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愛孩子不僅需要藝術更是智慧

愛孩子不僅需要藝術更是智慧

GIF

大凡天底下的父母沒有不愛自己孩子的,特別是現代都市中的獨生子女,更是受到父母的百般恩寵和呵護。然而,對於某些父母來講,付出的愛不但沒有成為滋潤孩子茁壯成長的營養,反而毀掉了孩子的健康和發展前途。這是為什麼呢?其一是對孩子吃的特別關注,只要孩子要吃,沒有不給的,而且量足夠大,可夠吃,久之孩子就會營養過剩,發胖,這可以從目前北京、廣州、上海、哈爾濱市兒童肥胖率高得到證實;其二是孩子學習靜坐時間多,大運動量的活動少,使孩子養成不愛動的習慣,久之也會使因運動不足而出現好累、沒意思;其三大多數家長不讓孩子做家務,使孩子對家庭的事情漠不關心,久之使孩子對家庭沒有親切感、歸屬感和責任感;其四是孩子給孩子

那麼,家長怎樣愛孩子才算得上有藝術性呢?筆者談幾點拙見。

適度的愛。就是說不能過度,當然也不能不足。適度是指家長要掌握兒童需要滿足的規律性,比如,就拿吃飯來講,家長總怕孩子餓著,想盡辦法讓孩子多吃或換這樣給孩子買吃的,可適得其反,越讓吃越不吃,挑食、偏食、厭食的毛病隨之而來,更有甚者,拿不吃飯來要挾父母滿足自己的不合理要求。相反,如果家長少給孩子吃的,孩子的食慾反而很好。另外,要適當限制對孩子需求的滿足,在滿足孩子需求時給自己留有餘地,即把愛藏一半,才能刺激孩子的追求慾望。

解放孩子才是愛。就是要給孩子自由探索的空間和發展機會。孩子能否發展成為合格的社會成員,不是靠父母的過度保護,包辦代替和干涉挑剔,而是靠給孩子機會體驗生活,在不斷的磨練中成長起來的。否則,孩子會出現個器官系統發育不平衡、只會動口,不會動手、自理能力差的高分低能人。

補償不是愛。有些家長把自身成長中的缺憾,加倍地補償給孩子,認為不管自己多苦多累也要讓孩子過好些,給孩子創造優越的條件,殊不知,這種補償往往令家長失望,孩子講吃、講穿,不知同情關心他人。比如,前些日子聽一位家長與其女兒的對話;媽媽給你做海鮮餡餃子,我們吃酸菜餡,將來不知我們老了你會不會這樣?孩子說:就是因為你給我吃好的我才學習好,若不這樣,我就不聰明了。筆者聽後,心情很酸楚,學習好固然好,能滿足父母的虛榮,但是關心別人,愛別人應從身邊事培養,錯過培養的關鍵期就難再形成。

過度物質滿足不是愛。因為在物質極大豐富的今天,物質滿足很容易,反而孩子容易出現精神營養的匱乏,如孩子無欲無求,好吃懶做,因此,物質滿足不是真愛,是低級誘惑,特別是以物質獎勵來換取父母的滿意更不是愛,是非常愚蠢的行為。

平等地溝通才是愛。有些家長很不理解孩子,為什麼我們這樣全身心地投入,孩子還不滿意,原因就是我們的孩子是有血有肉的社會人,他需要除物質之外的感情、需要父母的理解、需要父母傾聽、了解自己的心聲等精神營養。所以,作父母無論多麼忙也要抽出一定時間陪伴孩子,與孩子平等溝通交流,以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為孩子日後個性成熟打下基礎。

愛要教育。要讓孩子學會愛他人、愛自己、愛社會等不是無師自通的,它需要學習和教育。這種學習和教育包括正式學習和日常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愛要及早進行教育,且要隨時隨地教育。在生活的點滴中,教孩子知情、懂愛,尤其是知恩圖報,孩子一旦出現關心幫助感激他人的想法和行為,就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強化孩子表達愛的行為,培養孩子換位思考,這樣持之以恆,孩子才能學會愛。

愛要講究原則、秩序與規矩。就是愛不能是無原則的。有些家長只要孩子需要無論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環境秩序和社會規則一律無條件地滿足,

母愛既是一種本能,但更是一種教育智慧和能力,需要家長潛心地學習和琢磨體會,在恰當地時機、恰當地地點給予,會受到事半功倍地效果,希望家長慢慢地領會。

最後,家長要反思自己的愛是不是健康的愛。作為21世紀的家長,最理智的作法是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質,以適應孩子身心發展的需要,愛才能成為孩子成長的動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我眼中愛情的模樣,就是一室煙火
在這寒冷的季節,從此你有了我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