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鈞窯行業標準

鈞窯行業標準

微信號:華匠

加關注

鈞窯行業標準

鈞窯:

中國宋元時期北方瓷窯。在鈞州境內今河南禹州市故名。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亦稱「均窯」、「鈞州窯」。創燒於唐代興盛於北宋經歷宋金至元代。以後歷代都有仿造。

鈞窯是「火的藝術」,鈞窯的釉色是「入窯一色,出窯萬彩」。其特點是造型端莊、胎厚釉厚、瑩潤優雅,鈞窯的基本呈色是各種深淺不同的藍色乳光釉,藍色較淡的稱為天青,較深的則為天藍,比天青更淡的是謂月白,色澤之佳如青瑪瑙和藍寶石般的美麗。

為了規範行業標準、保證鈞瓷製品的產品質量,華夏匠心特地聯合鈞瓷大師——李建峰、楊鵬飛,共同建造和諧健康有序的行業標準。

行業標準表

鈞窯圖片展

「關於鈞瓷,你明白多少?」

問:簡述機制鈞窯和手工鈞窯的區別

答:手拉坯成形是一種古老的技術,它是在轉動的輪盤上,用手工將可塑泥拉製成各種形狀的方法。拉坯輪現在用電動輪,過去則用的是手攪輪。手攪輪是用一特製青石輪盤,固定放置在一個輪軸上,石輪上面邊緣處有一小坑眼,手拿一細長木棍插入小坑眼內,按逆時針方向用力搖動,使石輪快速轉動,石輪上放一泥團,待石輪轉開後利用其慣性即可拉坯。當石輪轉速降低將停下時,繼續轉動石輪,使其運轉,循環往複直至指導坯拉成。

問:談一下鈞瓷獨特的窯變是什麼情況

答:鈞瓷的窯變現象主要指鈞釉的各種變化。鈞瓷施釉入窯燒成以後,產品上出現不同的色彩、紋路、圖畫以及其他意想不到的變化,稱之為鈞瓷的窯變。鈞瓷窯變,一窯中沒有釉色完全相同的產品,「鈞不成對,窯變無雙』』即指此。即使同一件產品上也會出現多種不同的色彩紋路,並形成神奇的意境圖畫,給人以千變萬化而神秘莫測的感覺。

鈞瓷之所以會出現窯變現象,主要與其特定的生產製作工藝有關。這裡面與鈞瓷使用獨有的礦物原料、不同的胎質和造型、釉料的化學組成、釉料的加工、施釉工藝和燒成工藝等均有極為密切的關係,窯變現象是這些多變的工藝因素綜合反映的結果。鈞瓷所用礦物原料均為禹州當地所產,且儲藏量很大。這些原料成分複雜,含有多種微量元素,本身多帶有不同的顏色。原料中即使是同一種礦物,由於所處礦床的位置不同和加工方法的不同,其物理和化學性能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比如化學成分的變化,雜質含量的多少,熔融溫度的高低等。這些原料為鈞窯地區所特有,是鈞瓷生產得天獨厚的資源,也是鈞瓷窯變現象的基礎。

問:談一下鈞窯的鑒別方法——蚯蚓走泥紋

答:胎子略厚,緻密,色灰,先素燒後施釉,釉子很厚,以月白、天青、天藍色為基本色調,由於該釉材料成份特殊,當掛釉後則器壁處和表層的釉溫度有所不同。但整個釉層還是處於熔液狀態,釉中的銅分子經高溫還原氣氛,呈現紫紅顏色。

因為釉子較厚,鍛燒時釉子翻滾,釉中所含金屬分子重量不同,有的浮在表面,有的沉在釉底,冷卻時釉子上下收縮溫度不一致,在溫差和密度的差異下,會使釉層產生兩種不同的運動。一種是受重力影響下從上向下流動,一種是釉層內壁與釉表層之間的內外運動。兩種運動相互作用則產生一種流變力的作用。而它運動的結果是及其美麗的:釉層上漂著淺色的浮釉,釉層下都是深色的。線條流暢,圓潤自然,色調柔和、靚麗。恰似蚯蚓在稀泥上爬過的痕迹。

