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融合-文明的發端

融合-文明的發端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是人類誕生以來唯一延續至今且沒有斷層的文明。當為國家悠遠的文明自豪時,我們一定會遙望來處,那裡充滿著神話、傳說以及謎團,那裡有我們的祖先,和我們誕生的故事。這一篇文字中,我們就聊一聊最初的發端。

最初的模樣

人類還是猴子的時期我們就不聊了,只說說距今大約七八千年的時候吧。

那時我們的祖先由原人向人類的進化已經完成,早已直立行走、可以使用火、能夠使用石器工具,而且他們已經在這片土地上生活了很久,祖先群居的部落已遍布在中國版圖,人口數量雖遠不及現在,但也不是稀少罕見。

但那時生活在這片土地的祖先還遠未產生「中國」這一概念,僅僅是按照部落聚集的方式生活。並且,某些部落已經從食物採集者階段,逐步進入到食物生產者階段,可以運用自己對動植物的豐富知識來有計劃的進行作物的種植與家畜的馴養。

對於採集來說,生產是更加可靠的食物來源,可以供養更多的人口,並可能產生食物的剩餘。但進入食物生產階段的部落有早有晚,這種時間的差距可以達到上千年。

我們今天經常聽到的河姆渡文化、紅山文化、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石家河文化、湖熟文化等均產生於這個時期。

這些文化輝煌燦爛,對我們影響深遠,並且各有特色,代表了當時紛繁多姿的文化分布。例如河姆渡文化處於浙江沿海,主要以水稻種植和漁獵為主;東北紅山文化以小麥種植和精美的玉器為特色;山東大汶口文化則以出現文字的陶器聞名。

與我們想像部落文明的脆弱、短暫不同,許多部落文化延續期長達2000年,紅山文化更是將其輻射範圍擴展到20萬平方公里。依據那時的傳播條件與途徑,這樣的廣度與深度確實難以想像。

族群融合

在新石器時代低生產力條件下,我們所熟知的這些部落文化,之所以在當時得以發展壯大,與其說是依賴部落擴展,不如說是依靠部落融合。

實際上,在這些有代表性的文化形成之前,那時的祖先也並不是互相割裂的,各自部落文化雖有特色,但也並非互相隔絕。與現代文化衝突中常見的你死我活不同,那時族群最初的擴展、遷徙更多的依賴於與當地原住民的融合,往往採用與當地人進行通婚,吸納消化對方文化的方式進行。

其產生與發展並不單純是由核心向周邊的單向擴散,而是在融合中共同生存、協助發展、互相變革的過程中逐漸壯大的。

這也是由於最初的族群規模有限,生產力底下,無力支撐健全的領導機構,無法進行大規模的戰爭。而且相鄰的族群又因自然條件的限制,具有相近的生產生活方式,因此你死我活,就不如抱團取暖,不同基因的人開始融合、協作,互相吸收對方文化,進而形成文化上的統一體,如此循環往複,漸漸形成強大的文化力量。

隨著部落的互相影響、互相借鑒,有利於供養更多人口的生產方式和動植物品種也迅速擴展,尤其是稻米種植、粟種植、牛羊的飼養已在適合的區域廣泛的散布開來。

階級的產生

隨著人口的增多、部落的擴張與生產力的提高,在上述文化產生的時候,已經非常明顯的具有貧富差距、生產剩餘、社會分工的特徵。

在紅山文化、良渚文化出土的大量玉器表明,祭祀集團已經產生,遺址中糧倉代表糧食剩餘已經存在,部落城牆內大屋的存在也說明貧富差距已經不鮮見。例如良渚文化中精美的玉琮,其雕刻工藝非能工巧匠而不可制,既說明了祭祀、統治團體的存在,也說明了社會分工與剩餘產品的交換已經發生。

文化核心的形成與擴展

在部落文化逐漸強大之後,其文化內核也更加不易受到衝擊,更加不易被其它小的部落改變,由此形成具有特色內涵的獨特文化,形成了各有特色的文化核心。

而各文化之所以產生、發展、獨特的根本原因,即在於各人群所生活的自然環境不同,不同的自然環境往往導致不同的生產(生存)方式,而不同的生產方式就容易形成不同的文化。例如我們熟悉的「周」其實就是農耕文化的代表,「周」字其實是田野的相形,代表刀耕火種的生產方式;而「狄」則是游牧文化的代表,其字相形的含義就是牧人在夜晚時,守護牧群所馴養的狗和點燃的火堆。

生產方式相近的部落容易產生歸屬感,較易產生融合,形成更大的部落與生命力更強的文化,部落的擴大又會對周邊其它小部落產生更大的向心力。而當小部落同時臨近兩個大部落時,它很有可能被分化、吸收。因此人口的族群往往不是按照血統,而是按照生產方式,或者說按照文化來劃分的。

這些遠古時期逐漸壯大的文化,也作為中華文明的文化基因,作為中國的發端,散布在中國廣袤的大地上,像許許多多種子一樣,在祖先日復一日的耕作中,在祖先辛苦的狩獵中,等待著發芽。

後話

直至今天,我們依然可以在國內的各種場合見到良渚文化玉琮的形象;小米、稻米的種植更加是現代中國人最主要的食物來源;祭祀、階級等事物也從古文明時就開始發端。

因此,我們知道,早在「中國」的概念產生之前,祖先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就已然在影響著現在的我們,即使我們現在有了高速鐵路、有了移動數據終端、有了衛星通信網路,但石器時代文化融合的成果,仍支撐著我們現在的生活,仍可以清晰指出我們發端的地方。

圖:河姆渡文化部落微縮模型

長按下面二維碼可關注。本文屬於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出自《靜匣齋》。歡迎大家在朋友圈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匣齋 的精彩文章:

TAG:靜匣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