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耳環的那些兄弟姐妹們

耳環的那些兄弟姐妹們

耳環究竟有多少兄弟姐妹?如果你只知道耳墜和耳釘,那你就OUT啦!中國古代耳飾種類非常多樣,既有裝飾用品,也有禮儀用品,耳飾大家族足足有七個兄弟姐妹:

大哥:玦

玦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中國最早的耳飾實物,絕大多數為形似環而有缺,以玉石質地為主。主要流行於中國的新石器時代,商周時期紋樣裝飾趨向華麗,到了漢代則主要見於西南邊陲的少數民族地區,如雲南滇族地區,漢族地區不再流行。從出土情況來看,佩戴玉玦既可以雙耳佩戴,也可以單耳佩戴,而且沒有性別和年齡的差別。

興隆窪出土玉玦

陝西韓城墓葬出土圓管形玉玦

雲南江川李家山出土組玉玦

二哥:瑱(充耳)

瑱是誕生於中國先秦時期的一種禮儀耳飾,其最初用於充塞耳孔,後來被懸掛於人的耳畔。其功用是提醒所戴之人以戒妄聽,謹慎自重。男子使用時一般做為冕冠的附件,玉制的稱為「瑱」、「珥」或「充耳」,棉製的稱為「纊」或「充纊」;女子使用時一般將之繫於簪首,統稱為「簪珥」。瑱的使用體現了中國古人尊禮、尚禮,將禮視為一切習俗之行為準則的文化特質。

萬曆皇帝冕冠旁垂下的一青一白兩顆圓珠就是瑱

三姐:耳璫

耳璫,特指嵌入耳垂穿孔中的飾物。其起源於新石器時代,步入階級社會後,主要流行於漢魏時期,以玉石和琉璃質居多。漢代人認為其俗源自蠻夷,最初是對女性行為的一種約束和警戒。其造型分收腰圓筒形、釘頭形和穿系珠珥型三類,也稱耳珠,璫珥等。其佩戴方式最初多為穿耳式,後來隨著中原禮文化的興起,又出現了簪珥式和繫於耳部兩種方式。這三種方式在漢魏時期應該同時存在,但至少在漢族上流階層的女性當中,應是以簪珥這種佩戴方式為主。

安徽凌家灘遺址出土玉耳璫

江蘇省揚州市胡楊漢墓出土瑪瑙耳璫

耳璫在明代也被作為耳墜的代稱,明《客座贅語》載:「耳飾……在女曰『墜』,古之所謂『耳璫』也。

♂:耳環

耳環,又簡稱「環」。耳環的形制,最初是以金屬為主體材料製成的環形耳飾,到了遼宋時代,則轉化為飾物後戴有環腳的形式。環腳即用作簪戴的細彎鉤,宋代略短,到了明代則在耳後伸出很長,似有約束行為,使人端莊之意。這種耳飾出現在冶金技術產生之後,在此之前,人們的耳飾大多以玉石為之,如玉玦。

「耳環」之名在史籍中出現得較晚,可能和漢族人在宋以前不流行穿耳有關。在南北各少數民族中,金銀制的耳環一度稱做「耳鐻」。《集韻·魚藻》載:「鐻,金銀器名。」又「璩,環屬,戎夷貫耳。通作鐻。」《山海經·中山經》:「(青要之山)神武羅司之,其狀人面而豹文,小要而白齒,而穿耳以鐻。」郭璞註:「金銀器之名,未詳也。」郝懿行箋疏:「(《說文》)新附字引此經則作『璩』,云:『璩。環屬也。』」均說明耳鐻即環狀耳環。《後漢書·張奐傳》:「先零酋長又遺金鐻八枚,奐並受之。」《魏都賦》載:「鐻耳之傑。」清李伯元《南亭筆記》卷五:「幼時耳上有穿痕,至老猶存,宛施環鐻。」雲南古滇國墓以至越南東山文化的遺物中,都曾發現戴這類環狀耳飾的人像。

寧夏固原北魏墓出土金嵌松石耳環

目前能見到的有關耳環的記載,以晉六朝為早,但其佩戴對象,主要是南北各地的少數民族,且不分男女,均可戴之。如《南史·夷貊上》:「林邑國……男女皆以橫幅古貝繞腰以下……2071穿耳貫小環。」《南史·夷貊上》:「狼牙修國……其王及貴臣乃加雲霞布覆胛,以金繩為絡帶,金環貫耳。」六朝以後,少數民族穿耳戴環的習俗一直有所延續。如《峝溪纖志》:「苗婦人耳環盈寸。」《瀛涯勝覧》:「阿丹國婦人耳戴金廂寶環。」《貴州通志》:「土人女子耳戴大環垂玉肩。」《郡大記》:「大邦婦人耳戴大金圈。」周去非《嶺外代答·海外黎蠻》:「其婦人高髻綉面,耳帶銅環。」等等,都說明長期以來,穿耳戴環一直是流行於少數民族地區的一種妝飾習俗。

南京郊區出土金花卉紋耳環

漢族男子不尚穿耳,也不喜歡佩戴耳環。而漢族女子普遍佩戴耳環則要到宋代了。雖然在宋以前的墓葬中也可偶爾見到耳環的實物出土,但出土地點分布很廣,有些已很難分辨出究竟是漢族女子所戴,還是少數民族所戴。

