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些軍旅題材繪畫,能否「感動」上海?

這些軍旅題材繪畫,能否「感動」上海?

「綠色時空——當代美術名家上海邀請展」2月3日—2月27日亮相上海劉海粟美術館,共展出了80多位藝術家的130餘件作品。

此次展覽是繼2004、2014年之後舉辦的第三屆「綠色時空」展。較之前兩屆,本屆展覽在作品甄選上,更加體現了選材上的與時俱進、內容上的思想精湛、筆墨語言上的豐富性和創造性,從不同側面展示了美術家在繪畫風格、語境、體裁上的不斷探索和思考。參加展覽的作者既有多年來深入基層、紮根軍隊的軍旅藝術家,也有來自各個地方的藝術家。作品主題生活氣息濃郁、藝術手法新穎、形式風格多樣,通過國畫、油畫、版畫等不同的美術表現形式,描繪戰爭年代人民軍隊艱苦卓絕、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與和平時期全軍官兵在強軍之路上不忘初心、砥礪奮進的豪邁氣勢,是新形勢下主題性美術創作的一次集中展現。

李翔 《南海·南海》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毛時安認為,「英雄主義」作為軍事題材創作繪畫的主題,在此次展覽中得到有力突顯。「英雄主義是人類繪畫很重要的一個母題,但是這個主題,在我們近年的藝術創作當中沒有得到充分有力的重視。」他指出,這幾年有大量的主題性現代題材戲劇作品搬上舞台,但其中鮮有令人滿意者。觀眾往往讀英雄事迹的報道時很感動,在觀看歌頌英雄人物的畫作、劇作時卻無法被感動,這是很重要的一個藝術問題。「綠色時空——當代美術名家上海邀請展」帶給人們很深的感染力,就在於藝術家能夠把現實軍人生活的感動,轉化為藝術上軍人生活的感動,而這種感動能夠打動觀眾。比如李翔的《南海南海》就是對於南海主權的強烈的吶喊,和對軍人保衛人民和平生活的刻畫,用藝術感動帶給人心靈的衝擊。

邢俊勤《巡航》

表現現代軍旅生活,也對繪畫技巧提出了新的挑戰。傳統中國畫和油畫都在一定程度上與冷兵器時代結合在一起,與高度現代化的軍旅生活有很大的距離。在作品中,軍旅畫家也在技巧上實現了有效的轉換和突破,同時拓寬了創作視野。畫家周朴田筆下廣島投原子彈的飛機有一種振動感,帶給人熒屏式的震撼,在呈現歷史的角度上,也體現出畫家的思考。「我們過去表現廣島投原子彈,一般的著眼點是日本人民遭受原子彈的侵害,這點也是日本政府一直強調的一點,它抹去了為什麼遭受投下原子彈的事實。周朴田的作品卻能給人一種思考,正如當下許多電影、連續劇中沒有明確的好人壞人概念,留給觀眾想像的空間,這是軍事題材上的突破。」評論家朱國榮說。

薛雲祥 《將軍的情懷》

展覽的名字「綠色時空」也引發評論家龔雲表思考,「我對綠色時空的理解是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人與自我的和諧,其中最重要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現在我們的軍旅生活保證了和諧能夠實現的可能性,這也是展覽背後更深層的內涵。」

此次展覽讓上海觀眾有機會集中大規模欣賞軍旅作家的藝術作品,也給上海藝術家接觸和了解當代軍旅題材的機會,在讓市民感受軍旅生活的同時,也讓藝術家感受軍旅藝術家創作的新高度和新境界。

張利《武警特戰隊戰士寫生2》

展覽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人民解放軍美術書法研究院、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主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 的精彩文章:

寵物託運曾頻頻鬧糾紛:春節想帶寵物回家,該怎麼託運才靠譜?
讓趙又廷、楊子姍冒險赴南極,還說動久石讓配樂,這部電影創造了一個紀錄

TAG:上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