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怎樣幫孩子克服「做事沒耐心」

怎樣幫孩子克服「做事沒耐心」

很多父母發現孩子容易出現「三分鐘熱度」、做事沒耐心的情況,長此下去可不行。父母如何做才能幫孩子克服這些問題呢?下面幾個小點子或許能幫寶爸、寶媽呢。

1

幫助孩子克服困難

當孩子遇到困難、經歷失敗而情緒不穩定、焦躁、退縮、放棄等現象時,父母要耐心營造和睦的家庭氛圍,以講故事的方式幫孩子穩定情緒、建立自信心、克服眼前的障礙。

2

讓孩子嘗到「甜頭」

成就感是孩子在興趣學習中得以堅持下去的關鍵因素之一。如果學圍棋的孩子總是輸棋,積極性就會被挫傷,但是,假如讓他有輸有贏,情況就大不一樣了。

因此,父母最初和孩子下棋,索性先讓他幾步,等他棋藝提高後再「公平競爭」;另外,每走一步,不催孩子,啟發或給些積極的暗示,使之獲得茅塞頓開的快樂,這點「甜頭」一定要讓他品嘗到。慢慢地,孩子不僅喜歡下棋,也能平和地對待失敗了。

3

組成夥伴同盟

和小夥伴共同學習,效果事半功倍。媽媽們不妨聯合起來給孩子報興趣班,比如兩個孩子一起學畫畫、下棋或跳舞。因為有固定的「伴兒」,孩子很容易把上課看成是歡聚的時刻,心向神往。

「少吃多餐」

無論是彈鋼琴、拉小提琴,還是拉二胡、彈琵琶,都屬於「慢工出細活兒」,「辛苦」不言而喻。為防止孩子膩煩,父母需要在練習之前和他商量當天的內容。

比如商定為:複習一支曲子、一個音階或一個指法基本練習;把這些內容分兩次完成,每次15分鐘、20分鐘,逐漸延長;也可以每次練40分鐘,中間休息幾分鐘。在決定練什麼和怎麼練這個問題上,孩子因為有發言權而心情舒暢,接下來的活動自然能在愉悅的氛圍中進行。

彰顯成績

學畫的孩子如果能經常看到自己的「畫展」是一件令他們驕傲的事,而驕傲也會衍變成動力。因此,媽媽最好在家裡辟出一面白牆,專門展示孩子的作品,並定期更換,而將其新作與老作品比較,則能更清楚地幫孩子看到自己的進步,學習的願望也更強了。

如果孩子學音樂,這個方法也很靈驗——將他們所彈或拉的曲子錄下來,一家人共同欣賞,隔一兩個星期再把這首曲子重錄一次,讓孩子明白只要繼續努力,下次會更好。

適度壓力很必要

根據孩子的實際水平,制定階段性學習目標。學習的過程可能有些枯燥,但這恰恰為孩子提供了「壓力訓練」,有機會認識到「努力」的價值,感受到榮譽、驕傲和成長,這是必要的挫折教育。而懂得什麼叫執著堅持也是興趣學習的一個重要目的,是他們必備的素質。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將周末的休閑活動與孩子的興趣學習巧妙結合起來,比如一起聽音樂會或在家裡欣賞名家們的演奏光碟;看歌舞表演、看畫展、或觀摩體育賽事,既是放鬆、也是培養孩子興趣的重要環節。如果父母能把孩子的才藝學習當做自己的愛好,孩子的興趣就會越來越濃

-完-

來源:網路

你的想法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跟我們聊聊吧!

來源於:有聽媽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是廬州人 的精彩文章:

TAG:我是廬州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