北京故宮藏銀鍍金點翠累絲福壽紋嵌珠耳環

五妹:耳墜

耳墜,又名「墜子」。耳環所綴飾物是不可搖晃的,耳墜則不然,耳墜是在耳環基礎上演變出來的一種飾物,它的上半部分多為圓形耳環,環下再懸掛若干墜飾,人在行動之時墜飾可來回搖蕩,頗顯戴者婀娜搖曳之資,故名耳墜。因耳墜相對於耳環更顯活潑,故沒有耳環正式,多為未婚少女所戴。明《客座贅語》載:「耳飾在婦人,大曰『環』,小曰『耳塞』,在女曰『墜』。」即已婚婦人戴耳環和丁香為多,未婚少女戴耳墜為多。當然這只是普遍現象,也勿須嚴格恪守。

江西南城明益宣王元妃墓出土金環垂珠耳墜

從出土文物觀察,中國先民佩戴耳墜的習俗,可一直上溯到新石器時代。此時的耳墜實物也有不少發現,但形制多比較簡單,通常以玉石磨製成墜,上部各鑽有小孔,可用繩帶穿系佩戴。還有一類耳墜和耳璫組合佩戴,將下墜的珠璣穿繫於耳璫的空心穿孔之中,垂於耳下,稱之為「珥」。或許直接將絲線穿入耳洞有一定困難,也不甚美觀,故此古人在金屬工藝尚不完備之時發明出了玉石制的空心耳璫用以穿掛墜飾,可謂獨具巧思。

台北故宮藏銀鍍金點翠如意蝶形嵌珠料耳墜

六妹:丁香

丁香,又名「耳塞」,是一種小型金屬耳釘,也可於釘頭鑲嵌珠玉裝飾,流行於中國明清時期。丁香,原是一種植物名,因其花筒細長如釘且芳香無比,故名。將耳飾取名丁香應是取其形似。丁香不似耳環、耳墜般可以隨風晃動,而是固定於耳垂之上,故比較小巧輕便,適於家常佩戴,因此深受女子喜愛。清代文人李漁《閑情偶寄》中載:「飾耳之環,愈小愈佳,或珠一粒,或金銀一點,此家常佩戴之物,俗名『丁香』,肖其形也。若配盛妝艶服不得不略大其形,但勿過丁香之一二倍。」將這種耳飾小巧玲瓏的特點交代得十分清楚。

南京中華門外鄧府山出土金兔紋丁香

丁香的質地以金銀居多,富貴者嵌有珠玉,貧賤者則以銅錫為之。明範濂《雲間據目鈔》中有:「耳用珠嵌金玉丁香,衣用三領窄袖。」《醒世恆言·喬太守亂點鴛鴦譜》里也寫:「第二件是耳上的環兒。此乃女子平常時所戴,愛輕巧的,也少不得戴對丁香兒,那極貧小戶人家,沒有金的銀的,就是銅錫的,也要買對兒戴著。」

《金瓶梅詞話》里的女子都是極喜愛戴丁香的,如第七十五回:「六(月)娘頭上止擺著六根金頭簪兒,戴上卧兔兒,也不搽臉,薄施脂粉,淡掃峨眉,耳邊帶著兩個金丁香兒。」第七十四回:「西門慶見如意兒穿著玉色對衿祅兒……油胭脂搽的嘴鮮紅的。耳邊帶著兩個金丁香兒。」第六十一回:「王六兒打扮出來,頭上銀絲?髻……羊皮金緝的雲頭兒,耳邊金丁香兒,打扮的十分精緻。」第六十八回:「吳銀兒來到。頭上戴著白縐紗?髻、珠子箍兒、翠雲鈿兒,周圍撇一溜小簮兒。耳邊戴著金丁香兒。」第七十七回:「那婦人頭上勒著翠藍銷金箍兒,??挿著四根金簮兒。耳朶上兩個丁香兒。」說的都是這種耳飾。

丁香這種耳飾其實是耳璫的變體,只不過前者以金屬質地為主,後者以珠玉、琉璃質地為主。都是固定於耳垂之上的(不包括穿有墜飾的耳璫),只是耳璫需要的耳孔相對要大一些,這主要是玉石材料所局限的,故此不受漢族女性喜愛。《迦陵文集》載:「江左呼婦人耳璫為丁香。」可見,這兩者名稱在一些地域也是可以通用的。

南京郊區出土金嵌珠寶丁香

幺妹:耳鉗

耳鉗原是耳環的代稱,《遼海叢書》「冠婚喪祭之禮」載:「初聘,曰插戴、曰下定,以如意庚帖等物納之女家也,而奉省則有掛鉤之說,其儀夫之父母姻族以耳鉗、耳墜至女家,女子裝飾拜於堂上……」這裡的「耳鉗」應是耳環的代稱。後特指一種夾戴的耳飾,因其無需穿耳孔,不會破壞身體的全形,故流行於20世紀30年代新女性崛起之時,也是當代女性在特殊場合需要盛裝穿戴而不得不佩戴耳飾時的一種方便之選。

故宮博物院藏清代耳鉗

耳鉗一般配有金屬製成的弓形軋頭,軋頭上制有螺紋,佩戴時只要將軋頭鬆開,套入耳垂,然後將軋頭旋緊即可。但這種耳飾佩戴時間長了,耳垂會因擠壓而十分疼痛,故不宜長時間佩戴。其款式五花八門,比較常見的有耳墜形和耳釘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服飾傳奇 的精彩文章:

戒指中的另類:韘

TAG:服飾傳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