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們院里的舞蹈隊

我們院里的舞蹈隊

我們院里的舞蹈隊

文/姚五芳 編輯/曉楊

退休前後那幾年,我打過拳、打過劍、打過扇子,可現在竟迷上了跳舞。我在的那個舞蹈隊,其實就是我們院里的舞蹈隊。是去年端午節前組建的,物業小崔是教練。我們不跳交際舞,全屬民族舞之類。

小崔開始教第一個舞時,因大多數是退休在家的五六十歲的人,又沒什麼舞蹈基礎,學得很慢;有個別人跳得甚至很離譜,連最普通的「蹉步」也不會。可小崔很熱心,耐心地一個一個輔導,一個星期不到,竟然都跳得像模像樣了。在端午節那天,院里召開的聯歡會上,我們穿著從外面借來的舞蹈服裝,跳了兩個舞蹈,得到了大家熱烈的掌聲和讚譽。

有了第一次成功,大家便一發不可收拾。每天晚上8點必到,專心致志地操練。我們還幾次被約請到外小區和一些單位的慶典會上演出。物業支持我們,為我們買了一套服裝。可我們越跳心胸越大,不再滿足那僅有的一套服裝;於是自己又花錢買了一套,包括鞋子。後來小崔有事兒,不能教大家舞了,我們不但沒垮,而且還自生自長出兩個舞蹈教練:一個是女子學院的教授小鄭,一個是師範大學的教授小任。她兩個都是四十多歲年輕有為的學校骨幹。她們利用業餘時間在網上學,晚上回來教大家。有時,拿著手機,邊看視頻邊教。看著她們那麼辛苦、熱心,我們都很感激,進而大家學得更認真、用心了,有時僅兩三天就學會一個舞蹈。大家都感覺自己了不起,大腦的舞蹈細胞竟多到一點就會的程度了!每次學會一個舞蹈後,大家就在一起自我誇讚一番,興奮得孩子似的。

冬天,也不間斷。在物業允許的情況下,我們在地下車庫的一個閑地上跳一個鐘頭。放心,我們都有過集體生活的經歷,深知被打攪的痛苦,大家說,絕不擾民!不管什麼時候,音響的聲音總是很小。

為了聯繫方便,物業小崔為大家建了個微信群。一天不跳,大家就在群里互相問候,這彷彿是個溫暖的家。有時大家把出門旅遊的照片發上來,把有趣的笑話發上來,把保健的知識發上來等等。誰家有個什麼事,大家全都問候、關心。

跳舞,使我們的生活充實了很多,彷彿人生有了奔頭!其實我們這個舞蹈隊,大都不是純粹的閑人。小鄭、小任、小王,是正在上班的大學教授;還有一位在機關工作的小楊,也在上班。我們幾個上歲數的,雖是退了下來,可家務纏身:有的抱著剛出生的二胎,有的照看、接送孩子,包括陪孩子去每個學習班,有的還照顧著癱在床上的老人;除此外,家務活兒也全部包攬。唯有小李,孩子上了大學,在家沒多少事兒,被大家推舉為「秘書長」。儘管整天忙得團團轉,可晚上聽到音樂,全都醉了似的忘情,一切的忙碌、煩惱都拋到九霄雲外了。這美妙的音樂、歡快的舞蹈、優雅的舞姿,把身心清洗了個淋漓盡致,猶如自身清純高雅了許多。森森奶奶去年剛開始跳時,不能轉圈,頭暈的厲害;可跳舞竟跳得頭暈病好了。我的肩周炎、腿疼也奇蹟般地痊癒了。更可喜的是,它能鍛煉我們的大腦。大概是因為我們的舞蹈老師是大學教授的緣故吧,總認為我們聰明得如她們的學生一樣,經常是兩三天就教我們一個舞蹈。而且,她們教的舞蹈大都是動作比較複雜的民族舞。你得用腦趕緊記,不然就跟不上趟兒;還有你的手、腳、頭、腰都得配合協調。有時我們就開玩笑說:「咱們這種學舞的速度、難度,絕對得不了老年痴呆!」有一次,我們剛學了兩天的舞蹈,就搬到台上亮了相,而且還得到了觀眾的叫好和熱烈的掌聲。每到這時,大家就感到有種成功的喜悅,心裡平添了一種自信。

最近,舞蹈隊又多了幾個人;而且,時而有男士出現。當然,舞蹈隊屬於我們院的,院里的人誰參加,我們都熱烈歡迎。

如今,突然發現大家愛打扮了,各色的裙子,帶繡花的小上衣;甚至連髮型,也由低到高地自然升了級,個個都彷彿年輕了十來歲!每天跳一跳,是大家在極度忙碌中,選擇的一種很好的放鬆方式。大家說,會一直跳下去,做個身材挺拔,氣質優雅的女人。

溫馨提示:微信平台《點讀文學》所有作品是作者原創授權發布,嚴禁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點讀文學 的精彩文章:

瞻仰陳嘉庚銅像感懷——廈門遊記之二
環保是人類當務之急

TAG:點讀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