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是劉備之孫,說了句成語後自盡而亡,其氣概遠勝劉禪

此人是劉備之孫,說了句成語後自盡而亡,其氣概遠勝劉禪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本文要介紹的這個三國成語故事出自《三國志·後主傳》注引《漢晉春秋》,發生時間是在蜀漢景耀六年(公元263年)年底,涉及的人物有一個,此人的名字叫做劉諶。先來看看原文:

後主將從譙周之策,北地王諶怒曰:「若理窮力屈,禍敗必及,便當父子君臣背城一戰,同死社稷,以見先帝可也。」後主不納,遂送璽緩。是日,諶哭於昭烈之廟,先殺妻子,而後自殺,左右無不為涕泣者。

這段話的大意是這樣:後主劉禪聽從的大臣譙周的建議,決定開城投降。北地王劉諶聞訊後憤怒地表示:「即便公理、實力都不站在我們一邊,上天註定國家即將滅亡的話,我們也應該父子君臣一同上陣,憑藉城池與敵人決一死戰,共同為國家捐軀。只要這樣死後才有臉去見先帝。」

對於劉諶的建議,劉禪當即表示拒絕,並命人將蜀漢的御璽帶出城交給鄧艾,以此表示投降之意。劉諶見劉禪心意已決,便來到昭烈帝劉備的廟中痛苦,回到府中先殺死了自己的妻子和兒子,然後自殺身亡。身邊的人看到如此情景,無不為之痛哭流涕。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便是劉諶話中的「背城一戰」,意為城下與敵人決一死戰,多指決定命運的關鍵一戰。這句成語最早出自《左傳·成公二年》:「請收合餘燼,背城一戰。」

劉諶,是後主劉禪的第五子,也是蜀漢開國皇帝劉備的孫子。時值曹魏發動滅蜀之戰,魏將鄧艾率領五千餘眾突破陰平小道進入益州腹地,先後攻佔多個城池,並佔領了蜀漢國都成都以北的戰略要地綿竹並逼近雒城。在大臣譙周的建議下,劉禪決定投降,劉諶阻止不成,憤而自殺。

以當時的情況而言,蜀漢半壁江山尚在,無論是選擇固守還是撤離成都,蜀漢的沒忘尚需時日。作為一國之君,與國家共存亡,即便戰死沙場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而劉禪卻選擇了最為屈辱的方式——投降,這又怎能不讓劉諶感到悲憤呢?

與劉禪的輿櫬自縛、屈膝投降相比,劉諶選擇在祖父劉備的廟中自殺身亡,這種氣概符合傳統、更對得起祖父劉備。身為父親的劉禪如果有一點兒子這樣的氣概,蜀漢帝國也不至於就這樣窩窩囊囊地滅亡。

參考書籍《三國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此人是無賴出身,卻成北宋名將,還救過楊六郎的性命
一位來歷神秘的妖精,不但是孫悟空的親戚,同文殊普賢觀音淵源更深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