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導彈防禦系統是如何防禦的,攔截準確度高嗎?

導彈防禦系統是如何防禦的,攔截準確度高嗎?

攔截向我方進攻的導彈的系統,包括衛星探測,雷達預警,系統鎖定,地面指揮,陸基攔截及校正等程序,是由海陸空天精密合作,快速反應的一種防禦系統。

導彈攔截系統攔截的目標主要有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巡航導彈是在大氣層內運動,比如美國的戰斧,由軍艦發射後在幾十米到幾百米的高度飛行至目標區域,識別目標後進行攻擊,導彈飛行途中可以改變攻擊目標,可以機動已防禦敵軍防空火力,可以預設飛行路線。

彈道導彈一般由陸基、潛基發射,發射後導彈被送入大氣層外固定軌道,在大氣層外固定軌道飛行至目標地點後再返回大氣層,末端靠重力可加速到10馬赫。

彈道導彈分助推段攔截、中段攔截與末段攔截。通常說的導彈攔截其實也有不同意思,一般聽說過的「導彈攔截系統」是美國的NMD,「國家導彈防禦系統」,這是攔截彈道導彈的防禦系統。最早、也是美國進行試驗名氣最大、最廣為大眾所知的是它的中段攔截,也就是在彈道導彈還未重新進入大氣層前發射導彈將其擊毀。

原因是發射在敵國境內,不好打,末段導彈已進入大氣層,速度又很快,通常達到25~6馬赫的速度,速度越快攔截難度也就越大,所以相對來說中段最簡單。

詳細點來解釋的話,彈道導彈攔截一般都是在助飛段和在中段攔截比較容易,末端攔截除了激光攔截以外,想用導彈在末端攔截導彈幾乎不可能,但是激光攔截現在只是一個概念。就是在大氣層外攔截導彈的成功率還是非常低,美國人的導彈防禦系統不能說是擺設,但作用也不像美國人說的那樣大,用美國現在的導彈攔截系統幾乎不可能攔截到俄羅斯的「白楊M」,估可能連我們的「東風31A"也攔截不到。導彈和飛行器不一樣,飛行器再入大氣層時需要必須的角度,彈道導彈因為自身的發動機推力,再入大氣層的範圍很大,想攔截是難上加難.所以中段攔截是最簡單的手段。

但是具備中段攔截技術也不是一般人玩得起的,到目前為止,技術比較可靠到的也只有美國、中國而已。

當然,現在的美國國家導彈防禦系統已經很龐大了,包括在機載激光、海基的中段反導等等。

相應的反制措施也有,比如更快的軌道飛行速度、多彈頭技術(也就是一顆導彈多顆彈頭)、變軌技術等等。

一語概括的話先是:發現來襲目標,並鎖定目標同時計算機計算出彈道參數,然後發射攔截導彈,攔截導彈發射後雷達繼續鎖定目標導彈,並把參數發送給計算機,計算機進行計算後,遠程控制攔截導彈修改飛行參數,最終與來襲導彈相遇,並引爆來襲導彈。現階段在攔截武器系統只能通過用攔截彈去攔截,也就是導彈攔截導彈,激光攔截是個未來趨勢,因為現在激光功率還不足以摧毀距離過遠的導彈。

另外要指出的是導彈防禦系統除攔截的導彈主要有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外,導彈攔截系統也有許多分類,以號稱世界上最全面的彈道導彈的防禦系統的美國為例,攔截洲際彈道導彈的陸基中段攔截系統、攔截中遠程彈道導彈的海基標準-3攔截系統、攔截中近程彈道導彈的愛國者-2、愛國者-3和薩德系統等等。其中,薩德系統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種既能在大氣層內又能在大氣層外攔截來襲彈道導彈的反導系統。

對於導彈攔截系統攔截過程用洲際彈道導彈來舉例:洲際彈道導彈的攔截,作為彈道導彈的一種,洲際彈道導彈是預設彈道軌跡的,從發射升空,到擊中目標,導彈大約飛行5-8分鐘不等(根據射程),對其攔截方式具體情況是這樣的:首先由地球軌道上的衛星會不斷的監控全球,一旦發現未通報運載火箭發射,會立即實時鎖定目標、並傳回監測數據給中央計算機,進行飛行軌道測算;再由中央計算機將目標運行軌跡與攔截點(攔截導彈基地)進行測算,同時,把指令發送到攔截點後發射導彈進行有效攔截。衛星發現並鎖定約用時20秒,多點測算加上制定攔截方案約用時1分半鐘(90秒),收到指令並完成戰備約用時30秒;也就是說,約在兩分半鐘做好攔截準備。

對於攔截幾率有多高這個問題。當年美軍的愛國者系統對飛毛腿的單發攔截命中率達到90%的水平,但是由於當時的愛國者並非動能彈頭,而是普通的破片殺傷彈頭,這直接導致大部分情況下被擊中的飛毛腿並未在空中引爆彈頭,只是摧毀了彈體部分,由於此時彈頭落地仍會爆炸並造成意外的傷亡,所以攔截成功率在戰後被評估為30%的水平。當然,隨著科技的發展和進步,愛國者3系統對於老式戰術導彈的攔截概率不低於90%。但也僅僅限於對付老式導彈。美國測試過的攔截試驗都是」單彈頭「」單枚導彈「,通過標準3海基反導系統攔截的,攔截效率90%以上。但是對於多枚導彈、多彈頭攔截沒有任何數據。真正實戰中,攔擊效率達到30%就不錯了。畢竟遠程洲際導彈肯定是一次發射多枚,並且是多彈頭裝置,很難攔截。以上解答望採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勵志 的精彩文章:

阿里雲資料庫這樣的雲資料庫是如何實現的?

TAG:科技勵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