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她為什麼會成為日本最著名的清潔工?

她為什麼會成為日本最著名的清潔工?

Editor"s Note

從這一期開始,我們推出一個新欄目:未來預想圖 × 100 個有意思的人。正如其名,它可能涉及到生活中的各個領域,也許能帶你到達一些你未曾想過的地方。

第一期,我們選了清潔工新津春子。抱歉,我不想使用「匠人」這個稱呼——此前我解釋過原因。在日語中,「職人」這個詞建立在「職業性」的基礎上。什麼是「職業性」?你可以想像一些關鍵詞:自律、有學習精神、挑戰自己,或者更多。所謂一生只做一件事,不過是花費了足夠多的時間去學習於挑戰,有人是迅速領會的天才,有人是熟練工。我們不以時長論英雄,卻也尊重不斷練習帶來的成效。

所以,我尊重新津春子的學習與自省能力。如果真要雞湯,拿這個勁頭當第一碗也未嘗不可。但我無意煲太多湯,願這個小欄目能帶來更多新東西。

這次,新津春子是我們選擇的第一個採訪對象。我們也有一個想法,也許能有更多人參與進來,你們推薦的人,會出現在我們的欄目里。乃至他們的朋友、他們眼裡的世界,我們分享給你看。

一個新欄目+一名著名清潔工對職業性的再思考。

「我現在覺得自己什麼都能實現。」新津春子說。

以前她並非如此。17 歲及以前在中國生活,因為有日本血統,同學欺負她,向她丟石子。回到日本、18 歲上高中後,因為有中國血統,還是有同學欺負她,在她座位上放置大量圖釘。在打工的地方她面臨的也是同樣的境況。這類經歷讓她非常怕生,覺得自己是生存在文化夾縫中的人。為了獲得肯定,她集中磨練自己的清潔技術,力圖「成為第一」。現在在日本,她被稱為日本國寶級清潔職人。

未來預想圖 × 新津春子

攝影 | 米川健

新津春子 | Niitsu Haruko

衛生管理指導員。1970 年出生於中國遼寧省瀋陽市,中日混血。17 歲回到日本,進入清潔行業。24 歲起迄今,供職於日本機場 TECHNO 株式會社,現在為該公司 700 名清潔工的指導員。在英國航空服務諮詢公司 Skytrax 實施的全球機場排名中,她負責衛生管理工作的東京國際羽田機場連續 3 年獲得全球最高水準的「五星級機場」讚譽。(註:這類稱號只有在清潔、服務等各領域獲得高度評價的機場才可獲得,其他 4 個獲獎機場分別為中國香港國際機場、韓國仁川國際機場、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德國慕尼黑國際機場)

此外,她曾出演日本廣播協會(NHK)紀錄片《 PROFESSIONAL 專家的工作》(「プロフェッショナル 仕事の流儀」),獲得當季最高收視率。也曾參演《全世界最想上的課》(「世界一受けたい授業」)等電視節目。目前已出版《不煩不累掃一屋》《新津春子 世界第一的清潔巨匠》(「新津春子 世界一のおそうじマイスター」)等書籍。

Q:在你 23 歲、也就是到日本 6年後,你去「專門學校」(日本一類專科學校)念了大廈衛生管理專業。為什麼會選擇這個職業?當時已經認為這是值得一生從事的工作了嗎?

新津:當時並不這麼認為,因為還沒到那樣的階段。

我 17 歲來日本時,全家只有極少數從中國帶來的錢,很快就用完了,有時只能吃點麵包充饑。最終因為清潔不需要日語也能用行動表現自己,只要打掃乾淨就能拿到工資,不得已,一家都做了清潔工作。

當時,我打工的清潔公司教給我們很多清潔技巧,我邊做邊學,倒也樂在其中。但是,日本清潔公司在教怎麼打掃時,會告訴你清潔劑指定用哪一個,卻不說為什麼用那個清潔劑,這讓我覺得不可思議——這樣怎麼能學會?我想,那在學校就能學會了吧?沒學會也能問老師吧?於是,我就去專門學校念了半年,一共上了700節課。

