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向值班猝死醫生學習」?

「向值班猝死醫生學習」?

醫生,是一個神聖而偉大的職業,

他們為我們的健康保駕護航,

因為他們,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可是

Newsir聽說最近發生了一件讓人非常痛心的事情:

GIF

安徽六安裕安區一位醫生猝死,年僅31歲,猝死的地點是醫院值班室。連軸轉,又忙又累,積勞成疾......這名醫生再也沒能在值班室內醒來。

事件發生之後,當地衛計委發表了一則文章,就是這一則文章,引發了熱議。

網友們主要議論的是,這則文章表達的意思不夠合理,方醫生愛崗敬業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但是我們要在保證自己身心健康的條件下,才能更好的工作和生活。

醫生是守護我們的天使,他們的勞累,是我們遠遠想像不到的,圖為某些情況下醫生休息時的場景和2017年醫生猝死數據統計。

意外總是猝不及防,看到這些數據不禁讓人揪心,醫生猝死不再是個例,當地衛計委發聲引起熱議,不禁讓我們反思當下的現狀。你的話語聲,就在評論砰砰砰。

@佳佳

向方醫生學習,表面來看是遵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里的「敬業」,更深層次的卻是為何醫生這個職業明明救死扶傷,卻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得不到最基本的保障。每個行業都需要敬業,但向「猝死」學習是不是有點劍走偏鋒?當然了,方醫生的精神值得點贊,可願意從醫行業的人越來越少已經成為了一個趨勢,如何讓醫生得到相應的物質上和制度上的保障,才是當務之急。

@娜娜

衛計委發文向勞累猝死的醫生學習,讓人心酸難言,在這個新時代過度標榜盲目弘揚愛崗敬業精神,實在是一種扭曲不合理的做法。近年來因公殉職的人原來越多,並且趨於年輕化,這與追求人性化的時代格格不入,我們真的應該反思了。個人認為,醫生盡到自己的職責與義務,擁有良好的醫德,那麼對社會、對他人、對自己就無憾可言。如果一個醫生連自己的身體都照顧不好,還談什麼救他人。因此,醫生們要勞逸結合,盡自己所能,拒絕道德綁架。

@正華

人與人之間最缺的是相互的理解和寬容,醫生這個職業工作強度大、工作時間長,可是長期以來卻不被大眾理解。我認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近幾年頻頻曝光的醫患爭端。可是,我們不能以偏概全,醫生這個職業需要我們尊重,萬不可讓他們懷著一顆千瘡百孔的心在自己的崗位上操勞過度。

@海寧

近幾年,我的耳朵里傳滿了關於醫患關係緊張的新聞事件,但其實這些醫院及醫生畢竟是極為少數。正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大家更願意八卦的只是這些壞事罷了,很少去留意那些為患者創造福利的醫生,都只覺得理所當然。那些為患者著想的醫生大多數也都在臨床默默無聞的工作中,你發現不到,他也不會說,更沒幾個人願意去報道。

反觀當前,我們大眾的心理普遍是這樣:醫生給我看病,病恢復得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而病恢復得慢,便認為醫生是庸醫,是刻意留病人在醫院裡,好多賺點錢。生老病死本是自然過程,況且有些病的確是目前醫學上解決不了的難題,我們總以為醫生是神仙,無所不能、包治百病、藥到病除、起死回生,實則不是。

GIF

醫生,是大眾最不允許、最不容忍出錯的職業,希望我們大眾能給予他們更多的尊重、理解和包容,他們是我們生命及健康的守護者。

近年來

不論是醫患關係還是醫生的權益問題都飽受關注

關於這個問題大家有什麼看法呢?

歡迎大家各抒己見

Newsir在評論區等你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聊城大學報 的精彩文章:

「臘」么「粥」到,你造嗎?

TAG:聊城大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