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唐代張祜一首宮怨詩,揭露了宮女制度的殘酷性,情真意切哀怨動人

唐代張祜一首宮怨詩,揭露了宮女制度的殘酷性,情真意切哀怨動人

宮詞,即是宮體詩,起源於梁簡文帝簫綱的提倡,內容主要是描寫女性和詠物,形式工巧,聲律嚴整,是文學史上重要的文學現象之一。《玉台新詠》是收錄宮體詩的總集。

《宮詞·故國三千里》

唐代:張祜

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

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

「故國三千里」,比喻宮人離家之遠;「深宮二十年」,說明進宮的時間之久。前兩句使用對應的手法,從時間和空間上交代了女主角所處的狀態。兩句話有四個意象,「故國」和「深宮」是實指,「三千里」和「二十年」是虛指,實指交代詩歌發生的背景,虛指在於增加詩歌的感染力。女主角雖然還沒露面,但通過這兩句的描述,我們已經體會到她的生存境況是何等的不幸了。不妨設想,她一定是失寵的嬪妃,日日孤獨的生活,唯有如此,她才會深深的思念家鄉,因為那裡有愛護她的父母兄弟;她對漫長的宮廷生活也產生了厭倦,但是又情知這樣的生活還要無止境的延續,其中多少也含有絕望的情緒。

《何滿子》,又名《河滿子》,唐教坊曲。據《樂府詩集》引白居易雲,何滿子是唐玄宗開元年間滄州的歌者,臨行刑前進獻此曲以贖死,竟不得免。《何滿子》的得名即源於此。詩中的「一聲」使用最妙,深刻說明了女主角久困深宮,忽然有機會進唱歌曲,久久積累的對帝王的哀怨和思念,在這時候如潰塌的堤壩,瞬間徹底爆發了。剛剛唱上一聲,就再也按捺不住,在皇帝面前嘩嘩地落下了淚水。前面兩句對女主角的生活環境的追溯和描寫,為後兩句的爆發積累了鋪墊,蓄足了氣勢。但女主角的落淚到底源於什麼樣的心情呢?是重新得見君王的激動,還是對君王寡情的怨恨,或者是無人傾訴的委屈感?最後兩句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能夠引發深思,給予了讀者反覆體會的空間。

這首五絕,形式上也很別緻,除了尾句的動詞「落」,其他全部由名片語成,數量詞的合理應用也是本詩的特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最美詩畫 的精彩文章:

唐代杜甫獲悉弟弟消失時所作的一首詩,其中的悲痛有誰能體會呢?
韋應物最經典的一首詩,充分驗證了詩人點石成金的文學功底

TAG:最美詩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