專門學校畢業後,比起就業和工資,因為自己已經打掃過各種大樓,我更擔心學不到新東西了。當時的班主任建議我去機場工作,因為機場很大,高的地方特別高,寬的地方特別寬,這樣我就無法停下來思考。於是我就進了現在的公司,如今已是第 23 個年頭了。

Q:在不同的職業系統里做久了,都會了解這個職業系統里的職業發展路徑,以及它存在的問題。你覺得在衛生管理行業、你所從事的職業里,你的職業發展路徑是什麼?又存在哪些問題?

新津:職業發展路徑就是:不斷學習、積累技術、評定、升遷。

在我們公司,每半年都要寫自己的半年目標,直屬上司會在這半年裡評價成績,決定職位升遷。我這半年的目標是在現在的公司下面開一家為家庭提供服務的清潔公司。可是提交半年目標和提案書後,公司不讓我做,上司說:「要是虧錢怎麼辦?」我回答道:「一開始就只考慮虧損,那什麼新事業都做不成,我的半年目標又該怎麼辦?」我一旦想做某件事情,哪怕上面不同意,辭職也要做,不會考慮丟了工作怎麼辦。之後我就跑到母公司去,跟社長說想開一家清潔公司,得到了社長的同意。

這個職業存在的問題就是,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會最先被扣工資;地位也低,拼了命工作工資也不高。

這個行業的從業人員對外傾訴得不夠多,外部不夠了解我們。清潔是為了健康,但人們並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健康會變差。如果馬上變差,大家就會認真思考清潔行業的重要性。這個行業的從業人員必須讓大家知道這個行業的重要性,讓這個想法慢慢滲透到社會,只有這樣,才能提升自己的地位。

還有一個問題,目前已經很少有女性來做這一行。日本清潔行業從業人員主要還是男性,幾乎完全沒有二十幾歲的女性。男性喜歡也可以理解——現在使用機器的清潔工作也很多。做清潔上了手之後,女性傾向於抓緊時間做好,但是男性會更加認真,這和廚師行業有點類似。

日本機場 TECHNO 株式會社的清潔練習場。國家資格考試的練習也在此處。攝影 | 米川健

Q:你覺得在你的職位上,什麼可以稱得上「職業」二字?有職業素養的表現是什麼?

新津:自己是不是「職業」,不是自己想的,而是別人必須這麼認為才行。

你必須不斷學習。現在很多人稱我為「清潔大師」,說我「很厲害」,但這只是起點,不是終點。如果不持續學習,很快就會有人超越我。就像一個圓,我在前面,後面的人在追趕著我。我要是不努力,就會落到他們後面去。專業的人,對人對物都能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東西,能考慮到更多細節,如果連「不能懈怠」這點都想不到,不能算有職業素養。

還有,能不藏私、把自己會的東西教給別人,也是職業素養的體現之一。什麼都藏著,不能稱為專家。我們早晚要離開這個世界,藏著的東西帶不走。我現在寫書也是這個道理,我有很多知識不是別人教授給我的,而是自己的經驗和思考所得。大家看了我的書,學會了想法、技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工作會變得輕鬆,這也是我存在的價值。

Q:日本有很多職業資格考試與認證。比如你就有「大廈清潔技能士(ビルクリーニング技能士)」「清掃作業監督者」(清掃作業監督者)這兩個資格證。在你的工作中,它們起到什麼作用?

新津:我持有幾乎全部的日本清潔領域相關資格,每個都非常有用。如果沒有「清掃作業監督者」資格就不能到清潔現場監督,沒有「大廈清潔技能士」就不能在國家設施工作,沒有「家庭清潔技能士( ハウスクリーニング技能士 )」,我接下來想開的服務家庭的清潔公司就缺少說服力。

為了獲得資格和認證學到的東西,在職業之路上也異常寶貴。要前進,我不得不持續學習。

東京國際羽田機場。圖片來源 | MAHATHIR MOHD YASIN

Q:你遇到過哪些挑戰?如何解決?最艱難的時候是什麼時候,為什麼?

