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脾陽虛衰的溫陽健脾之法

脾陽虛衰的溫陽健脾之法

病歷資料:

王某,男,30歲,素體脾胃虛弱,胃脘不適,納差,四肢欠溫,倦怠乏力。1年前因冒雨後,全身浮腫,發燒,小便不利,經治療後浮腫基 本消退,症情緩解,但晨起仍有眼瞼浮腫,乏力身困等症。

10天前,又因受濕,病情加重,現症見:全身浮腫,下肢腫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復。脘腹脹悶,納減便溏,食少面色不華,神倦肢冷,小便短少,舌淡苔白 膩,脈沉緩。

診斷:

水腫(脾陽虛衰陰水)

治法:

溫陽健脾,化氣行水。

診斷依據:

患者在浮腫前有脾胃虛弱之症,1年前患過水腫(陽水)又復感濕邪致全身浮腫,下肢腫甚,按之凹陷故診為水腫屬脾陽虛衰的陰水。患者素體脾胃虛弱,中陽不振,運化失司,又復感濕邪,引動內濕,內外合邪水濕內停,致水液瀦留,泛濫於肌膚故全身浮腫,小便短少;陽氣不足,濕濁沉著,故下肢腫甚,按之凹陷;脾虛運化無力,故脘腹脹悶,納少便溏,脾虛則面色不華;陽不溫煦故神倦肢冷;舌淡苔白膩,脈沉緩是脾陽虛哀,水濕內聚之徵。

主方:

實脾飲加味

藥物:

乾薑5g/附子5g(先煎)/草果仁10g/白朮15g/茯苓20g/炙甘草5g/大腹皮15g/木瓜10g/木香10g/厚朴9g/黃苠30g/姜棗為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陽虛 的精彩文章:

手腳冰冷就是陽虛嗎?
我們常聽說陰虛和陽虛,它們究竟有什麼明顯的癥狀呢?

TAG:陽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