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藍天白雲的逆時針生長

藍天白雲的逆時針生長

「我就是這樣一個人」 這句話比任何解釋都有萬鈞之力。所以我常常這樣說來為自己增加一些氣勢……

後來也聽別人這樣說的時候才知道自己有多欠抽。然而我奇怪的是,我們面對如此惡劣的態度,竟然不是反抗而是自嘲?明明知道很難很不願接受,卻依然阻擋不了,想去面對的決心,哪怕是委屈是無奈,哪怕是受傷是失敗,哪怕要好多東西作為交換。

好像是大二決定要提前實習的日子,確實是個重要的決定,不只是要不要工作,還有在哪兒工作的問題,感情異地?背井離鄉?那時候遇到一點點事情都要做最壞的打算,把自己置身在好慘好慘的境地,帶點多愁善感的自我鼓勵,同時又想像自己特強大,想勇士一樣的義無反顧。除了滿腔熱血,就剩一意孤行了,老是覺著逼自己一把總是好的。

是什麼讓你選擇義無反顧?不要說是生活所迫,別無選擇……這些通通都不能讓你看起來洒脫一些。

其實生活也沒有你想像的那麼慘,承認自己的怯懦,不再偽裝強大,不怕得罪身邊的人,敢於快刀亂麻,每一種所選擇的生活都是另外一種的強大。

每一種外人看到的所謂的改變,都只是當事人用時間做出的最好的選擇,我相信總有一天你也會變得不喜歡什麼事情都要去解釋了。

任何事情只要在心裡閃過一絲念想,不管你後來有沒有做,那個想法都會一直縈繞在你後來的生活里,持續好長時間。做了的話覺得會後悔,不做的話覺得好遺憾。

好像每個人的人生中,一定會把很多詞分為褒義,或者貶義。於是,只能,只想接受諸如:愛,喜歡,照顧,關懷,陪伴,理解……拒絕,害怕接受欺騙,束縛,冷漠,無助,黑暗,痛苦……

但愛會讓人沉溺,而無助讓人能橫下一條心。陪伴會讓人習慣在一起,而痛苦讓人更容易感受到滿足。

我決定去嘗試了,現在看來是順其自然的事情,不知道為什麼當時浪費了那麼多勇氣。說實話,有時候我也覺得不理解自己,我總是能給自己的怯懦或者說所有短板找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做一大堆理所當然的鋪墊。就像面試之前我不斷地告訴自己公司大,競爭的人太多,我想要的崗位招人又少,要求也高……

各種理由,我只在內心閃過一絲絲念頭是在想我有什麼優勢?我在前奏鋪墊得太過,碰巧後來去面試的時候又剛好做完手術,以至於大家都勸我不要去了,擔心我的身體,我又趕緊補救說自己已經做好準備了。

像我這種戲精,還不就是為了給自己打預防針,找台階,做好各項撤退工作,營造出來雖敗猶榮的氛圍,在這些前提下,我才敢試探著往前走一步。

當這些故事一個一個重新沉澱在腦海里,你再擁有他們的時候,才覺得自己是多麼的富足。

有人說:希望你和這個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心懷坦誠,興趣盎然。我想每個人都能這樣,但前提是,學著用最平衡的方式不為難自己,和自己和平共處才是真正的興趣盎然。

慢慢的你開始覺得做自己比較舒服,能用對方接受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在所有人際關係里變成了運籌帷幄的那一個,無比爽快。

你不必為了面子而靠近別人的語系,也不必為了讓別人覺得你是同一類人而佯裝共鳴。靠近別人總是太難,做一個讓別人容易靠近的人反而容易得多……

就像小時候總想快點兒長大,不想長大都是大人們說的話。

那時候開始好像腦子裡開始有了大人和小孩子的概念,又太過迫不及待的去過渡,感覺自己夾在大人和孩子中間才最難過。心智像三歲,年齡已經是三歲的N次方。這種心理上的落差偏偏沒人能幫你,只有你自己去消化。

這就好比雪中送炭和錦上添花,不要期望雪中送炭,但你可以接受錦上添花。當然你要想讓別人為你錦上添花,首先你自己得織好一張能添錦的帛。

當一個人完完全全把自己曬在陽光之下進行自我審視,那種連每個毛細孔都被放大清洗的快感有會讓人有大病初癒的通透。現在都什麼年代了,任何人的任何事都能被任何人拿出來討論,一個人要活得磊落就必須真實。不心存僥倖就不會慌張,符合內心就不會被人抓到把柄……

