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韓國廢除了漢字,為什麼現在韓國人身份證上還要用漢字寫名字呢?

韓國廢除了漢字,為什麼現在韓國人身份證上還要用漢字寫名字呢?

公元3世紀(三國時代左右),漢字傳入朝鮮半島,直接就成為當地國家的官方文字,被稱為「吏讀文」,無論是後來的高句麗、百濟或李氏朝鮮,其上層貴族和官吏書寫所用的都是漢字。

漢字在韓國發展了一千多年,韓國文人對漢字的掌握一點也不遜色於中國學子,大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辛亥科進士考試 ,高麗國(後來由朱元璋改國名為朝鮮)派遣三人參加考試,其中有一人名為金濤,學問淵博,考中了三甲進士第五名。朱元璋對其極為欣賞,認為這是中國威服四夷的表現,封金濤為山東安丘縣丞。

漢字雖然在韓國上層社會得到廣泛應用,但民間所用的語言卻不是漢語,而是另一種發音的語言。為了更好的統治下層百姓,以及自己的民族自尊心,1446年,朝鮮王國世宗李祹正式公布新創製的文字,詔書稱為「訓民正音」,意即教百姓以正確字音。正式名稱為「諺文」。「諺」,即「諺語」之諺,民間的意思。

諺文被發明後,遭到上層貴族的強烈反對,後來還是維持了漢字和諺文並用的局面,並以漢字為主。到了近代,韓國被迫打開國門,脫離了中國藩屬國的地位,尤其是二戰以後,積極投入美國的懷抱,韓國開始大力的去漢字化,1970年,朴正熙發表漢字廢止宣言,完全廢除了普通教育中的漢字教育,到了80年代,韓國的報紙、雜誌等幾乎再沒有漢字出現。

但即使如此徹底的去除漢字,韓國人最重要的一個地方卻根本不可能去掉漢字,那就是他們的身份證。每個韓國人的身份證上,除了韓文(即諺文)寫的姓名,還會用漢語再寫一遍,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韓文是表音文字,就像咱們的漢語拼音一樣,很適合初學者學習,因為看字就能拼出讀音來。但這樣就造成一個結果,所有的韓文加起來也就那麼幾個讀音,但韓文中同一個讀音,也有很多個意思,用在名字上的話,比如李昌浩、李長昊、李菖胡、李倡虎這些人的名字在韓文里寫法是一樣的,但他們的名字的意義卻又是不同的,這樣的話,就只能再藉助漢字標註出來。

看一個韓國人的名字,單用韓文看的話,根本看不出名字的意義,所以很多韓國人起名字的時候,先要從漢字里找出相應的字,然後再翻譯成韓文,這樣的結果就是韓國根本無法完全去掉漢字。

除此之外,韓國去除漢字還造成了很多其他不好的結果,比如古代韓國寫的史書、小說等,基本都是漢字書寫的,現在韓國人看的都是翻譯成韓文之後的版本,有些地方翻譯的達不到著者的原意,再回頭去看原版,卻發現看不懂啊,沒學過漢字啊。

還有一些韓國的歷史人文景點,牌匾、碑文之類的也都是漢字,撤掉吧,這些都是歷史的見證,不能撤,不撤吧,一般韓國人又看不懂,只能尷尬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漁樵講史 的精彩文章:

張學良晚年自述長壽秘訣,跟小時候張作霖讓他做得一件事有關
雙面赫魯曉夫:一面穿補丁襪子,一面喜歡買西方奢侈品

TAG:漁樵講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