問:現代鈞窯如何燒制,如何控制窯變

答:鈞瓷分兩次燒成,第一次為低溫素燒,第二次為高溫釉燒。素燒是將已成形的精坯不上釉裝窯進行燒成的過程。素燒溫度一般在90°—— 95°之間,素燒後的坯體稱為素胎。鈞瓷素燒有以下幾種作用:

1、經過素燒,坯體內的有機物被氧化,水分逸出,其中的碳酸鹽和硫酸鹽也被分解,到釉燒時可避免這些物質的揮發而導致釉面出現棕眼、釉泡等缺陷,同時避免了碳素的沉積,可使鈞釉色澤鮮艷、光亮。

2、素燒後的坯體強度增大,利於施釉、裝窯及轉運操作,可減少破損。

3、素燒後的坯體氣孔增加,吸水力增強,提高了吸釉能力,施釉時易於達到所要求的釉層厚度,並能保證施釉的工藝質量要求。因為鈞瓷的釉層一般較厚,在1.5--2毫米之間,不經過素燒的坯體,吸水力低,經不住厚釉的吸附,泥坯表面濕透後容易產生起泡缺陷,上釉燒成後還容易出現脫釉、缺釉等問題。

4、素燒後,可對素胎再進行一次挑揀,把一次質量關。因有些缺陷在素燒以後才比較明顯,如隱裂紋、崩塵、棕眼等,剔除掉不合格的素胎,能進一步提高鈞瓷釉燒成品的質量。綜上所述,鈞瓷必須先進行一次素燒才能達到工藝要求。

問:鈞窯作為五大名窯里獨樹一幟的瓷器,是如何在中國有如此影響力,讓如此多的人喜愛?

答:由於鈞瓷是窯變成色,決非人工所能描繪,歷代皇室都把它視為珍寶嚴加控制,故宋鈞傳世極為稀少,竟成了連城之寶,身價極高。鈞器始貢於五代,北宋徽宗皇帝把鈞瓷定為「御用珍品」。宋、元時期通過絲綢之路和海上交通流傳到歐洲,按重量和黃金等價;明萬曆皇帝曾以一百五十金買一鈞窯瓶;清高宗乾隆皇帝曾作《鈞窯歌》刻於器皿之上,收為宮廷秘寶;佳士得1995年春季香港拍賣會上,一件宋鈞玫瑰紫釉鼓釘洗拍賣成交價145萬港幣;到1999年一件元鈞天藍掛紫紅斑折沿盤成交價高達600萬港幣;一件新仿天青釉雞心盤, 窯變美妙的「富士霞光碟」拍賣成交價300萬港幣。故有「黃金有價,鈞無價」的說法,鈞瓷名貴由此可見一斑。鈞窯藝術成就之高超絕妙,其工藝技術之精巧奇特,所包含的技術內容之廣泛,在我國陶瓷史上也屬罕見,它對後世陶瓷藝術和裝飾技藝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至今不減當年,日本和歐美各國仍有不少的陶瓷專家在從事這方面的研究和仿製工作。鈞窯之所以受到如此高度評價,主要是在高溫窯變色釉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鈞窯各種深淺不同藍色乳光釉的創造和高溫窯變銅紅釉的發明,說明現代玻璃分析科學裡的二液分相技術早在我國宋代鈞窯中就已得到了應用。這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陶瓷燒造方面的偉大創舉,它是我國的珍貴文化遺產,它使中國人民引以自豪,使世界人民為之推崇,在世界陶瓷發展史上,也佔有重要的地位並享有崇高聲譽。鈞瓷被國際友人譽為「中國寶瓷」。

縱來絕傲不孤獨,瘋癲貪痴也作狂

請關注

華夏·匠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匠 的精彩文章:

TAG:華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