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十三爺在到底負責哪些具體工作,為何說他才是被真正累死的?

十三爺在到底負責哪些具體工作,為何說他才是被真正累死的?

清代的十二個皇帝中,雍正當的最苦、最累,他的一生的絕大多數時間都花在政務上,即沒有像康熙、乾隆那樣六下江南巡遊,也沒有東巡、西巡,甚至連京城都很少離開,說到底,雍正就是事情太多,太過勤政,以至累死在工作崗位上。

然而,累死的不僅僅是雍正,還有他的十三弟允祥。嚴格意義上說起來,允祥比雍正的工作量更大,只不過他的地位是一個親王,無法與皇帝相比,但實事求是地說,在雍正朝的七年間,他所做的貢獻無人可比,也因此被稱為雍正第一大功臣。我們可以看看允祥在七年中到底主持了哪些重大事務:

一,負責會考府

雍正即位後,便封允祥為怡親王、第一總理大臣,又將戶部的大權交給他,還讓他主管錢糧奏銷的會考府事務。六部之中,戶部的事務最為繁巨,但允祥事無巨細。會考府成立不到三年,便為朝廷追回了幾百兩的虧空,這期間,允祥付出了極大的精力。

二,主持水利

允祥不僅是一位出色的理財專家,還是一位出色的水利專家。雍正初年的水利,幾乎無不滲透了允祥的足跡與心血。雍正三年十二月,因直隸地區水災,雍正命允祥總理京畿水利,在他的主持下,直隸的衛河、淀河、子牙河、永定河等都受到了很好的治理。

允祥之所以對水利情況了如指掌,那是付出了很大的心血的,他多次冒著風雨實地勘探,提出了周密的方案,而且還親自繪出了一張全面的京畿水利圖,若非深入實地勘察是很難完成的。

三,主管軍機處

雍正七年六月,為了更好地統籌軍事,雍正成立了軍機處,命允祥辦理西北兩路軍務。兵馬未到,糧草先行。大量的軍事後勤,都是允祥作總決策、總調度。而且允祥還包攬了武器的製作事項,從打釘到鑄造大炮一應俱全。

四,負責人事與情報

雍正上台要大規模整肅政敵,要維持執政機器,要全面反貪,在強大的輿論攻擊下,很多人不願做官,消極做官,這就使得雍正朝官位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雍正生性多疑,生怕臣僚官員對其不忠,不實心為他辦事,甚至用測八字、看面相,作為用人時定奪取捨的最後一招。他對允祥信任有加,因此,允祥在人事上的建議權就顯得舉足輕重,允祥肩上的擔子也大大加重了。

雍正一朝的特務政治,是有清一代最厲害的,雍正本人向來對情報工作非常重視,因此,密折盛行。雍正先是規定,凡有密折一律密呈龍案,後來又規定,凡有重要密折與情報,先報告怡親王,由允祥篩選後再呈雍正。被雍正授予密折的官員有兩千人之多,如此工作量無疑給允祥帶來了繁重的壓力。

上面所說的還僅僅是國家政務,雍正的個人生活上的一些特殊要求也要允祥來完成。例如雍正喜歡鼻煙壺,更喜歡瓷器,當然要求也很高、很挑剔。從允祥與內務府的奏摺來看,高級鼻煙壺及高貴瓷器的製作,都是由允祥一手操辦,這無形中給允祥增加了辛勞。

雍正七年冬,怡親王允祥終於病倒了,他所居住的交暉園與圓明園鄰近,雍正時常派御醫為他治療,並多次打算親登王府看望,都被允祥懇辭謝絕。

允祥在重病中仍然關心國家大事,每隔十天半個月就要硬撐著入宮覲見雍正,後來病情日重,為避免雍正登府看望、增添憂傷,允祥特地搬到了京郊西山去養病。

雍正八年(1730年)正月初八日,怡親王去世。雍正悲痛萬分,給了允祥極高的待遇。允祥為雍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雍正朝最值得稱讚的一位有功之臣,自雍正七年後,雍正帝儘管也很勤政,但已經大不如初,可以說雍正朝真正被累死的其實是總理大臣允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古歷史 的精彩文章:

康熙有一半漢人血統,在兄弟中優勢也不明顯,為何能繼承皇位?
金庸筆下一武林高手,乾隆曾御書對聯予以稱讚,而且還被奉為了神

TAG:千古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