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再一次大膽冒險,去拍一部電影 為了彌補生命中的某些遺憾

再一次大膽冒險,去拍一部電影 為了彌補生命中的某些遺憾

原標題:再一次大膽冒險,去拍一部電影 為了彌補生命中的某些遺憾



南都專訪


懷舊的校服外套,淺色的直筒牛仔褲,白色球鞋。眼前的吳克群校園感爆棚,沒有丁點明星架子,眼神里傳遞出「人畜無害」的氣息,懵懂卻有股認真的倔勁,儼然一名十七八歲的天真少年。


吳克群,這位大眾熟悉的創作歌手,他開始拍電影了。他說這是一段相當「精神分裂」的冒險,崩潰的時候他甚至反覆問自己:為什麼要拍?我行不行?幹嘛那麼辛苦?但正正因為沒人看好——甚至連他自己都沒有底,他覺得有一種可能性,他感到刺激,覺得很爽。

其實,「唱而優則導」在當下的娛樂圈早不新鮮,而觀眾們更對此噱頭免疫、甚至反感,而拍一部和自己經典金曲同名的電影,十有八九會被觀眾質疑「用IP圈錢」,但吳克群用實際行動證明,他還真不是玩票騙錢:不僅用唱歌賺來的錢支撐拍電影,創作的過程也不輕鬆,前期籌備和劇本打磨了四五年,而為了熟悉內地的電影環境和受眾群體,他有意參加綜藝和出演電影來「偷師」,後來乾脆搬到了北京居住,看片、看話劇,不斷地吸收學習。


此外,吳克群充分發揮自己圈內的好人緣,拉來多位好友客串。不過具體的名單嘛,除了潘粵明老師因太過興奮而發了微博暴露了自己,其他演員陣容還未正式公布。


《為你寫詩》是一部帶有淡淡哀傷的奇幻喜劇:一個年近4 0歲卻還在打光棍的屌絲男,突然因為心臟病病發而擁有了回到過去的能力,於是「屌絲男」為了得到校園女神的心,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求愛行動……儘管沒有自傳的成分,但吳克群告訴記者影片中表達的都是他的感悟,那些關於生命中的遺憾,以及我們面對遺憾,總是無奈地重蹈覆轍。


吳克群最大的遺憾是,他本希望影片拍完能帶母親看首映,但世事難料,母親在不久前病逝。


雖然從未主動提起,在採訪的字裡行間我們都能感受到吳克群對母親的思念,對遺憾的悵然若失。採訪結束後,吳克群立馬進入了下一幕的拍攝——這是一幕跟蹤女主的戲,他用誇張的肢體傳達出一種喜感,短短几秒的鏡頭,他來來回回拍了三四次。


劇組的工作人員看到吳克群扛著壓力和傷痛,「跟個沒事兒的人那樣」投入工作,也十分心疼,一位核心工作人員告訴南都記者:「這個劇本其實是他(吳克群)在他媽媽的病床前陪伴的時候寫的,所以他把很多情感傾注其中,包括戲中的女主角,性格也跟他媽媽非常相似,也算是一種紀念吧。」


為了籌備電影搬去北京生活?


「想把台灣電影情懷和內地節奏融合」


南方都市報:大學的戲劇專業,對你這次拍電影有特別的幫助嗎?


吳克群:那時學戲劇主要學編劇、導演和表演。但學到跟真正做到是兩回事,真正做的時候才知道有多困難,只懂理論完全沒作用。

不過,我覺得學戲劇對我拍電影最大的好處是— 我知道拍電影有多困難,所以我很尊重這件事。你以為一場三分鐘的戲,大家都可以拍,演員放進來巴拉巴拉就演完了,可事實上不是的。你前期就要想清楚每一件事情要怎麼做,包括機械、演員、道具,每一個細節和鏡頭等等。把人放在鏡頭裡面後也會有完全不一樣的情況,要隨機應變,不能鑽牛角尖就只要你想要的東西。還有很多實際的壓力,例如投資方會覺得女主角(沒有名氣和流量)等等各種問題,而且很多都是跟拍攝無關的,一千個問題一起來。


南都:所以,為了籌備這部電影,你特意提前四五年準備,還搬去了北京生活?你從一開始就打算拍一個內地為背景的故事嗎?


