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久坐不起癌症風險不止翻倍!這7件小事影響健康

久坐不起癌症風險不止翻倍!這7件小事影響健康

被寵物狗熱情親吻、坐下就忘了起身、選擇無糖汽水……在我們身邊那些容易被忽視的地方,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健康風險。生命科學網近日刊登了研究人員的各種「警告」,提醒人們注意提防生活中潛在的風險。你能做到嗎?

1

無谷蛋白飲食增加體重或致超重

自從「健康飲食」這陣風刮起來後,人們對於吃越來越敏感,似乎什麼前面掛上個「無」都好像更健康。於是,無谷蛋白類食物也開始流行起來。

對於有麩質過敏症的人來說,無穀物蛋白食物不是一種「選擇」,而是必須的。他們如果攝入谷蛋白會引發一種損壞小腸的免疫反應,所以,必須避開這類食物。麩質過敏包括乳糜瀉、非乳糜瀉的小麥敏感和小麥過敏,其中小麥過敏的人也應該避開小麥製品,減少谷蛋白攝入。

但很多沒有過敏症或自身免疫疾病的人也認為避開麩質更健康。還有人聲稱自己少吃谷蛋白或含有蛋白質的食物後感覺更好了,「捨棄」掉的食物包括大多數的麵包、穀類、麵食、甜點和許多加工食品。

但營養專家認為,這些人所說的健康「益處」和摒棄谷蛋白沒有直接的關係,而是接納了多吃水果蔬菜、少吃糖和垃圾食品的「好處」。無麩質食品比較「傷錢包」、價格更高,而且相比含麩質食品,一些無麩質包裝食品可能含有更多糖和脂肪,有研究發現,一些人在奉行「無谷蛋白飲食」後開始體重增加,甚至發展成超重或肥胖。

供圖/視覺中國

2

睡的太多增加患心臟病風險

一名成年人每天的睡眠時間應該在6—8小時之間,如果睡太多、睡不醒、太愛賴床有可能是睡眠障礙。最新的睡眠障礙標準,已經把睡太多、睡不醒等問題都歸入其中。我們總是說缺覺有各種壞處,但睡的太多也不健康。

在去年美國心臟協會醫學會議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睡眠過多會導致老年女性的心臟健康狀況變差。老年女性如果每天晚上的睡眠時間超過9個小時,那麼未來十年患心臟病的預估風險為13%,晚上睡7.5至8小時的老年女性預估風險為12%。

其他研究也表明,睡的過多會影響患心臟病的風險,但是之前的研究一直要求人們記住自己通常睡了幾小時,而新研究則使用了更客觀的實際睡眠測量方式,提供了更為準確的估計。

不過,研究人員也注意到了這項研究的局限性,例如它沒有考慮到這些女性是否有睡眠障礙,或者是否服用了安眠藥,這些都有可能影響結果。這項發現還沒發表在期刊上經受同行的評議,因此,我們想賴床的時候可以適當「安慰」一下自己。

早上起床宜慢不宜快。

河南大學附屬鄭州頤和醫院神經內科徐軍主任建議大家,早晨睡醒後,應賴床3—10分鐘,舒展一下四肢,讓血液循環有個調節過程,然後再從容起床穿衣,不可醒後一躍而起。

尤其是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酣睡一夜醒來後,特別是剛睡醒的一剎那,若猛然起床最容易誘發中風,有人將其稱為「魔鬼時間」。這是因為,睡眠之時大腦皮層處於抑制狀態,在睡醒的剎那間,生理功能要迅速恢復正常,交感神經與腎上腺興奮,心跳加快,血壓上升。清晨人體的血管應變力最差,驟然活動也易引發心血管疾病。

供圖/視覺中國

3

服用維他命影響激素水平

如今,人們已經習慣服用多種維生素來彌補飲食中的營養缺失。不過,研究人員已經證明,這些流行的補充劑可能只是「浪費錢」,不能起到預防慢性疾病的作用。

2013年的三項研究發現,沒有證據證明每天服用複合維生素能夠預防或減緩慢性疾病的發展,比如癌症和心臟病,或者延緩認知能力衰退的進程。早期的研究結果也顯示,服用抗氧化劑或維生素B沒有任何益處,甚至「暗示」了一些可能的危害。