去嘗試了之後就發現,我當時說的那些話我自己都不信了。又得時不時的給自己灌輸一切從頭開始,慢慢學習,給自己點兒時間,畢竟是學生到上班的族的過渡嘛。那時候就感覺自己真的要像個大人了,一日三餐衣食住行,都要自己打理,是學生的時候離家再遠,都有可以依靠的心裡暗示,覺得身份的轉變就能戒掉這種依賴感。

我一直都特喜歡三毛的那句話~~「我多希望能有一雙睿智的眼睛看穿我,能夠明白了解我的一切,包括所有的斑駁和荒蕪,那雙眼眸能夠穿透我最為本質的靈魂,直抵我心靈深處那個真實的自己。她的話能解決我所有的迷惑,或是對我的所作所為能有一針見血的評價。」

不知道這算不算我的心靈雞湯,一邊感同身受的為自己辯解,另一邊又覺得其實跟自己沒關係,可能有些東西的存在就是為了時刻的警醒自己,我們的血是熱的。

明知道結果卻依然選擇義無反顧,中途犧牲了倒還好,最怕就是成了俘虜,頭都抬不起來。其實最難的真的不是失敗,而是曾經做的從來都不被人理解……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我就在想,我的前十八年都在幹什麼,生活的變遷和思緒的流動,自我的反觀與自省,周遭帶來的認知和淪陷……

我剛開始實習的時候住的地方離上班的有點兒遠,上下班要坐一個多小時公交車,上下班點是高峰期,基本沒有坐過,只聽老舍說濟南的冬天有雪又有趣,怎麼沒人說濟南的夏天像烤爐呢,炎熱又乾燥,坐到帶K(有空調)的還好,要是不帶K (沒空調)的,不論早晚,站一路都是汗流浹背。

我記得當時我同學給我推薦了一個做菜神器,叫「下廚房」的一個APP,真的像我的救命稻草,我冰箱裡面有什麼菜,我一輸入它就能給我匹配出來各種做法,難易程度可以排序,簡直不能更貼心。

我現在已經用不到這個軟體了,我會炒各種面和飯,菜也可以隨便搭配。我這個人沒什麼追求,做菜,吃面可以不放鹽,和其他調料,稍微放點兒醋就能吃。

現在覺得委屈或是難過得要死的故事終究會被當做笑話去講,時間不能改變故事內容卻可以改變你的敘述方式。不夠自信當然情有可原,不夠自卑也順理成章,但我們一定要懂自嘲。

跑完的人回頭看總是輕描淡寫,在路上的時候我們都以為是萬里長征。

那時候我經常會把在家的時候拍的照片拿出來看,給自己一些心裡暗示,把一些沒意義的事情盡量美化,給自己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我這人還是願意相信風雨過後會有彩虹的。

被雨淋濕的肩膀,乾淨整潔的襯衣,陽光打亮的微笑,凌晨六點的空氣;在乎的人說再見時的哽咽;身邊人的一些嘴臉……林林總總,密密麻麻的生活細節蔓延上我們伸展的枝幹,向陽的臉龐。

我自私,我敏感,我矯情,我語言強迫,我性格古怪,我倔強,我混蛋……我想在省略號後面加個但是,但是我但是不出來。

我剛開始上班那段時間所有的日記,筆記基本都是一邊自我否定,一邊努力說服自己的狀態,其實最可怕的就是這種自己以為自己很努力,平常心真的最重要。其實沒什麼過不去的,只是矯情常常讓我們很難過。

Stop being who you were and change into who you are . It is better to be wrong than to be vague .

2016.1.17

(所有照片都是在家的時候隨手拍的實景,無P圖。)

PS :

十九,二十歲的時候我們會不停地給自己講道理,貼標籤,自定義。到了二十幾歲的時候意識到自己的紙上談兵和盲目自我,也還是想感慨,矯情真好,我真的就是這樣一個人啊。

我們看到了越來越高的樓,天空和雲彩的顏色也會變得模糊。我們這些仰仗前半生運氣好,又自以為有些小聰明的年輕人,骨子裡其實都有一些來源不明的優越感和憤世嫉俗……總要自己去實踐過才明白什麼是拼搏,什麼是跟自己較勁。

一直很喜歡拍這樣的有對比的照片,見過鳥語花香,也感受過大雪紛飛,見過晴天也明白會有霧霾。像時間的記錄者又像生活的見證人。做能接受的改變,嘗試接受改變不了的。「做了那麼多改變,只為了心中不變」。

猶記初衷。

2018.2.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原來她是這樣的女人
黑色毛衣或衛衣,也是可以拿來搭配的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