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塊廣告牌》:充滿時代精神的諷刺故事,捕捉時代不安與痛苦

《三塊廣告牌》:充滿時代精神的諷刺故事,捕捉時代不安與痛苦

馬丁·麥克唐納自編自導的新作《三塊廣告牌》(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不僅爆笑尖銳,同時刺激觀眾的敏感神經。它維持了馬丁·麥克唐納過去作品的關鍵元素,但這次構建出一個充滿時代精神的諷刺故事,捕捉到時代的不安與痛苦。就算意圖略略大過執行,單靠演員與概念,已經是不容錯過的小品。

《三塊廣告牌》描述一名女兒慘遭姦殺的母親,在當地警方查案許久卻無功而返的情況下,為了找出殺害女兒的真兇,決心利用極端手段逼使警方繼續查案所引發的一連串衝突與意外。原先不過是一位母親的控訴,反而為寧靜小鎮帶來意想不到的災難與暴力。

編劇兼導演馬丁·麥克唐納

比起成名作《殺手沒有假期》黑到骨子裡的黑色幽默與狂想,或《七個神經病》的後設惡搞,編劇兼導演馬丁·麥克唐納新作《三塊廣告牌》該有的招牌元素還是一樣不缺:讓人瞠目結舌的暴力、極度政治不正確卻又正中紅心的笑點、充滿意外轉折的劇情、以及核心某種淡淡的純真善良(雖然可能脆弱又一閃即逝)。

但在此之外,《三塊廣告牌》比起前兩部長片稍微顯得低調,略略降低了享受度,換來更成熟、更能刺激思考、也更貼近時代的作品。麥克唐納成功把作品裡頭的怒氣和暴力,轉換到對於社會不公不義的反撲,縱使裡面有許多讓人皺眉的設計——如片中的種族歧視與警察暴力便遊走於介於挑釁與幼稚的微妙地帶。整體而言,這樣的嘗試幫助他創造出至今最複雜也最讓人難以歸類的角色。

當然,有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和山姆·洛克威爾負責推進整部電影,無形之中也是幫了麥克唐納一個大忙。身為導演,麥克唐納的風格在這裡顯得簡單、低調、不求搶戲而專註於服務劇本(雖然一段從二樓打到一樓的戲還是相當精緻就是),並讓演員挑起傳達故事的重任。

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左)與彼特·丁拉基

麥克多蒙德的演出絕對是這位演技派女星近年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表現之一,除了演出角色本身的悲痛與無所適從、讓觀眾不難理解其所作所為;但除此之外麥克多蒙德也不怕展現出角色自私、頑固甚至冷漠的一面,呈現的不是一個慈母、而是失職母親對於女兒之死的無所適從。

山姆·洛克威爾

至於洛克威爾,其實只要看過他過去主演作品如《危險思想的自白》或《月球》,對於他的精湛演技就不會感到驚奇。只是能讓這樣一個從骨子裡讓人生厭的角色演得如此值得憐憫、值得關注、甚至讓人難以苛責,還是一種了不起的表現。同樣的,伍迪·哈里森雖然戲份不多,卻也成為全片最溫暖討喜的存在。

另一方面,《三塊廣告牌》所拋出的話題同樣值得玩味。比起前兩部作品,麥克唐納在本片明顯想講的東西更多、更大、也更複雜,從警察暴力到種族議題、乃至暴力的無用或復仇與救贖皆可以視為核心。偏偏麥克唐納既沒有要給出簡化答案的意思(如本片幾乎沒有一個可以說徹底無罪或良善的角色),有時透露的信息也難以定義。如前面所述,暴力究竟該視為毒瘤還是手段?電影似乎難以做出決定,也反倒有著促進討論的效果。換句話說,討論恐怕多過於真正的突破——一如現實。

本片導演與主演

當然,無論做為黑色喜劇或議題探討,《三塊廣告牌》都是麥克唐納至今最完整的作品。這次雖然一樣是嬉笑怒罵,那笑容背後的怒火與咬牙切齒反而更讓人印象深刻。就算電影本身偶爾差了臨門一腳,光憑企圖與膽識,已經夠讓人意外了。

(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劇集中營 的精彩文章:

或許看不到這些美劇的下一季了,收視低靡是罪魁禍首
2018年有哪些電影最值得期待?一起來看看IMDB網友給出的答案

TAG:美劇集中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