吳克群:因為我5年前決定要拍電影時,只要到內地工作就會去電影院看電影,我想要知道觀眾的反應是怎樣的。我一直覺得,到最後兩岸的電影不會有那麼大的隔閡,電影語言是可以互通的。而我之所以選擇在內地拍,是因為我很喜歡這邊的節奏感,尤其拍喜劇的那種特別的節奏感,比如《夏洛特煩惱》《心花路放》。但是現在我也並沒有要完全學習,因為這些東西我學不來的,但我至少要理解這邊的生活邏輯、方式和語彙習慣及節奏,所以我選擇搬到北京。我覺得台灣拍電影很重視情懷,那再和內地的節奏融合,就會很有趣。


南都:你會覺得內地的喜劇low或者太俗氣嗎?


吳克群:從來沒有誒,對我而言只有好不好看,重點是能不能海納百川地去接受、知道不同電影的好。看《前任》的時候我也笑翻了,而且很有趣,戲院里的小孩子也會笑,小孩子居然都聽得懂,這超酷的!我覺得內地不少電影質感都很好。比如《芳華》,太厲害了,但我知道自己拍不來這種題材和風格的。


南都:你的新作是什麼風格的?或者說你理想中是怎麼樣的?


吳克群:老實說,我們也一直在想風格,但我才拍第一部就要談風格,是不是太做作了?我只想把故事講好,希望讓大家都看得懂,也能夠有所體會就好,就這麼簡單。我覺得拍了十部電影以上的人才能講風格。


南都:寫這個追女神的故事,是因為你曾經經歷過嗎?故事有自傳成分嗎?


吳克群:這個故事表面上講追女生,但更多是在講錯過。一個快40歲的單身男人,他得了心臟病後能夠回到過去,改變或者彌補事情。也許這是所謂的中年危機,我想我可能也有吧!人生有很多機會你沒有把握,可能就算再來一次,你還是會做錯誤的決定。假如能再回到過去,再做決定的話,好像也都大同小異。我就覺得怎麼那麼可怕。目前我找到的答案,就都在這部電影里。


南都:所以會催淚?

吳克群:我不知道,我希望它能夠讓大家輕鬆,有些感觸就好了。我覺得拍電影最重要的是拍人,有人味。


《為你寫詩》是圈錢之作?


「不會,因為我花的錢比較多!」


南都:會擔心觀眾的批評嗎?有人會覺得說你用這一首歌來圈錢。


吳克群:其實也不太擔心。圈錢嘛……因為我(拍這部電影)花的錢比較多哈哈,所以我不在意。拿一首歌來圈錢是別人的說法,我不是這樣的人,我自己很清楚。


也有人和我說拿別人的錢來拍就好了,但這是我的第一部電影、而且我需要很多主導權,所以我願意多出一點,甚至用我唱歌賺的錢來做這件事。有朋友還問我要不要幫你談保底?我就和他說,我自己都沒有底誒……其實就只是想把它拍好,我沒有想過賺錢。


南都:朋友家人知道你要拍電影,什麼反應?


吳克群:大部分都不支持。我媽就最不支持了(笑)。她覺得唱歌好好的,朋友們也覺得這是很冒險的事情……所有人都不支持,說很危險。我要開拍前,他們還強烈勸我去參加衛視的跨年,不僅有一筆錢,還會有好的曝光。但我覺得開拍前兩個禮拜去(參加跨年晚會),說不過去。大部分人就想做做安穩的事情,可假如我做安穩的事情就代表我老了。我想要做刺激的,自己會爽的(事情)。當然,會爽的事情大部分都會很痛苦。我二十歲一開始寫歌那會就很痛苦,每一天都很害怕,因為搞不懂自己到底會不會寫。可是這也恰恰是樂趣所在,你搞不懂自己會不會的時候最認真,你沒有別人認同的時候最認真,別人懷疑你要圈錢的時候你會最認真。


南都:可你沒紅之前真的很慘。


吳克群:正因為很慘所以才有後面的事。現在一樣慘,這三四個月應該是我最慘的時候了。

每天面對一百種狀況,還有家裡的事情,都集中在幾個月內同時發生。可是人生的機會不會有太多了。啊,很痛苦的,每天回到酒店房間,就會想為什麼我要這樣做?為什麼要拍?怎麼會那麼痛苦?


