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為什麼我要說,祛濕等於進補?

為什麼我要說,祛濕等於進補?




「濕重」是很多人的自我診斷,人們對濕的厭惡像對上火一樣,總是張羅著祛濕,去火,但什麼情形下,才是真的有濕了?



身體有濕的時候,首先的表現是

舌苔膩。








濕熱的時候是舌苔黃膩,寒濕的時候舌苔白膩,同時

胃口不好,大便不成形,容易便秘

。這些表現一旦出現,就說明身體有濕了。這個時候,即便是本身體質很虛,需要進補,也要暫停,必須等到濕邪去除了,舌苔乾淨了才可以進行,從這個角度講,溫膽湯是進補之前的開路葯,這個用法比壯膽更常見。


 


很多人覺得,我不吃補藥,除了舌苔膩,也沒其他異常感覺,是不是就可以不祛濕了?


 


對現在人來說,就算不吃補藥,日常的飲食對身體的負擔也遠遠超過以前,無論是糧食的精細還是蛋白質脂肪含量的居高不下,它們的

消化成本

都明顯提高,而這,就是脾氣虛現在高發的重要原因,因為

幾乎每天都在進補








中醫的脾,除了負責消化食物,還是身體的「清潔工」。體內的垃圾要靠強壯的脾氣清運出去,一旦食物的負荷超過脾的能力所限,往小了說就是

食積

,只不過這個食積不像孩子的食積那麼明顯,但日積月累的食積就變成了濕,為了清除這個濕,脾氣只能加班工作,久而久之,濕就反過來傷脾。




所以,一個濕重的人,很少有不脾虛的,脾虛的人,也往往加濕,從這個角度上說,就算你不吃補品,就算目前還沒有嚴重的濕邪癥狀,但

祛濕也應該是日常,否則脾氣會積重難返的變虛,由此進入惡性循環

,所以,祛濕相當於補脾,對已經脾虛的人來說,祛濕也就更應該是常態。








無論是為了祛濕還是為了之後的進補,可以用

陳皮,生薑,竹茹

(竹茹很簡單,就是竹子的綠莖刮成絲之後晒乾而得)這三個葯

每個10克,煎湯或者開水沖泡

代茶飲,喝到舌苔乾淨了再進補。





*本平台所使用的圖片屬相關權利人所有。



因客觀原因部分作品若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相關權利人隨時與我們聯繫,以協商授權事宜。


END


【佟道養生館】春節放假停運通知




如有健康疑問,可點擊

這裡

向我諮詢


點擊


閱讀原文


獲取更多養生好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新佟學 的精彩文章:

這種維生素,能讓你開心!這3類人99%都缺!
火腿、培根、瘦肉是致癌物,與砒霜同列?

TAG:健康新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