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9/2/2018 劍橋賞雲

9/2/2018 劍橋賞雲

>>

It"s been 20 days in England...

How time flies...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寫東西之前我總愛看一眼窗外,就好像一個英國人一樣如果不以天氣開頭就無法順利地開始一段對話。昨天早晨下了一點雪,今天下得更大了。英國的雨雪只有三分鐘熱度,下一陣停一陣,我暗自祈禱窗外的雪不要停,再大一些。

周日的時候去了劍橋,撇開來回往返六個小時的大巴,短短的幾個小時竟然也把劍橋逛了個大概。有別於遊客稀少的利茲,劍橋似乎可以稱得上是一個純粹的旅遊城市。是劍橋大學讓這個地方熠熠生輝,湧現了大批來自中國的中小學生和各色旅遊團。

「Mathematical Bridge」

11.25°的夾角

劍橋大學由好幾個獨立學院組合而成,我們在巷子內來迴轉悠也並未進入到任何一個學院里。好似是一種保護——圍欄內的學生彷彿充耳不聞外面的喧鬧,踢一腳自行車的車撐就離去。

如果說多數地方都有現代與傳統的融合,落地的玻璃窗,觀景電梯旁矗立一座尖頂教堂,這是這個時代特有的樣貌,劍橋始終遵循著一種心照不宣的傳統,沒有現代化的高樓大廈,沒有惹人注目的霓虹招牌,雨天泥濘的小路讓你剎那間恍若身在上個世紀。因此劍橋的古老讓你甚至感到某種固執,從而招致一種似乎穿越後誤入桃花源的慌亂。

King』s college,劍橋最著名的學院,由亨利六世在1441年建立。兩端異常高聳的塔樓直插低空。耶穌受難日那天,亨利六世起草了他想像中的大庭院,無奈一個世紀後只有教堂在理查三世和亨利八世的資助下勉強得以完工,這與凡爾賽宮有某種異曲同工之妙。人在建造一個完美藍圖時,往往忘記了其可行性,但之所以稱之完美,則是即便完成了一部分,也名傳千古。

教堂歷時三個世紀,不仔細看根本發現不了外部石頭從白色的白雲石變化到了淺黃色的石灰岩,唱詩區刻意追求的簡譜裝飾,城堡卻有充斥都鐸王朝的圖案,都鐸家族極力彰顯著自己的榮耀。驚人的穹頂之下五彩的琉璃勾勒著聖母瑪利亞與幼年耶穌,陰天的劍橋折射不進陽光,把飽和度並不高的琉璃襯得格外鮮明,蠟燭在燈下搖晃,等一個人雙手捧起它,遮住來往人行的風。

出了國王學院,便是菲茨威廉學院,理查德·菲茨威廉,熱衷音樂的收藏家。它的博物館對外開放,其中手抄樂譜,繪畫版畫,雕刻石像,目不暇接。我從未見過這樣展品密布的博物館,展品層層疊疊地擺著,竟覺得親切了幾分。展廳中那個經過一次燈光設計的展品最令人驚艷。靈感源於薺科植物的複雜、纏繞的燈光照在雕像上,突然擁有了一種生機,一種暗含生命,和血管建立了某種隱秘的聯繫。

走回集合地點的時候,無意間路過了康橋,偶遇了刻有徐志摩再別康橋筆跡的石頭。安靜地躺在草地上。在異國他鄉看到自己國家的文字以一種富有美感的方式存在著,那是某種自豪,某種欣喜,抬眼看四周,想著一直不解:英國的草為什麼到冬天還是那樣綠?其實谷歌一下,這也不過是一種耐寒草皮而已。或許只是因為哥特式的建築總讓人感到蕭瑟,磚牆在冬天失去溫度,綠色的草大片大片地,鋪進了心裡。

遊人匆匆人生的劍橋越發讓我感到我只不過是劍橋的過客。想著那句「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不能、也不舍帶走一片雲彩,就讓它永遠保持著一種矜持的古老。這裡的天氣在一小時內經歷了大雨,放晴又轉陰颳起大風的劇變,連傘也成了累贅。天空那麼低,壓住了一切不安分的東西。我走在路上,像這路沒有盡頭一樣地走著,轉眼又出現相同的景色,走進來了,就被困住了,幸福地困住。人生的路也像是迴環,好不容易逃離了,又怕沒有束縛,自由得辛苦。被圈著的時候,重複出現的景色讓人疲倦,重複出現的問題更加惱人,但是逃出迴環看到更廣闊的天空時,以前的景色讓我懷念,因為熟悉而可觸摸。

可是不願再回去了,在迴環里讓人痛苦,我們會走向更廣闊的路,雖然也許不過是走向下一個迴環。回頭的路不能忘掉,如果怕自己忘掉,就拍一張照片永遠夾在書里,或者,就寫下這樣一段話吧。

End.

Rachel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中國海軍的幾型艦炮火控雷達
多變春天,用一衣多穿完美應對「任性」的溫度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