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唐七律名家選讀82:李群玉《黃陵廟》

大唐七律名家選讀82:李群玉《黃陵廟》

黃陵廟

作者:李群玉

小姑洲北浦雲邊,

二女容華自儼然。

野廟向江春寂寂,

古碑無字草芊芊。

風回日暮吹芳芷,

月落山深哭杜鵑。

猶似含顰望巡狩,

九疑如黛隔湘川。

《黃陵廟》是唐代詩人李群玉創作的一首七律。李群玉,唐代澧(lǐ)州人,極有詩才,「居住沅湘,崇師屈宋」,詩寫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傳》稱其詩「詩筆妍麗,才力遒(qiú)健」,《全唐詩·李群玉小傳》載,早年杜牧游澧時,勸他參加科舉考試,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視察湖南,鄭重邀請李群玉再作詩詞,他「徒步負琴,遠至輦下」,進京向皇帝奉獻自己的詩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覽」其詩,稱讚「所進詩歌,異常高雅」,並賜以「錦彩器物」,「授弘文館校書郎」。三年後辭官回歸故里,死後追賜進士及第。李群玉是晚唐重要詩人,與齊己、胡曾被列為唐代湖南三詩人。唐末周朴《吊李群玉》詩讚道:「群玉詩名冠李唐,投書換得校書郎。吟魂醉魄歸何處,空有幽蘭隔岸香。」

黃陵廟,在今湖南湘陰縣北洞庭湖畔,是古代當地人民由於同情舜帝的兩位妃子娥皇、女英的不幸遭遇而給她們修的祠廟。娥皇和女英是傳說中帝堯的兩個女兒,姐妹同嫁帝舜為妻。舜父頑、母囂(xiāo)、弟劣,曾多次欲置舜於死地,終因娥皇女英助之而脫險。舜繼堯位,以娥皇、女英為妃。據《史記·五帝本紀》記載,舜帝南巡時死於蒼梧之野,葬在江南的九嶷山。《水經注·湘水》等書又先後將故事發展成為娥皇、女英千里迢迢前往尋覓,溯瀟水而上,沿大小紫荊河而下。由於九嶷山九峰相仿,令人疑惑,終未得見。後二妃溺於湘水,遂「神遊洞庭之淵,出入瀟湘之浦」。這樣就給原來的傳說抹上了一層神話與悲劇的色彩。後世人們更將湘竹上面的斑斑點點,想像成為二妃遙望蒼梧,臨江慟(tòng)哭的淚痕,並稱「湘竹」為「湘妃竹」。楚辭中湘江之神湘君與湘夫人的愛情神話,也被演變成舜與娥皇、女英的傳說。後世因附會稱二女為「湘夫人」。李群玉寫此詩,也是以這一系列綿綿長恨的故事為背景的。

華三川《湘靈圖》

此詩在構思上,是用黃陵廟的荒涼寂寞與廟中栩栩如生的二妃悲切的塑像作為對照,在結構上則以詩人憑弔黃陵廟的足跡為線索布局,從而步步深入地表現了二妃音容宛在、精誠不滅,而歲月空流、人世凄清的悲苦情緒。

首句「小姑洲北浦雲邊」,交代了祠廟的地點與位置,「浦雲邊」三字表明詩人從遠處走向黃陵廟時所見到的雲水相映的荒涼景象,以及由此引起的漠漠層雲,江天寂寥,四周一片空空蕩蕩的感覺。次句「二女容華自儼然」,詩人已進入祠廟瞻望,以特寫鏡頭顯出「容華儼然」的二妃塑像。這裡愈是寫出環境的蕭索與刻畫出二妃生動的形象,也就愈會喚起人們無限的哀思。

娥皇、女英塑像

接下來詩人漫步祠外,只見「野廟向江春寂寂,古碑無字草芊芊」,進一步寫景抒情。「野廟向江」,著一「野」字,點染了環境的荒涼。「向江」,顯然暗示廟中二妃日夜面向蒼梧。此時周圍有的只是被風雨剝蝕了字跡的古老碑碣,萋萋的荒草和一片東風無語的寂寂春色。「寂寂」,既是詩人的感受,也是對二妃悵惘心情的想像與描摹。

接寫詩人佇立平岡,愁思不已的所見所感:「風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鵑」。暮色晻晻(ǎn ǎn),那江上的香芷在晚風中遙曳生姿。香芷,這個湘、沅一帶特有的風物,既是黃陵廟前的現實景物,又暗暗關聯二妃美麗的神話。《楚辭·湘夫人》云:「沅(yuán)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觸景生情,引人遐想。待到夜暮降臨,江畔月落,四周杜鵑啼血,如果二妃有知,聽著聲聲「不如歸去」,她們將會感到怎樣的悲戚!就算她們也想歸去,又能夠歸向何處呢?想到這裡,感傷之情油然而生。

