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光線、色彩、霧霾

光線、色彩、霧霾

莫奈

法國印象派畫家莫奈(1840-1926)特別喜歡盯著一個場景不斷作畫,他畫了一大堆《睡蓮》,一大堆《魯昂大教堂》,一大堆《聖拉查爾火車站》。他曾說他畫了一輩子塞納河,在一天每一個時辰,在每一個季節,從未對它感到厭倦,因為在他看來塞納河總是變化著的。莫奈大名鼎鼎的《日出·印象》畫的就是塞納河。

《日出·印象》

不同季節的塞納河

畫中的聖拉查爾火車站

今天,凡讀過初中的人都知道印象派,也知道印象派當中有不少畫家最初吃了很多苦,有些畫家還吃了一輩子苦。因為印象派的作品超出了當時大眾的理解力,大眾能理解的是畫得光滑不見筆觸的「很像」的畫,大家覺得印象派粗糙無比,當然「不像」。

這真是非常不科學的誤會啊!其實印象派比當時的學院派畫得更接近事物的本來面目,因為畫家們描繪出的明亮與多彩,正是基於光學的發現。這恰好從側面說明,人啊,就是喜歡光鮮亮麗的虛假,而不肯面對跳躍、悸動、粗糙的真實。

GIF

亞里士多德認為白光是光的本色,色光是白光的變種。在很長時間裡,大眾都這麼認為。科學家牛頓做了好些實驗,科學得講證據,要證據就得做實驗,實驗的結果是他發現陽光是多彩的,白色光是由多種彩色光混合而形成的。

從牛頓到印象派,中間又過去了一百多年。這一百多年裡,科學以排山倒海之勢改變著世界。繪畫有沒有因為科學而發生一些變化呢?當然也有,比如管狀顏料的出現讓顏料的攜帶變得方便,但那只是畫材的改變。科學對繪畫畫面最深刻的改變,就是印象派的出現,畫家們在高度的觀察之後,用畫筆證明了色彩是光的一種表現形式。印象派後來推動了色彩學的研究,色彩學研究色彩及其應用規律,涉及物理學、生理學、心理學、美學等。

不同時段的魯昂大教堂

莫奈畫《魯昂大教堂》時,會採用一種很不常規的「跑位」畫法。他經常在兩個不同的角度同時作畫,這樣一來,可以在差不多相同的日光照射里觀察到不同角度的色彩。據說他有過同時畫14幅的記錄,想像一下他拖著畫具奔波於各幀畫幅之間的情景,是多麼有趣。他為什麼這麼做?為捕捉光線與色彩的變化。我打賭他最可體會魯昂大教堂在相近時間裡相近光線下不同角度的美。魯昂大教堂在莫奈的筆下輪廓模糊,好像被光包裹著,或者是被光消解了。此時距莫奈畫出《日出·印象》已過去快二十年,再沒有人質疑成名的莫奈了。

畫完《魯昂大教堂》,莫奈的視力毀壞掉了。為了觀察,他用眼過度,導致視力下降得厲害。今天人們常說用手機、玩電腦對視力如何傷害,這種表述並不準確,傷害視力的是用眼過度。

倫敦國會大廈

前些年看到有文章說,莫奈畫的是霧霾。作為一個繪畫專業的從業者,我想更正這一說法。一,莫奈大多數作品描繪的是法國,不是霧都倫敦,被當做霧霾證據的《聖拉查爾火車站》亦描繪的是巴黎的火車站。二,莫奈畫的是光與影,哪怕《陽光下的倫敦國會大廈》確實描繪出了霧霾下的城市,可畫的仍舊是光與影。

關於《陽光下的倫敦國會大廈》有個小故事,說的是倫敦人認為莫奈把霧畫成紫色是荒唐的。但是,很快人們發現倫敦的霧真的是紫色的,就像中國人也發現,我們城市裡瀰漫的在陽光下都散不去的霧,真的和當年的倫敦一樣,是紫色的……

本文作者:佘朝潔

圖片來源於網路。

o 原創科普文章徵稿 o

(1)要求必須為原創,未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布過。

(2)投稿無稿費亦無需費用。

(3)要求含有:作者姓名或者筆名、聯繫方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龍城科普 的精彩文章:

TAG:龍城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