新津:工作方面和私人生活,挑戰都不曾斷過。我還一直主動挑戰新的東西,沒做過的事情都想挑戰下。

我演講時經常手足無措,和我父親一樣,比較怕生。不是不自信,是很怕那種不知道說什麼的緊張感,我會覺得很恐怖。我談論工作方式的演講比較多,面向酒店、婚慶公司、殯葬公司員工等對象,演講的內容自然完全不同。也就是說,提高他們生活、工作熱情的方法並不一樣。

考慮之後,我想我既不聰明,時間觀念也不好,於是就開始訓練自己不用草稿,入會場前只問是什麼人參加——比如說在酒店演講,受眾是前台、服務生,還是管理層?進會場後先觀察大家,再決定說什麼開頭。我甚至會去估算會場人數,如果是能容納 800 人的會場,我會估算一下,說一句「沒有 800 人呢。」要是有人在睡覺,我就會說「第三列睡覺的大學男生,對我的話不感興趣的話先回家也沒關係哦。」這樣,話就自然地出來了。

在國外做衛生管理指導的新津春子。圖片來源 | 主婦と生活社

Q:很多職業都已經在強調「一生學習」的概念,強調要不斷接受新的信息。在你的行業里,這些新東西、新信息是什麼?你如何尋找、接受這些新訊息?

新津:新的清潔用品一直在推陳出新,我會去想,為什麼推出這樣的新產品,而且會試用。如果好用,我就會把它引入公司,讓大家都用,這樣,大家的工作變得輕鬆,也相當於降低了成本。

還有,多和人交流。每個人考慮事情的方式不一樣,因為某個人的一句話靈光一閃,你有可能創造新的東西。

另外,不斷思考、做各種清潔劑實驗,這也是必須的。

Q:在中國,因為社會高速發展,所以頻繁跳槽成了社會現象。你同一件事做了30 年,是因為它有趣、你有興趣,還是什麼別的原因?你對中國的年輕人有什麼職業上的建議嗎?

新津:因為清掃這份工作沒有終點,總有下一個目標等待著我。

進這個公司之前,我在十幾間公司打過工。在日本,做清潔類工作,工資哪裡都差不多,一個地方能學到的東西學到了,我就辭職,去另一家公司學新的東西,因此當時我一天會在3家公司打工。

我覺得,要獲得大的成功,人際關係的維護、積累、時機和運氣缺一不可。

中國的現狀我不是很清楚,如今日本很多年輕人看到招聘廣告應聘後,如果工作途中發現和人合不來或其他原因,也會有很多人馬上辭職。會去應聘,肯定是有什麼原因。但如果因為與人關係不和就辭職,自己的工作水平也不會提高,一直都是 0 ,原地打轉。

新津春子制服的右側袖子上方有一個「環境名工( 環境マイスター)」的標誌,這是日本政府技能鑒定製度中的最高標誌,也是羽田機場 700 名清掃工制服中的唯一殊榮。 圖片來源 | BBC

說起「錢」,一次天災人禍就可以消失殆盡,因此能抓住人心的不會是金錢。如果中國人只看哪邊工資高就去哪工作,即便換了工作,上一個公司的人也不會給他好的口碑。再換一次,前一個公司的人還是不會給他好的口碑,最終,他會沒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更何況,從 100 萬日元(約合 5.74 萬元人民幣)工資的地方換工作去 200 萬日元工資的地方,如果沒能做出 200 萬日元的價值,最終也會被捨棄。

所以,人一直都被人觀察、讓人評價。如果不知道自己的水平與定位,被拋棄也是理所當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周刊 的精彩文章:

又一部「看不懂的爆款」,《前任3》為何能獲得17億元票房?
Google失去全球最有價值品牌榜首位置,拿到第一位的竟然是……

TAG:第一財經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