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殲20與美軍五代機存在著一定差距 加入空軍作戰部隊真實意義何在?

殲20與美軍五代機存在著一定差距 加入空軍作戰部隊真實意義何在?

中國殲-20戰鬥機正式列裝空軍作戰部隊這一消息一出,引起不小的轟動。這不僅僅因為殲-20身上的光環太多了,而是在當下環境中,它的戰略威懾能力不亞於核武器和航母。要知道目前世界上已經列裝五代機進入作戰狀態的只有美國的F-22和F-35戰鬥機。俄羅斯的蘇-57離正式服役還遙遙無期,尚有很多技術問題沒有解決。

殲20最新圖片

很長一段時期內,真正的航空強國當屬美俄,它們兩家位列第一第二的寶座自然誰都服氣,英、法、瑞典、以色列在戰機的研製上也不弱,但是從一直沒有獨立能力搞出一款像樣的五代機來看,它們也只能被排在第二梯隊。而中國其實在殲-20沒有出現之前,外界依然認為我們只能排在第三梯隊靠前的位置,即使在本世紀初有了殲-10四代機,仍被外媒冠上「山寨」的帽子,可見中國當年航空技術發展並不被大家看好。畢竟航空工業屬於高技術產業,涉及的領域研究十分多,像材料科學、航空發動機、雷達電子系統、先進飛控系統、隱身技術等等。不過,得益於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對人才早期的培養,加上中國在電子技術領域發展迅猛,很快我們趕了上來,僅僅用了7年的時間,讓殲-20加入空軍作戰部隊中,成為亞洲第一個列裝具有實戰能力的第五代戰鬥機部隊。

殲-20在五代機外形設計上最為複雜

美軍F-22從首飛到列裝共花掉15年時間,F-35A從原型機首飛到交付空軍花了10年之久,F-35B則花了15年之久,俄羅斯的蘇-57戰鬥機是在2010年首飛的,目前也有8個年頭,但依然處在研製中,但是要知道俄羅斯可是早就在蘇-47戰鬥機上驗證五代機技術,如果加上這些時間,那研製周期基本上接近20年了。可見中國在研製殲-20上如果沒有早期深厚技術的積累,很難完成這麼短周期的。當然,我們還是得益於後發優勢,畢竟美國在五代機研製中,給出了一個指標標準,論證這個標準是否可行,本身就很耗時。

殲-20冬季雙機亮相

也有人認為,殲-20雖然是一款第五代戰鬥機,但是它的技術形態還未全部達到要求,或許很多性能指標方面都有所降低。仔細推敲一下,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畢竟高技術積累是一個反覆論證試驗的過程,誰也不可能跳躍式的發展,很多技術需要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去攻破。中國航空工業底子薄,也無法從國外獲得相關技術,一直處在被封鎖階段。不過,殲-20即使未達到五代機該有的最佳狀態,但它也只是個別指標,就跟當年殲-10剛列裝部隊一樣,可能在與世界同類知名先進戰機對抗中處於一定的弱勢,然而後來殲-10又發展了B型和C型,讓它真正實現質的跨越,超越同類對手。殲-20其實走的也是這條路,先解決有無的問題,最起碼它在與五代機對抗中比四代機處於更佳角色,不至於毫無反擊之力。

圖為殲-20起飛狀態

從美軍五代機在與四代機對抗演習中處於完全壓倒性的優勢來看,中國面對周邊五代機所形成的壓力是空前的,需要儘快讓殲-20具備實戰狀態,哪怕有些問題尚未解決,後期慢慢改進就可以了。而且合理的戰術使用也能讓殲-20把和F-22的差距降低,就像當年的抗美援朝一樣。並且,中國為殲-20研製了更加先進的機載武器,早前曝光的一款新型遠程空空導彈就曾引起外媒高度關注,這款導彈會讓殲-20在奪取制空權時取得很大的優勢。

殲-20目前最大的問題依然是發動機推力不足

因此,中國其實在五代機技術上依然與美軍存在一定的小差距,但這種差距在不斷縮小。現代戰爭中,空軍的作用越來越大,甚至起著決定戰爭勝利的因素,美軍在中國周邊布置著全世界最先進的五代機和四代機,面對這種戰略威懾,殲-20加入空軍作戰部隊正好瓦解了對手強有力的衝擊,更多層面讓我們贏得的是戰略上的勝利,也讓對手不敢輕易做出一些「誤判」動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星球頭聞 的精彩文章:

國產航母附近海面結冰 艦體側面冒青煙動力系統依然被指責落後!
民間高手打造一支神盾艦隊 湖泊里能發射「導彈」還能起飛直升機

TAG:星球頭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