《費加羅》報日前刊文稱,幾乎所有膳食補充劑都沒有證明其對健康有益的效果。更糟糕的是,法國健康營養計劃(PNNS)發起人之一赫克伯格(Serge Hercberg)教授揭露:從長遠看來,營養補充劑對健康是有害的。

2012年的一份評估報告顯示,綜合27項臨床試驗結果來看,膳食補充劑的效果並不理想。只有7項實驗顯示維生素有益健康,包括降低冠心病和胰腺癌的患病風險。還有10項研究沒有發現任何益處。另有10項實驗發現很多病人在服用抗氧化劑之後情況明顯惡化,包括肺癌和乳腺癌等疾病的患病風險增加。

法國農業研究所(INRA)Anthony Fardet博士認為,膳食補充劑單獨吞食,太快、太大量地進入身體,並且缺乏其他因素的協調作用,可能會導致失去效果、或改變效用。因此,被用作抗氧化劑的營養素在食用後,可能成為促氧化劑。胡蘿蔔素或者維生素A有類似的反轉例證。

供圖/視覺中國

儘管有這些發現,全球的補充劑「產業」仍然是蒸蒸日上,2017年,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概述了服用補充劑的另一個潛在危害,並提醒消費者警惕高劑量生物素。

血液中生物素的濃度高會影響一些實驗室測試結果,包括激素水平和檢測心臟病發病的測試。因此造成的錯誤測試結果已經導致了一例死亡。目前還不清楚多少劑量的生物素會對實驗室結果造成影響,但研究人員已經開始著手調查。生物素的每日建議攝入量是30微克,但是一些補充劑的含量達到了推薦量的650倍。

如果想為過冬做出充分的健康準備,唯一的合理方法就是好好吃飯、正常吃飯。赫克伯格教授表示:「即使冬天有更多病毒傳播,我們的免疫系統也不會因為多吃了些膳食補充劑而強化。一年的均衡飲食可以更好地保護我們。」

4

久坐不起增加患乳腺癌、卵巢癌和多發性骨髓瘤風險

坐辦公室的人常常會因為一份工作「粘」在座位上幾個小時不動窩,這真的不利於你的健康。

許多研究都顯示,長時間坐著已經和糖尿病、心臟病「捆綁」到一起了。2015年的一項研究發現了另一種風險:相比每天坐著不超過3個小時的女性,每天坐著超過6小時的女性患乳腺癌、卵巢癌和多發性骨髓瘤的風險更高。在男性中沒有發現類似的情況,除了那些肥胖的人。體重較重的男性坐著的時間越長,患癌症的風險也就越高。

久坐辦公室,肺功能降低易誘發肺癌。

久坐本身不是導致肺癌的直接原因,但長期坐辦公室的人,尤其是白領階層長期受辦公室環境的污染,如電子污染、打字油墨污染;辦公室內封閉,空氣不流通,加重了環境污染;久坐於辦公室,運動量減小,肺活量降低,肺的功能隨之下降,易誘發肺癌的發生。

久坐致脂肪堆積,誘發子宮內膜癌變。

子宮內膜癌與無排卵、晚絕經、多囊卵巢綜合征、肥胖等因素有關。肥胖增加了腎上腺分泌的雄烯二酮轉化為雌酮的機會,脂肪組織越多,血漿中雌酮水平也越高。而雌酮可導致子宮內膜由增生到癌變。婦女,尤其是絕經後婦女,久坐導致脂肪堆積,可誘發子宮內膜癌變。

供圖/視覺中國

還有研究調查了久坐是否與其他不健康的行為有關。分析顯示,那些整天坐著和睡的太多的人和過多吸煙、酗酒的人一樣容易過早死。在另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鍛煉可能「逆轉」影響,每天至少鍛煉一小時可以減少或消除久坐不動的健康風險。

久坐的生活方式讓人長期處於封閉的室內環境中,同時帶來肥胖、代謝緩慢等身體變化,繼而增加了患病風險。因此,摒棄久坐的生活方式、多運動以及掌握科學的飲食結構,才能盡量遠離癌症的侵襲。

5

無糖汽水減少腦容量

「無糖飲料」即人工甜味劑飲料(ASBs),是一種不含糖,但是用人工甜味劑產生甜味的飲品。大多數人默認無糖飲料更利於健康或預防肥胖及肥胖相關疾病。但來自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究顯示,「無糖」飲料與「全糖」飲料相比,對保持健康體重並沒有什麼幫助,還可能導致其他健康問題,甚至其本身就不該被提倡。

