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寒假特刊·影片肖像

寒假特刊·影片肖像

海邊的曼徹斯特是一個溫柔的名字。

溫柔到只要一提及這個名字,似乎都能感到溫暖。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海邊的曼徹斯特只是美國東海岸的一個小鎮。「海邊的」不是慣常意義上的修飾詞,而是名字的一部分。

影片的主人公李是一名水管工:業主向他徵詢意見,他一臉無所謂;業主要投訴他,他憤怒地反擊;老闆要求他給業主道歉,他也不會戰戰兢兢地示好。

對工作,他頹喪,無興趣。待生活,他冷漠,沒激情。

當李得到了他哥哥去世的消息,便立刻驅車返回了海邊的曼徹斯特。

他一邊料理哥哥的後事,一邊要照顧哥哥的兒子帕特里克。哥哥未經商量就指定了李做帕特里克的監護人。李不願意做侄子的監護人,想要回波士頓,侄子則不願拋棄自己熟悉的社會關係。兩人產生了分歧。

原來海邊的曼徹斯特有李無法面對的回憶。他曾經由於自己的失誤,導致家中失火,兩個女兒和一個還在襁褓中的兒子全部喪生。他不敢再面對這片土地,就一個人躲到了波士頓。

再次回到海邊的曼徹斯特,記憶像破碎的玻璃,閃現在腦海中,扎的他肝腸寸斷。李的生活有兩種常見的狀態:沉默和衝突。他對周邊所有的事情都漠不關心,然而他又極其敏感,一言不合,就訴諸暴力。

李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不知道」,然後一臉茫然和無所謂。他不知道該何去何從,他試圖重新融入到海邊的曼徹斯特,將女兒的照片放到桌子上,尋找新的工作。然而,他還是無法忍受回憶的撕扯和壓抑。

他試圖和過去達成和解,但仍然越不過心裡的坎。即使前妻蘭迪表示對他的原諒,他依舊在自我的怨毒中無法自拔。於是他選擇了退縮,選擇了離開。

生活並不是雞湯故事,裡面仍然充斥著跨不過的苦難和看不開的迷霧。並非所有的人都能在苦難中完成自我修鍊與成長,也並非所有的人都會有一個壞的開始和好的結局。或好或壞,生活就在那裡,面對創傷,很多人選擇了默默地忍受和自我放逐。

自我折磨既是一種救贖也是一種銘記。因為他真的害怕自己在某一瞬間原諒了自己,或忘記了過去。

當你不可以再擁有的時候。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讓自己不要忘記。

對於很多人來說,回憶里都有一片禁區,封存著無法面對的過去。這片禁區並不會隨著容顏的衰老而界線模糊。只要提及某人、某事、某物、某地,一陣絞痛便在身體里蔓延,無法停止。

回憶並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對當下的生活毫無影響。有的人眷戀往昔,欲罷不能,有的人被過去折磨,無法逃離。對於那些有過創傷記憶的人,回憶是深淵,是沼澤,是看不見路的黑夜。

《海邊的曼徹斯特》正是在敘述一個每個人都會面臨的問題,那就是如何處理創傷。導演肯尼斯·羅納根說過:「對於我來說,人們如何在巨大的悲傷中生存下來一直是一個謎題……失去愛的人無疑是痛苦的,但也正是愛,讓你度過這樣的痛苦。」

對於創傷,我想說,生命是一個過程,可悲的是它不能夠重來,可喜的是它也不需要重來。

(編輯 王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五花文學社 的精彩文章:

TAG:五花文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