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一樣的「玩家」

不一樣的「玩家」

不一樣的「玩家」

小人物玩物喪志。我承認自己是一個在某些方面自制力很弱的人,比如在麻將上。因為這個不良嗜好,曾引得家裡硝煙瀰漫。但凡一坐在麻將場上,就將所有事情都忘得九霄雲外,無論是大事還是小事。就是這般投入,戰績卻很羞愧,自己的這般智商在麻將上卻一點玩不轉,十次有九次鎩羽而歸。所以,那伙玩伴看見我就像「十年沒見女人看見母豬都眉清目秀」一樣,把我當做麻將團伙中最為善良而中意的玩伴。這麼多年玩麻將,從來都是作為一種娛樂,消磨了時間,玩喪了情志。但「大家」卻不一樣,「大家」把玩能玩到一個讓世人匪夷所思的高度,讓世人望塵莫及。他們的玩,卻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階梯,比如馮·諾依曼。

馮·諾依曼——「博弈論」的發明者,計算機原理的奠基人。他從小就顯示出數學和記憶方面的天才,從孩提時代起,馮諾依曼就有過目不忘的天賦,六歲時他就能用希臘語同父親互相開玩笑。六歲時他能心算做八位數除法,八歲時掌握微積分,在十歲時他花費了數月讀完了一部四十八卷的世界史,並可以對當前發生的事件和歷史上某個事件做出對比,並討論兩者的軍事理論和政治策略,十二歲就讀懂領會了波萊爾的大作《函數論》要義。他與其他的大家有著不一樣的秉性,他喜歡社交,是個社交達人。他的家是美國的普林斯頓城裡最大的一幢房子。他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在自己寬敞的別墅里跟達官貴人富豪巨賈在一塊開PARTY,夜夜笙歌。他最愛的遊戲就是玩撲克,而且非常沉溺。但就是這麼高智商的人,在玩撲克上卻沒有一點細胞,打一次輸一次,屢戰屢敗。用現在的一句話說就叫:「本想掙個票昌的錢,結果賠出了麥銀的心」。於是,馮諾依曼開始琢磨有沒有一種數學方式,提高自己獲勝的概率。結果他發現,撲克牌要取勝,主要是兩個方面。第一要迷惑對方,第二要隱藏好自己的意圖信息,要虛張聲勢。於是他就將自己的撲克牌中所得的經驗寫成了一本書《博弈論與經濟行為》,把博弈論運用的經濟領域。這本書是數理經濟學的奠基石。

正是馮·諾依曼的這本書,給另外一個大家——經濟學家納什提供了思路,並讓其的研究成果獲得了199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而這個納什更是一個秉性特異之人。一生有大半生在渾渾噩噩中度過。他目光獃滯,蓬頭垢面,長發披肩,鬍子猶如叢生的雜草,在普林斯頓的街頭光著腳丫子晃晃悠悠,人們見了他都盡量躲著他。他的精神分裂症折磨的讓其痛不欲生,經常赤身裸體地在他從教的普林斯頓大學校園裡裸奔。就是如此一位存活於另一個世界的人,在後來精神穩定後,其專註的研究成果問鼎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我經常想,無論是馮·諾依曼還是納什,這些數理經濟學界的聖人般存在的大家,為什麼能在美國能產生?假使把他們放到中國,一個很可能被紀檢委立案偵查,一個很可能被送往精神病院禁閉起來。那這樣,世界就隕落了兩顆璀璨的巨星。而正是在那片學術氛圍極其濃厚的肥沃的自由土壤上才能生長出如此奇異的「大家」。我的同鄉、互聯網界知名學者劉興亮曾在一篇文章中寫道:「應該多學習美國的包容和尊重,鼓勵不一樣,鼓勵奇思妙想天馬行空,少給孫悟空緊箍咒,讓中華大地也成為一個實現童話的國家。」

是的,不一樣的「玩家」並非「玩家」的不一樣,而是產生的土壤不一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綠衣端硯 的精彩文章:

TAG:綠衣端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