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滿族人為何稱旗人?

滿族人為何稱旗人?

滿族是一個歷史悠久、勤奮、勇敢的民族。原聚居於「白山黑水」的祖國東北。

其源流可追溯到先秦時代的「肅慎」,戰國以後稱「挹婁」,南北朝、隋唐時,相繼稱「勿吉」「靺鞨」,至宋、遼時、又名「女真」。

明朝末年,女真分成海西、建州、野人三個部分,建州女真的首領努爾哈赤,始愛新覺羅氏,年輕時經常往來於撫順的馬市,又曾多次到過北京,深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並且有卓越的軍事政治才能,於明萬曆十一年(公元1583年)以遺甲十三副起兵,把分散的女真統一起來了。

皇太極天聰九年(公元1635年)廢除「諸申」(即女真)舊稱,改族名為「滿洲」。滿洲系滿珠轉音,梵稱曼珠師利,漢語為吉祥,崇德時達賴班禪獻丹書,稱曼珠師利大皇帝。現在稱滿族是滿洲族的簡稱。這就是滿族名稱的由來。

萬曆二十九年時(公元1601年)努爾哈赤為了擴大軍事力量,改牛錄製為「固山制」(即旗制),設黃、白、藍、紅四旗,旗皆純色,各旗仍以牛錄額真率領。萬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又重新建立了八旗組織,以初設四旗為正黃、正白、正藍、正紅,又增設鑲黃、鑲白、鑲藍、鑲紅四旗,合為八旗。努爾哈赤指定其弟子八人分統八個旗。各旗屬下均為本旗固定旗民,旗民都有固定的旗籍。

到清世宗時,由於生產的發展和部落的南遷,隨著轄屬的蒙古人和漢人來歸的日益增多,除改進原有八旗外,又增編了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而構成了清代軍事上八旗制度的整體,從而大大加強了軍事力量。這就是八旗建制的簡略過程。

滿族人入住中原,建立清政權和統一全國,八旗的軍事力量,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因而清朝實行了「國語騎射」、「旗民有別」的政策,對於凡屬八旗的人,無論旗籍、住址、挑兵、選官、訴訟都自有體制,與一般人民不同,滿族人日常亦不說是滿族人,而自稱「在旗」。因而人們就把都有旗籍的滿族人,以「旗人」相稱。

微信號:吉祥滿族

長按左側二維碼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吉祥滿族 的精彩文章:

清代皇帝一天的生活
為什麼努爾哈赤的宗親要和他為敵?

TAG:吉祥滿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