南都:首次當導演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吳克群:就是沒有什麼事情是簡單的,太困難了。


前期我很緊張,問題很多常常自我懷疑,但開拍就還好,每一天都在解決問題。


要開拍前,剛好是我媽媽的病情開始變嚴重的時候,所以後來我理解到,再大的事情都大不過生死。所以後來回到片場,(就覺得)這有什麼的!開始我都想得很嚴重,我擔心演員會不會不想演,我擔心我的攝影啊工作人員的……而當我相信大家的時候我就覺得沒有那麼大壓力了。後來我也是這樣和演員相處的,我相信你,就算你是新人,我也覺得你可以。甚至有幾場戲,我相信專業演員也不一定能超過他們。可能僅僅是拍一個背面,但他們全情投入、對演戲非常熱情。但也許大腕就不會這樣做了,因為已經麻木了。


南都:自我評價,你是個強勢的導演嗎?


吳克群:還好。我會聽大家的意見,但可能只是提取我想要的部分。最終不能夠偏離我想表達的事情和氛圍。


南都:影片現在快拍完了,你滿意嗎?


吳克群:我和跟我合作的導演每次都會問彼此,有沒有很遺憾的場次?我覺得還好。這就是我們現在能拍到的最好的,我盡了全力,不管是表演還是導演。演員也盡了全力,所以沒有什麼特別遺憾的。


最有意義的時光是什麼時候?

「最快樂的moment,都和工作沒有關係」


南都:如果要總結,你覺得做好一份工作最重要的品質是什麼?


吳克群:熱血。我做這件事(拍電影)就會很熱血,要真的熱愛這件事,你會很痛苦,但就是會爽,會覺得有可能做出一個好故事,但反過來也可能做得很爛哈哈,可是就是好刺激、很熱血。工作最重要的品質就是你沒有把它當成是工作。每一次我們拍完一個cut,和我合作的導演就會問我你覺得怎麼樣?我就會說—再來一個吧,我可以做得更好,來吧,再來一個。


可能有些演員會覺得這樣可以了,還有專業演員會拍三條,然後讓你來選一條,那這對他們來說就只是工作,是完成他們的專業。但對我來說是熱愛,我好像可以更好,再來一個試試看嘛,如果不行,那至少我們也試過了,還蠻有趣的。所以這裡面沒什麼是用技巧來拍攝的,更多是我相信這件事情,我熱愛這件事,我就會把它盡量做好,如果只是當工作。那照本宣科,做完就算了。


南都:出道這麼多年,覺得自己狀態最好、最有意義的時光是什麼時候?


吳克群:和朋友在一起的時候。我最近有個感觸,其實我達成了很多小時候的夢想,十三歲時想當歌手我做到了,而且想做什麼其實很多也都去做了,電影也拍了。但其實最快樂最有意義的時候,大部分是跟家人、跟朋友在一起的時候。拍這個電影我們常常一起聊,大家選三個最快樂的moment(時刻),後來發現跟工作什麼都沒太大的關係。


經歷了我媽媽的事情之後,我就更有這樣的感覺,那些你以前覺得重要的願望—比如以前目的性很強,想要所謂的成功,出唱片就希望唱片大賣,剛寫歌的那 會 想 要 成 為 冠軍……用盡了所有力氣去實現,可你後來發現可能你只是想要大家一起出去玩,或者跟他們聊天而已。原來這部分才最重要,但大部分都會錯過。


A14-15版采寫:


南都記者 劉平安 實習生 賴琳琳


攝影:南都記者 鍾銳鈞


作者:劉平安 鍾銳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都市報 的精彩文章:

三聚氰胺事件十年後,中國食品安全面對著什麼問題?
深茂鐵路深江段有望年內動工

TAG:南方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