詩人再次步入廟中,抬頭凝望「容華儼然」的神像,「猶似含顰望巡狩,九疑如黛隔湘川」,彷彿看出她們蹙著眉黛,隔著湘水,仍在朝朝暮暮地遙望遠處可望而不可及的九嶷山,默默無言地翹盼(qiáo pàn)著丈夫的歸來!這樣的形象更加激起詩人內心的波瀾:事去千年,人世已非;恨重如山,心似金石啊!這裡的「猶似」二字,既把二妃的神態寫活了,流露出她們堅貞不渝、長恨綿綿的情懷,也寄寓了詩人無限的情思。此時此地,詩人佇立野廟,愁縈湘浦,目遇神追,依戀感懷,不能自已。「九疑如黛隔湘川」的結句,以一「隔」字,包含多少欲哭無淚的憾恨!帝歸九疑,生死暌違(kuí wéi);「黛隔湘川」,誰為畫眉?全詩到此,辭雖盡而意未盡,如餘音繞梁,回味無窮。

據唐末人范攄(shū)所著《雲溪友議》一書記載,李群玉是辭官回歸故里經過二妃廟時寫下的 這首七律,同時寫下的還有兩首同題七絕,一曰:「黃陵廟前莎草春,黃陵女兒蒨(qiàn)裙新。輕舟短櫂(zhào)唱歌去,水遠山長愁殺人。」再曰:「黃陵廟前春已空,子規滴血啼松風。不知精爽落何處,疑是行雲秋色中。」李群玉自認為第二篇從春去很快到了秋來有些不妥,猶豫著想改一改。忽然間眼前出現了兩個女郎,她們說:「我們是娥皇、女英,兩年之後,當與君游。」李群玉記下了她們說的話,不一會兒兩個身影消失了。於是李群玉對著神像施禮後就走了。他重新度過湖嶺,到達潯陽。太守段成式一向和李群玉是作詩飲酒的朋友,李群玉就詳細說了這件事。李群玉題詩兩年後死在洪州,段成式寫了兩首詩哭悼他,一曰:「酒里詩中三十年,縱橫唐突世喧喧。明時不作禰(mí)衡死,傲盡公卿歸九泉。」又曰:「增話黃陵事,今為白日催。老無兒女累,誰哭到泉台?」

【注釋】

1.黃陵廟:黃陵廟有二,其一古稱黃牛廟、黃牛祠,又稱黃牛靈應廟,是長江三峽地區保存較好的唯一一座以紀念大禹開江治水的禹王殿為主體建築的古代建築群,坐落在三峽西陵峽中段長江南岸黃牛岩下的湖北省宜昌縣(現為宜昌市夷陵區)三斗坪鎮,矗立於波瀾壯闊的長江江邊。這裡保存有大量珍貴的有關長江三峽特大洪水水位等重要的水文遺迹和實物資料,從某種意義上講這裡又是長江三峽地區水位變化的水文資料庫。這些資料為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和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提供了重要的歷史水文依據。其二即詩中的黃陵廟,是舜的二妃娥皇、女英的祀廟,亦稱二妃廟,又叫湘妃祠,坐落在湖南省湘陰縣之北的洞庭湖畔。

2.容華:美麗的容顏。三國 魏 曹植 《雜詩》之四:「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南朝 梁簡文帝 《東飛伯勞歌》之一:「翻階蛺蝶戀花情,容華飛燕相逢迎。」唐 賀知章《望人家桃李花》:「徒言南國容華晚,遂嘆西家飄落遠。的皪長奉明光殿,氛氳半入披香苑。」唐 劉長卿《王昭君歌》:「那知粉繪能相負,卻使容華翻誤身。」

