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貴州印象④S245

貴州印象④S245

鎮遠古鎮

鎮遠古鎮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鎮遠縣名鎮,四周皆山。源遠流長的舞陽河一路流淌過來,透明的河水,把蒼穹的湛藍和兩岸的蒼翠融合在一起,泛著翡翠般的綠光。到了鎮遠後,舞陽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過,將古城一分為二,構成一個天然的太極圖,南北兩端的府城和衛城成了太極圖上的陰陽兩點,由此平凡的鎮遠瞬間脫俗,得到「太極古鎮」的美名。

鎮遠古鎮是中國山地貼崖建築文化博物館。城內古街古巷曲徑通幽,石橋城垣錯落有致,碧水晨霧姿態萬千,春江漁火詩意盎然,有雄偉奇特、蜚聲中外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青龍洞古建築群和明清古民居、古巷道、古碼頭、古城垣等160餘處。其建築風格為青磚黛瓦、高封火牆、飛檐翹角、雕樑畫棟,每一塊青石板、每一塊青磚都記載歷史遺迹,泣訴著千年古鎮的滄桑。鎮遠古鎮是「山雄水美」之地。

走進鎮遠的巷道古迹,彷彿穿行於時光隧道。那蜿蜒起伏的石板路,直通舞陽河邊的碼頭。渡船、碼頭、古宅、紅燈籠、綠樹;似一幅幅古城畫卷,緩緩展開。歷盡磨難,飽經滄桑,而保存完好的古城,像封存多年的醇酒,角角落落,點點滴滴,都透著與眾不同的、骨子裡散發出來的古韻。

青龍洞古建築群由祝聖橋、中元洞、紫陽宮、萬壽宮、青龍洞、香爐岩六部分組成。共有大小建築36座,聚道教廟堂、佛教經殿和儒家書院於一山。

青龍洞背靠青山,面臨綠水,貼壁臨空,五步一樓,十步一閣,翹翼飛檐、雕樑畫棟。這些古建築依山因地,與懸崖、古木、藤蘿、岩畔、溶洞天然合成,融為一體,巧奪天工。

1988年,這個古建築群被確定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甘肅麥積山、山西懸空寺並稱中國古代三大「空中古建築」。

祝聖橋上的樓閣,名曰「魁星樓」。據說以前貴州沒出過狀元,盼望心切的人們,找到風水先生問:哪裡能出狀元?風水先生在貴州轉了圈,稱鎮遠能出貴州第一個狀元,但得建座橋。於是人們建造了祝聖石橋。橋建成後連續兩年沒出狀元,人們又去找那位風水先生,問為何還沒出狀元。風水先生說需在橋中央建造「魁星樓」。人們就在橋中央建造了十七米高三層三檐八角尖頂的樓閣。「魁星樓」建造後的第一年,貴州就出了個狀元,於是「魁星樓」也稱「狀元樓」。

古街

古巷

鎮遠古城古巷狹長幽深,結構複雜,其中四方井巷、復興巷、仁壽巷、沖子口巷、米碼頭巷相鄰位於石屏山下。

四方井巷,形成於明代,因巷內有口方形古井而得名。那井水甘甜清冽,從未斷流過。巷內古宅的大門,大都歪開,俗稱「歪門」。爬坡上坎左拐右彎的巷道,稱「斜道」,這就是古城所謂的「歪門斜道」。「歪門邪道」是鎮遠民居建築中獨具特色之處。按風水的解釋:「以南為尊」是一種富貴之相,又能「財不露白」。

這些交叉銜連、互相達通的古街古巷,組成了鎮遠古城生生相息的血脈。

鎮遠之夜

鎮遠的夜景,沿街、臨河彩燈閃閃,紅燈籠、彩虹燈將古鎮裝扮出另一番絢麗多彩的景色。尤以祝聖橋、青龍洞不斷變幻的燈色彰顯古城無窮魅力。

置身其中,遊人猶如進入了一個夢幻的國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耀中藝術空間 的精彩文章:

TAG:耀中藝術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