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全球的地震中國都管了,這領域又成全球唯一,西方人:美潛艇躺槍

全球的地震中國都管了,這領域又成全球唯一,西方人:美潛艇躺槍

資料圖:「張衡一號」

就是在2018年2月2日,中國又幹了一件大事,發射我國首顆地震電磁探測衛星「張衡一號」,這是全球唯一在軌運行的高精度、多載荷地震監測衛星。中國在國際衛星地震電磁空間探測領域處於領域地位。

電磁探測衛星,顧名思義,就是探測地球電磁環境活動的衛星,根據科學家的研究證實,在大地震前夕,電離層會出現擾動,電磁環境也會發生異常,但是這需要在較大空間進行檢測。

「張衡一號」將在未來5年中,在太空對全球的地磁活動進行檢測,尋找地震前夕的電磁活動規律,推動地震預測技術提高。

資料圖:研發團隊

除了對地震電磁進行監測,「張衡一號」還將為航空航天、導航通訊等領域提供電磁環境監測服務,也就是說,「張衡一號」還肩負空間電磁監測研究的重任。

根據官方報道,「張衡一號」搭載了感應式磁力儀、高精度磁強計、電場探測儀等8種高精度設備,是世界上目前探測精度最高的電磁探測衛星,具備對全球三維地球物理場動態監測的能力。

分析稱,「張衡一號」攜帶的設備靈敏度太高,不僅可以捕捉地球自然發出的電磁動態信息,同時也能捕捉地球上人類大型設備活動發出的電磁信號,包括航空母艦、驅逐艦等大型海上裝備以及陸地上諸如大型雷達、機場等設備發出的電磁信號。更有西方軍事專家分析認為,在大洋海底活動的潛艇發出的電磁信號也或無法躲開電磁探測衛星的監測,「張衡一號」讓中國在該領域已擁有了對美軍的技術優勢。

資料圖:研發團隊

「張衡一號」現在是全球唯一在軌運行的高精度、多載荷地震監測衛星,如果上述分析屬實,這意味著,該衛星不僅能夠進行地震電磁探測、為民用航空航天導航提供支持,也能用于軍事用途。

但很顯然的是,「張衡一號」肩負是為全球探索地震預測技術提升的重要使命,西方誇大其軍事化用途是妖魔化中國科技發展。不過,在地球電磁探測技術方面的發展,中國的確處於領先地位,果真能夠監測航母潛艇將是國家幸事,這樣,某些國家總將航母潛艇軍艦開到中國家門口耀武揚威將成為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艦船評論 的精彩文章:

中國空間站一優勢全球絕無僅有,美俄眼紅,2018還有五大重磅行動
英特爾出現漏洞後,先通知中國客戶,難怪美國大怒,看外國人評價

TAG:艦船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