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些遇見,撼動了我的思維和心靈

這些遇見,撼動了我的思維和心靈

文·雨晴Jane

這兩天給機構提交了一個報表,關於2017年平台發的文稿,分類整理,記錄數據。新聞稿、人物稿、專訪稿、活動稿、節日稿、業界資訊,每一篇都納入表格,彷彿又把17年重新過了一遍。那些走過的時光,總是在回顧時,才顯得格外透亮。

採訪和寫作,不是靠技術,而是用一種心靈的對流與置換。在日常生活中,人習慣評判別人,而採訪、寫作是讓你學會理解,學會感同身受。在這個過程中,會漸漸不再剛愎自用、固執己見,因為你看到了生命和人性的更多可能。

有很多個時刻,我感覺頭腦中的邏輯被擊碎,心靈里的壁壘瞬間倒塌。所以,想選取幾個片段,來分享一下質的變化和成長。

平等是每個人都有權利成為自己

她,高中畢業就進入工廠,因為婚後不能生育,便長期忍受家庭暴力。面對丈夫的憤怒和羞辱,她只沉默。「他說得對啊,檢查出來就是我的問題,我還能說什麼?」

我問,有想過其他辦法嗎?

她說,能有啥辦法?醫院也去了,葯也吃了,就是懷不上啊。

我問,有沒有想過,其實沒有孩子一樣可以生活得很好?

她說,好啥呀?他一直想要個孩子,不然日子真不知道咋過……

我問,您也這麼想嗎?

她說,我也想要啊,有了孩子,家裡就好了。

我問,如果生活沒辦法改變,一直這樣,您打算忍受下去嗎?我是說,有沒有想過以其他方式改變或逃離這樣的狀態?

她說,逃去哪兒?再找個男人也不一定比他好,他只是喝醉酒發發瘋……

我問,一個人生活呢?考慮過嗎?

她反問,一個人咋生活?那太苦了……

其實寫完採訪提綱後,我把自己置換了一下,感受一個女人面對暴力和屈辱會有的反應。但在回來的路上,我發現自己錯了。它讓我徹底明白,人不能拿自己的思維和對事物的理解,去理所當然地認為別人也應該有一樣的反應和選擇,彷彿那樣才是對的、好的,這本身就是有問題的。

從那天起,我不再有拯救的心理,因為知道人不可能被別人所改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邏輯和軌跡,如果他有你的知識和思維,就不會選擇那樣的生活了。既然他選擇了現在的生活,那一定是自己能力範圍內最好的,也可能是最適合他的,你硬把他拉出來未必是真的對他好。

這件事給我一種刺激,讓我切身體會到平等。平等不是謙恭和同情,也不是吶喊與訴求;而是我們對自身的完整的願望是一樣的,對幸福的憧憬也是一樣的,只不過他出生在這兒,他這樣生活,我出生在那兒,我那樣生活。當我們共同在為生存掙扎,為生活奔波的時候,我們就是平等的。

善良是心靈深處的成全與保護

他是絕對意義上的富二代,回國後,進了自己家的企業。後來他的助理懷孕,頓時流言四起。然而,兩個人都沒站出來說明,他更不避嫌,儘可能照顧她。很久之後,有個男人站出來,一切才真相大白。

我問,為什麼不早點說明?

他說,既然她沒有說明,那一定是有什麼隱情,我怎麼能為了澄清自己,去暴露別人不想說的秘密?

我說,如果這件事永遠得不到不澄清呢?

他黠然一笑,「永遠只存在於想像中,不是嗎?」

其實之前並不覺得他帥,但那天突然覺得,他是可以用來審美的。其實是被感動。

人總是忍不住想要塑造自己,人想要去遮蓋那些不利於自己的事實,人們想要說,我是正確的,以及為什麼我是如此正確……然而那天,他讓我看到自己心靈的慣性,並教會我真正的善良是什麼。善良不是同情、憐憫,或慈悲,而是從心底生出一種力量,去感受、理解和保護。

愛情是純粹的想與你共度餘生

他在美國讀完本科,就回國創業,同時去到女朋友所在的城市,很快結了婚。女朋友同樣優秀,只是脊髓損傷,坐輪椅7年。每次被稱為好男人,他都唏噓,「我媳婦兒怎麼了?除了偶爾要抱一下,她和普通人沒區別呀。」

他說,我更傾向使用"身障人士",畢竟英語里的disabled主要是表示不能夠的,有障礙的,本身就是一個中性詞,「殘」這個字眼未免太無人性了一點。

他說,愛情的本質是什麼?引用我大學室友的一句話來解釋下人為什麼要愛情這東西吧:我只想每天下班回到家裡能有個說說真心話的人。只要兩個人能很容易交心,很默契,且能互相包容,不就是正常的戀愛模式么?

