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果等不及種子的破土而出,我們是否能等到開花的一刻?

如果等不及種子的破土而出,我們是否能等到開花的一刻?

萬柳媽媽寫在前面:

「授之以漁和授之以魚的關係大家都明白,可一旦到自己孩子身上,就很難有靜待花開這樣的淡定,我想表達的是:如果我們連讓種子自己發芽都等不及,開花的日子可能會遙遙無期。

拔苗助長的機會成本實在是太高了,代價有可能是孩子喪失了對周圍事物的興趣,而這種興趣和好奇心才是人不斷發展,也就是開花的動力。」

看到蘇老師的這篇文章,萬柳媽媽幾乎每個字都想劃重點。每個段落都想標藍讓我們的讀者媽媽們能一字一句的都看到,因為周圍環境的壓力,因為焦慮,我們多少家長人為去加速孩子的進程。記得之前有篇文章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我想對於孩子來說更是,生命的發展有他自然的規律,每個孩子有自己的成長「時區」,如果我們等不及種子自我的破土而出,那我們是否能等到開花的一刻?

Pikler研究中心所在地布達佩斯的朝霞

本文作者蘇曉娟,琳琳文文媽媽,國際養育體系探索者、實踐者,嬰幼兒養育觀察家,萬柳綠洲寶貝日托創始人。兩年內不舍晝夜遍學華德福、蒙台梭利、瑞吉歐、Pikler養育體系,形成了自己的獨特的養育觀點。近日剛從布達佩斯的Pikler研究中心訪學歸來。在訪學期間寫作多篇訪學日記,在家長當中引起了關於嬰幼兒養育的深入討論和思考。這是蘇老師的訪學日記第五篇。

蘇老師的Pikler訪學日記(五)

這篇文章的靈感來源於Pikler中心提供的一篇學習材料。

她們70年撫養2300多名3歲以下寶寶的實踐和研究,得到了許多幼兒教育專家和心理學家的尊敬和認可。她們在材料中提到:要對孩子的成長有信心和耐心,而不是催促,更不要試圖用「教會」的方式來加快進程。Emmi Pikler不斷向幼兒教師闡述幼兒成長的規律,讓他們明白,孩子通過自發、獨立的行為、行動和嘗試之後,獲得的自我滿足和快樂,遠遠超過通過他人「教會之後再做」獲取的快樂。

孩子們在午睡年自主閱讀,沒有任何的引導和要求。

圖片來源於蘇老師日托中心

這種「我,獨自能做什麼」的快樂也是成就感的萌芽,這種快樂本應普遍存在於孩子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他們能獨自翻身、坐起、行走、吃飯、喝水、穿鞋、穿衣服、如廁、掌握玩具的新玩法、爬上滑梯,或者獨自處理與小朋友的衝突等等。然而,這些機會往往被大人忽視、錯過甚至剝奪,大人們總是趕時間、怕麻煩、講效率、重結果,這些都與小寶寶的特徵有著巨大的衝突。

孩子們在午睡年自主閱讀,沒有任何的引導和要求。

圖片來源於蘇老師日托中心

想起我們日托的一位兩歲多的寶寶,中午在監控里看見他午睡醒來,出於盡量不破壞孩子任何一個自我鍛煉機會的敏感,我沒有馬上進到睡眠室幫助他,而是一直注視著監控,然後就看到了接下來的一幕:

1、醒了自己起身,並沒有出聲尋求大人的關注。

2、床上坐了一會,依然保持沉默。

3、發現自己尿床了,摸摸床確認一下。

4、坐在椅子上安靜的思考一會兒。

5、決定先脫了濕濕的睡褲。

6、然後換上乾的外褲。

7、己提好褲子。

8、還能記得去拿中午睡覺前潤嗓子的水杯。

9、自己拿著水杯和濕褲子開門走出卧室。

以上全部動態經過只有2分10秒的時間,在這短短的130秒中,孩子經歷了數次決策,沒有向大人求助,同時獨立完成了穿脫褲子,拿東西出門等行為,看完這個,我們還會懷疑寶寶獨自處理一些小問題的能力嗎?

接下來忍不住想延伸到大一點的孩子,授之以漁和授之以魚的關係大家都明白,可一旦到自己孩子身上,就很難有「靜待花開」這樣的淡定,我想表達的是:如果我們連讓種子自己發芽都等不及,開花的日子可能會遙遙無期。

拔苗助長的機會成本實在是太高了,代價有可能是孩子喪失了對周圍事物的興趣,而這才是人不斷發展,也就是開花的動力。

引用腦科學的理論來舉個例子: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人的記憶分為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如果引誘或者強迫年齡過小的孩子學習知識性的東西,學到的內容如果不常用,很快就忘記了,而不愉快甚至痛苦的感覺成為了內隱記憶,使得孩子認為學習=痛苦=受挫折,厭學就這麼產生了。

一位學前班就上奧數的娃娃,遇到16-5的題目,算不出來,而同齡沒有上學前班的孩子,看了一眼題目,說不是11嗎。前一個娃娃因為討厭數學,挫敗感和痛苦幹擾了大腦的運作,本應會的題目都卡殼了。

網路遊戲通過什麼讓人上癮,讓人廢寢忘食不知疲倦的奮戰?是有趣嗎?不,有趣只是誘餌,真正能長效吸引人的是成就感。現實生活中沒有成就感的人最容易被網路遊戲吸引,在虛擬世界中去尋找成就感,而成就感絕不是來自跟別人比較中取得的優勢,越喜歡比較的人往往越自卑,成就感很大程度上來自於:「我,獨自能做成什麼」。

Pikler(皮克勒)體系簡介:

Pikler是一名匈牙利的兒科醫生,由於她經常接觸小孩和他們的家長,並且善於觀察孩子的行為和致力做大量調查研究,因此總結出一套獨特的嬰兒和學步兒童的養育方法,以她的姓「Pikler」為名,稱做「Pikler Approach"。

傳統的育兒觀念認為,大人需要教孩子一切事情,否則他不可能自己學會。而Pikler醫生告訴家長們,孩子們自己也能學習和成長。她提醒母親們,育兒過程中母親對待孩子的方式和態度非常重要。她所服務的家庭,孩子都健康茁壯的成長,平和、安寧、獨立,父母對孩子的表現十分滿意,一位叫Magda Gerber的家長被Pikler照顧自己女兒的方式所震撼,追隨Pikler工作一段時間後移民美國,創辦RIE繼續傳播與Pikler類似的理念。Pikler後來管理的孤兒院,撫養出的孩子也與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樣。

世界衛生組織60年代有一項針對孤兒院孩子的跟蹤調查也顯示,只有Pikler機構出來的孩子沒有反社會人格,能很好的融入家庭和社會,並且沒有人拋棄自己的孩子,其他被跟蹤調研的孤兒院這一比例非常高。

Pikler Approach的目的是進一步促進父母和嬰幼兒照料者的工作,並幫助她們持續向專業嬰幼兒照料者逐步發展,從而最大限度的幫助幼兒提高自身幸福感和個性發展。「用愛觀察、用心理解、彼此尊重、真情回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