過了18個月齡以後就會經常自言自語,變得話非常多,有些家長就會覺得有些煩躁,命令孩子安靜下來。但其實孩子的這種自言自語正是他們開始自主思考的標誌。我們大人很多時候也會進行自我對話,比如看天氣有些陰,就會在心裡想,出門要不要帶把傘呢?算了還是不帶了,太麻煩!可是要是真下雨了怎麼辦……

其實寶寶和家長們是一樣的,只不過他們還不會這種無聲的思考,所以他們會把自己的思考全部都說出來。因此在寶寶自言自語時家長不要輕易去搭話,因為這樣很可能會打斷他們的思路,家長可以去安靜地聆聽,並從中了解他們思考力的發展程度。

撒謊有時是聰明的表現

因為假裝是需要智慧的

一般2歲左右的孩子就已經會說謊了,但是對於這個年齡段孩子的說謊行為,家長們不要太緊張,因為說謊其實是一件難度係數非常高的事情。孩子在決定是否要說謊之前需要對事情的後果進行判斷,以及對對方的心理狀態做出判斷和推測。同時孩子需要了解對方內心的想法,只有這樣才能成功騙過對方,因此從某些方面來說,在學前階段越會說謊的孩子其實越聰明。

根據發展心理學的統計,孩子一般從兩歲多開始學會說謊,到小學二三年級時,孩子們的說謊達到巔峰。因此,說謊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過程,能夠把假的說得跟真的一樣活靈活現,那麼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不容小覷。與此同時,他們也要有掩飾自己真實想法的假扮力,還得有不一般的揣測能力,這樣想想是不是覺得挺神奇的。

所以出現撒謊的行為,家長們不要隨意給孩子貼上「壞孩子」的標籤,而是要用正確的方式引導他們改正,保護他們的自尊和創造力。

十個月前吃手並不是壞習慣

是寶寶重要的「學習」機會

寶寶吃手指一直是家長們特別顧慮的一點,一方面覺得會不衛生,另一方擔心孩子長大後會改不掉。但其實10月齡內的寶寶出現吃手指行為完全不需要擔心,家長們只要勤勞一點注意寶寶手指的衛生清潔就好,因為寶寶最先發育的器官就是嘴唇和舌頭,所以寶寶最初都是用嘴巴來感知身邊物體的形狀的。當他們還沒有能力和機會去抓住其他東西進行探索的時候,自然就會把最容易放到嘴裡的手指作為探索的對象。

此外吃手也會起到自我安撫的作用寶寶在一個月左右的時候就會出現吃手指的現象,這樣如果媽媽沒有及時餵奶的話,他可以自己排解空腹感,便不至於會哭鬧。

對於睡前要吃手指的寶寶,家長們也完全不用介意,因為這對寶寶來說就像是一種睡前儀式一樣,能讓他們的情緒平靜下來,然後安靜入睡。

當然如果孩子很大了還有吃手的習慣,那麼家長就要開始介入了,因為這很可能是因為孩子的心裡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育兒周刊 的精彩文章:

TAG:每日育兒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