3.儼然(yǎn rán):形容莊重、嚴肅的樣子。

4.芊芊(qiān qiān):芊芊,指草木茂盛的樣子;碧綠色。語出《列子·力命》:「美哉國乎,鬱郁芊芊。」

5.巡狩(xún shòu):《孟子·告子》云:「天子適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堯典》遂作「巡守」,意為巡行視察諸侯為天子所守的疆土。「狩」,音shòu。與「巡視」「視察」同義,是上級對下級的關係。與「巡狩」相對應的是「述職」,《孟子·梁惠王》下云:「諸侯朝於天子,曰述職。述職者,述所職也。」,意為封疆的諸侯向天子彙報工作的完成情況,以評定其是否稱職。與「彙報」同義。是下級對上級的關係。《史記·五帝本紀》:「歲二月,東巡狩,至於岱宗,祡,望秩於山川。」《史記·夏本紀》:「舜登用,攝行天子之政,巡狩。」《史記·周本紀》:「漢興九十有餘載,天子將封泰山,東巡狩至河南,求周苗裔,封其後嘉三十里地,號曰周子南君,比列侯,以奉其先祭祀。」

6.九疑:指九嶷山,又名蒼梧山。位於今湖南省南部永州市寧遠縣城南60里,屬南嶺山脈之萌渚嶺,縱橫2000餘里,南接羅浮山,北連衡岳。因境內有舜源、娥皇、女英、杞林、石城、石樓、朱明、簫韶、桂林九座峰巒,且峰峰相似難以區別,故名。《史記·五帝本紀》:「舜南巡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嶷。故老相傳,舜嘗登此。」相傳古時舜南巡狩崩于山間,即葬于山前,二妃娥皇女英千里迢迢前來尋覓,溯瀟水而上,沿大小紫荊河而下;由於九峰相仿,令人疑惑,終未得見。秦始皇和漢武帝都曾於九嶷山望祀虞舜。

7.如黛:本義為青黑色的顏料,古代女子用以畫眉,常用作女子眉毛的代稱。又作「愁斷」。

【附錄】

七絕《黃陵廟》(之一)賞析

黃陵廟前莎草春,

黃陵女兒蒨裙新。

輕舟短櫂唱歌去,

水遠山長愁殺人。

《黃陵廟(黃陵廟前莎草春)》是李群玉(一說李遠)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雖然以「黃陵廟」為題,所寫內容卻與娥皇、女英二妃故事並不相干。此詩通過對黃陵廟前美麗景色的描繪以及對紅裙少女來而復去經過的描述,刻畫了一個船家女子的形象,流露了詩人對她的愛悅之情。

「黃陵廟前莎草春」,黃陵廟前,春光明媚,綠草如茵——這是黃陵女兒即將出現的具體環境。美麗的大自然彷彿正在等候以至在呼喚著一位美麗姑娘的到來。莎草碧綠,正好映襯出船家姑娘的動人形象。

「黃陵女兒蒨裙新」,一位穿著紅裙的年輕女子翩然而至,碧綠的莎草上映出了艷麗的紅裙。「蒨裙」,本已夠艷的了,何況又是「新」的。在莎草閃亮的綠色映襯下,不難想見這位穿著紅裙的女子嫵媚動人的身形體態。

「輕舟短櫂唱歌去,水遠山長愁殺人」,是寫女子駕船而去。而船後還飄傳著她的一串歌聲。詩人出神地凝望著,只見小船向著洞庭湖水面漸去漸遠,直至消失。「水遠山長」,形象地寫出詩人目送黃陵女兒劃著短槳消失在遠水長山那邊的情景。「水遠山長」四字還像一面鏡子,從對面照出了悵然迷茫、若有所失的詩人的形象。

《黃陵廟》使用了寫意的白描手法。詩人完全擺脫了形似的摹擬刻畫,忠實地描寫了自己的感受。綠草映出的紅裙留給詩人的印象最深,他對黃陵女兒的描畫就只是抹上一筆鮮紅的顏色,而毫不顧及穿裙女子的頭腳臉面。登舟、舉槳與唱歌遠去最牽動詩人的情思,他就把「輕舟」、「短櫂」、歌聲以及望中的遠水長山,一一攝入畫面。筆墨所至,無非是眼前景、心中事,不藉助典故,也不求花俏,文字不矯飾,樸實傳神,頗有「豪華落盡見真淳」之美。

《詩境淺說續編》評價此詩說:「詩言黃陵女兒,盪輕舟而去,無限愁心,付諸雲水。其茜裙游女,托微波之辭耶,抑空明蘭槳,望斷美人耶?此類詩,重在音節蒼涼入古,而微意自在其間,不煩說盡也。」

注釋

1.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

2.蒨(qiàn):一種紅色的植物染料,也用以指染成的紅色。

3.短:一作「小」。櫂(zhào):划船的一種工具,形狀和槳差不多。一作「楫」。唱:一作「隨」。

4.愁殺:謂使人極為憂愁。殺,表示程度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讀書 的精彩文章:

大唐七律名家選讀54:李商隱《錦瑟》

TAG:太極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