他說,我也只是找到一個我覺得可以共赴一生的人,別把我綁在道德架上。

這件事讓我開始思考,如果不是真的深入了解或懂得一件事物,那說話和措辭勢必太粗糙。然而人通常意識不到,都以為自己很禮貌,很難發現其實自己的思維和意識偏低。我之前在談論西方文學的時候,就提到過,西方人是很注重和尊重人本身的。接受過西方文化熏陶,西方思維訓練的人,一定比中國本土人更理解人,也更尊重人,他們很容易發現語言和措辭裡帶有的偏見、無禮。

我跟媽媽說過,未來那個跟我共度一生的人,應該會是個外國人,或者受過西方教育的人。因為越來越意識到,中國人的思維和對感情的不純粹。一切都彷彿是格式化的,心靈深處沒有定向,又無法欣賞個性。人、事和愛都是物化的,要符合普遍審美和標準,才能覺得自己和對方是好的、對的。

我不需要完美的事物,我只喜歡純粹,愛一件事或一個人,就是愛其本身,不管對方是什麼樣的,我要的是心靈深處的碰撞和歡愉。他讓我更堅定了自己的想法和追求,因為這樣的人太少,所以才動人,才珍貴。

往愛的方向固執地抵抗

他本有一個很不錯的公司,妻子很支持他的事業,一對兒女活潑可愛。轉折點在兒子8歲的時候,檢查出患有肌營養不良,此病會讓身體功能逐漸退化,最終心力衰竭而亡。他開始帶兒子四處求醫。幾年後,終於相信它是世界難題,現階段沒有任何治療方案。

把自己關在公司半年後,終於想通了,既然沒有切實可行的治療方案,那就陪兒子好好生活,盡到一個做父親的職責。那時候,兒子的病情也日趨明顯,不再能走路。他索性把公司轉讓,全心照顧自己的飲食起居。

他說,我事業心雖強,但兒子的時間有限……他頓了頓,又說,我想我會東山再起的。

語氣里都是倔強和篤定。

我問,現在很多人都是追著時間跑,總怕來不及實現夢想,您有沒有這種時間和年齡上的危機感?

他顯然沒想過,倒被我問得笑了起來。他說,這個倒沒有,因為我的心態也特別有活力吧,你說年齡大呀什麼的,這個我從來沒有危機感;因為我這個人事業心比較重,我就想他媽的就是到了七十歲的時候,我也照樣能幹出一些事來……

我也笑。

後來稿子寫出來,我發給他看,問是否有什麼異議。他說,你真是專業啊,把我想說的完全表達出來了。

其實這不是專業和文筆問題,而是我從心底懂他,因為我心靈中有同樣的部分。這個世界上,多的是急忙趕路的人,亦步亦趨,不敢有半點差池;忘記思考,更不關心他人;凡事衡量、利己實用……這樣的人看多了,不免覺得失望。那些人其實是懦弱。因為不敢承擔和面對不好的局面,所以想盡各種辦法,杜絕自己能想到的一切不妙——但他們不知道,世界上多的是想不到的東西,到時候要怎麼面對?

他讓我感受到一種魅力和情懷——強悍、大氣、擔當、開闊、自信、敢於拼搏、有膽識,帶著狂野和叛逆,卻不失溫柔和細心。這些詞,不是他刻意追求來的,而是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

從此,我就有了一種信念:如果你覺得世界不是自己想像的樣子,那就請始終相信,總有人活成了你想像的樣子,你要像他一樣,堅守住人本該有的東西。

後記

=謝謝遇見你=

先分享這四個片段吧,以後有機會再補充,不然就太長了。

我不是一個善於理解別人的人,在這方面,我感覺妹妹是天才。她不需要經歷,就能體會別人的處境和感受,而我一定要有東西扎進心裡,才能有感受和體會。有趣的是,我做了文藝,她卻搞科研了。

文藝到最後就是關於人的學問。而我呢?以前總覺得別人是別人,我是我,沒有任何關係。後來寫新聞稿,總是被說,這是寫偶像劇和小說呢?原因呢,就是把所有人都平面化,會寫好人,會寫壞人,就是不會寫人——事實上是不懂人性。

以前覺得自己特別有正義感,到最後總問人家,後悔嗎?覺不覺得自己需要道歉或懺悔?

後來遇到一些公益上的事件,有一些人做慈善,讓接受者面對鏡頭表達感謝。我說,你覺得他們說出感謝的時候,心裡是痛恨、屈辱,還是真的感謝你?

他輕輕一笑,說,誰能看到他們的心呢?

就是這個人的這句話,讓我不敢再去問別人,你要不要表達歉意和懺悔。真實的人性有無盡的可能,任何強制性的目的——哪怕是出於善的目的——也有可能導致普遍的虛偽。所以,採訪和寫作只是呈現,而不是評判;是認識,而不是改造。我所遇到的這些人,撼動我頭腦當中固有的概念,使我不得不深思,把自己從原本的驅殼裡一點一點剝離出來。

經過這幾年的歷練,漸漸認識了人,也懂得了人性。我不再怕別人說我寫得不好,我也不需要來自他人的認可,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我漸漸找到了自己,優點,不足,全知道。但我並不著急,也不放棄,因為人本來就是一點一點累積和成長的,要對自己有耐心,也要對他人和世界有耐心。

當一個人力圖完善自己的時候,他將不再向外界尋求什麼,也不向外界推諉什麼,他會把重心放在人的內部。而社會的進步,也就由一個一個獨立的人,試圖自我完善的過程當中得來。

朱光潛先生說,此時,此地,此身:此時我能做的事,絕不推諉到下一時刻;此地我能做的事,絕不想著換另一個境地再做;此身我能做的事,絕不妄想他人來替代。

我想這是作為人,能做的最好的事。而那些遇見,並有機會悉心交流的人,我始終心存感激;因為從某種程度上說,是他們教化並構成了我。雖然對他們來說只是行過,無所謂完成,但卻促成了我對自身的建構與完成。

即使是開在荊棘里的花

也要奮不顧身地綻放

喜歡就讚賞我吧^_^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四季和遇見你 的精彩文章:

追尋光和暖,不如讓自己成為光源
自我解構與分析後,世界會變得不一樣

TAG:觀察四季和遇見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