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澳大利亞未能對技術移民者人盡其才。作為技術移民的你怎麼辦?

澳大利亞未能對技術移民者人盡其才。作為技術移民的你怎麼辦?

在來澳洲之前,你是不是也壯志躊躇,立志要在這一片碧水藍天之間打下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

懷著滿腔的鬥志,懷著為父老鄉親爭光的決心,懷著榮歸故里的美好願望,

你千里迢迢移民到澳洲。

然而事實卻是,

這樣

這樣

或是這樣

別急,你不是一個人。

小編就曾遇到過,金融行業從業10年的高管人員,卻在達爾文1年都找不到工作的印度大叔,只能靠在call centre上班的老婆養家糊口。

根據新南威爾士大學財經學院教授MassimilianoTani的報告,自1988年積分制技術移民體系開始實行,澳洲已經吸引了成千上萬的高素質移民。然而近幾年來,30%左右的移民都受到了過度教育,這使得他們在就業市場更難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話不多說,看數據。

Source: https://newsroom.unsw.edu.au/news/business-law/australia-not-making-best-use-skilled-migrants

移民們的過度教育程度是澳洲本土居民的4倍之多。什麼?讀書多也有錯?非也非也。

Massimiliano教授表明,這樣的局面其實是澳大利亞移民制度和就業政策的不協調所致。移民制度不遺餘力的填補勞動力市場可能出現的空白,然而就業政策卻沒能充分發揮每一位技術移民者的才能。因此不僅技術移民者感到壯志難酬,就連政府也無法收到期望稅收,這對公共設施建設、國家儲蓄和投資等都是極為不利的。

原因咱們也知道了,可小編卻想說,與其等著移民制度和就業政策的不協調bug被修整,不如花時間讓自己變得更加「本地化」:

1. 英語能力不夠,除了上培訓班,還可以參加當地教堂的免費英文課程。教堂的英語課上通常彙集了各國的新移民,到時候咱們不僅能聽懂Aussie accent,什麼Japanese accent, Indian accent 都不在話下。

Perth的一個提供免費英語課的教堂,拿走不謝:

2. 沒有本地經驗,可以試試去找相關行業志願者的工作來積累本地經驗。

比如:

https://www.volunteeringwa.org.au/volunteers/find-a-position/

https://www.volunteer.com.au/volunteering/in-perth

3. 沒有本地學歷,可以去讀個相關行業的diploma,考個當地certificate為自己加分。

最後,送大家一句話:是金子,在哪兒都會發光。與君共勉。

H2 集團恭祝大家

2018新年快樂

HAPPY NEW YEAR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H2LegalGroup 的精彩文章:

TAG:H2LegalGro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