根據2016年的一項研究顯示,「無糖飲料」並沒有宣傳的那樣健康。而導致其不健康的罪魁禍首就是有名的人工甜味劑——阿斯巴甜。

我們的腸道細菌有的生產益生物質,有的會產生有害毒素,有害毒素產生後腸道中會有其他物質與之中和,從而將其消除。但當阿斯巴甜在腸道內分解時,它會擾亂有害毒素的中和過程,從而導致毒素積累。已有研究表明,「無糖飲料」不僅不能幫助人們減肥,某些零卡路里飲料還會增加機體的飢餓感從而增強食慾。

研究人員發現,每天選擇無糖汽水「安慰」自己的中老年人十年內患中風或失智症的幾率是不喝無糖汽水的人的三倍。雖然不能明確其機理,但已有很多假設,包括改變腸道菌群、影響大腦對於甜味的感知等等。所以,長期沒節制地飲用無糖或有糖的飲料都會對人腦的智力有一定的損害。

在另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每天至少喝一杯無糖汽水的人的腦容量比那些從不喝無糖汽水的人要少。不過,這不代表從無糖飲料「回歸」含糖飲料就能給大腦帶去好結果。研究結果同時顯示,每天喝超過兩杯含糖飲料的人比不喝含糖飲料的人的大腦體積更小,記憶力也更差。

供圖/視覺中國

至於「無糖」飲料不傷牙的觀點就更是有點很傻很天真了。根據墨爾本大學的科學家們對23種不同種類的飲料的測試顯示:無論含糖還是無糖軟飲料(包括調味礦泉水)都可以對牙齒產生嚴重腐蝕。同時還發現,無糖飲料可以導致30%-50%的牙釉質軟化,無糖的蘇打水和糖果的危害更甚於真正的飲料和糖果。

研究人員對此表示:對我們的牙齒而言,無糖替代品並不是安全的,我們不能夠完全相信那些極受歡迎的無糖飲料或者糖果產品。

6

和狗狗親密接觸感染了犬咬二氧化碳嗜纖維菌

很多愛狗的人都無法拒絕狗狗們熱情的「親吻」,不過,有時臉和鼻子接受的「舌頭洗禮」卻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

根據2016年的一份報告,一位70歲的老婦人因為從椅子上摔下來被送進了醫院,4天後她又開始出現高燒、頭疼、發熱和腹瀉的癥狀。檢驗結果顯示她出現了腎功能衰竭,而血液測試最終顯示這名老人感染了犬咬二氧化碳嗜纖維菌。被寵物抓傷或咬傷可能感染這種細菌,但這名老人卻沒有被抓傷或咬傷,原來,她養的義大利靈緹犬舔了她。對此,醫生囑咐寵物的主人,尤其是那些免疫系統較弱的老年人們,要謹防通過貓或狗的「友好親吻」感染這種細菌。

供圖/視覺中國

7

養家禽寵物致使沙門氏菌疫情

寵物表達出的「無條件的愛」讓人難以拒絕,但是把一些家畜當做「寵物」,過度親密接觸卻有可能讓人接受的不是愛而是病。

以美國為例,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數據顯示,2015年,美國至少爆發了4起沙門氏菌疫情,而這都與「後院雞」有關。一些人為自己養在院子里的雞開了「後門」,邀請它們進屋做寵物,甚至像對待小貓小狗一樣親吻和撫摸它們。在這些過程中,主人們感染了細菌,出現了腹瀉、發燒和胃疼等癥狀。

實際上,「後院雞」的問題不只在於沙門氏菌,2016年的一項研究表明,比起商業飼養的雞,在城市飼養的「後院雞」可能接觸到更多的寄生蟲,而雞皮就成了寄生蟲們「落腳」的地方。

供圖/視覺中國

本文綜合:北京晨報、錦州晚報、中國新聞網、央視網(是真的嗎?)、北京青年報等網路綜合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星聚點 的精彩文章:

年夜飯桌上有它營養才均衡!這樣吃准能「每逢佳節瘦三斤」
家住哪裡會導致腎功能下降?

TAG:星聚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