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站在十字路口的無人機 誰能先體面起來?

站在十字路口的無人機 誰能先體面起來?

紅杉資本創始人MichaelMoritz對於無人機的判斷是:「無人機是未來大勢所趨,幾十年後,無人機會像火車、汽車一樣普遍。」在剛剛過去的CES2018上,無人機的火熱似乎也印證了這一觀點。作為展會上的焦點話題,大疆、AUTEL、高巨等品牌帶來了各自最新款的產品。Kudrone品牌旗下的飛瞳系列無人機,更是獲得了2018年CES創新獎,這也是本屆CES上唯一獲獎的中國無人機。

然而,在整個行業的風光背後,卻暗藏著波瀾起伏。2016年下半年開始,國內就相繼傳來了兩家知名無人機廠商億航與零度智控大幅裁員的消息。在國外,Lily的倒閉、Parrot轉型,讓外界看到無人機行業似乎並沒有想像中的絢爛。從2015年的火爆,到2016年的冷靜,再到2017年的波折,行業發展真可謂一波三折。多數公司經歷了一頭扎進消費級無人機市場,到迫於大疆的壟斷以及同質化的競爭,再轉向一片藍海的工業級無人機的經歷。

但工業級無人機真的就是最好出路嗎?面對萬千用戶、市場空間是工業級無人機兩倍左右的消費級無人機領域,就沒有新的賽道可以與大疆一爭高下?細究當下的用戶喜好,短視頻的興起是一大趨勢,這一波自拍視頻攝影的需求是否能夠反向刺激消費級無人機?

飛向瓶頸的無人機

無人機按照用途和功能劃分,大致可劃成三類:消費級、工業級、軍用級。軍用無需多言,工業級無人機指的是針對企業用的無人機,分為農林植保無人機、安防無人機等;消費級無人機是針對個人或家庭使用的無人機,一般會搭載鏡頭作為航拍使用。

對於消費級無人機市場而言,大疆一家獨大、佔據70%份額的局面持續了多年,究其根源,在於國內沒有一家企業能夠超越大疆的技術所帶來的先發品牌效應。面對這樣的情況,一部分公司選擇緊咬牙關跟隨大疆的性能與配置,確保產品技術與大疆沒有代差,不落後太遠,期待著彎道超車的時刻。

但無人機的技術集成程度是極其複雜的,包括了飛控技術、導航技術、陀螺穩定雲台技術、成像技術、智能圖像處理技術、無線傳輸技術以及基礎的集成電路設計、工業設計等。大疆的優勢在於它有先行者的積累和足夠的資本,進而不斷研發最新的產品,而後來的企業在資本厚度以及技術積累上往往並不能如他們所願。3DR 宣布退出消費級市場,Zano 宣布破產,Lily 無人機新產品發布推遲就是最好的例子。

另一部分企業則選擇了轉型工業級無人機市場。對於不同的服務場景而言,無人機企業需要貼近行業客戶需求進行反覆溝通和不斷改進方案,在這一過程中,能夠建立起與客戶的強粘性和自身的競爭壁壘。但就實際來看,近兩年工業級無人機的發展速度遠不如15年消費級無人機的爆發,這在側面佐證了現階段無人機在工業級場景的適應能力遠遠沒有達標。

以植保無人機為例,用無人機代替人工噴洒農藥,理論上的確能為客戶節省更多成本。但實際上國內農村的土地很少成片連接,使用者對無人機的操作也不純熟,並不能達到理想中的效果。更關鍵的是,全行業都受制於續航問題。目前市面上包括大疆在內的無人機大多使用鋰電池作為電源,但300克重量的鋰電池理論上只能讓500克重的無人機飛行17分鐘。儘管有少數公司開發出了氫燃料電池,像科比特無人機能做到載荷5Kg飛行273分鐘,但這對於需要長時間巡航的工業場合,這依舊遠遠不夠,其本身的成本相較於鋰電池也上升了不止一個檔次。

自拍無人機,與大疆的繞道競爭

儘管無人機是未來大勢所趨,但是這當中漫長的技術周期與燒錢競爭,不知道會有多少企業與投資人能夠堅持下來。對於新入局的無人機企業來說,如何找到一個發展和盈利的平衡點,才是重中之重。

其實,與工業無人機的多應用場景類似,消費級無人機的使用領域也存在許多可供挖掘的空間。例如,在目前消費級無人機依舊聚焦於航拍功能的前提下,目前火熱的小視頻風潮是否能使自拍無人機像智能手機一樣,走上大規模發展之路?小視頻的用戶目前多採用智能手機作為自身的拍攝設備,其中kol的創作頻率往往在2、3天就攝製一部作品,對於創意的要求非常高。自拍無人機作為一款全新的設備,在筆者看來能夠很好地為這一部分kol開拓全新的創作視角。

像Dobby、HoverCamera 等企業,就專註於生產便攜自拍無人機,與大疆繞道競爭,試圖在技術與工藝上找到自己的核心競爭點。但是,這些品牌相較於大疆卻不具備真正意義上的價格優勢,難免會在消費者購買決策上產生躊躇。

對於自拍無人機而言,第一要素在於便攜性,最好是有航拍無人機專業的性能參數,又能像iPad大小一樣可隨身攜帶;在操控性上,一鍵式的「小白」操作模式也是必要的,因為很多專業的操作功能在自拍無人機上並不適用,簡單易操作更能達到普通用戶的期望值;在價格上,若能出現千元以下的產品,與動輒三四千甚至上萬的自拍無人機形成區分,做到真正的平民定價,無疑又將用戶距離拉近一大步。

今年CES上獲得最佳創新獎的飛瞳系列,就精準地洞察到了這一趨勢。據筆者了解,目前飛瞳系列的第二款產品,售價已達到699元,其價格優勢已經顯而易見。但是,如此定價並非自我降維,反而是對自身成本控制的絕對自信。飛瞳系列的核心飛控模塊均為自主研發,不用給上游的晶元提供商繳納不菲的專利費,這讓整機的價格優勢瞬間釋放。在性能上,800萬像素與1080P/4K的畫質,對於日常自拍而言,絕對是綽綽有餘,同時在集成了3軸加速度感測器、陀螺儀、氣壓計、磁羅盤、超聲波和視覺定位感測器的情況下,其重量只達到了85g,無需進行登記即可飛行,避開了政府監管的約束。對於這樣一款可謂重新定義自拍無人機的產品,市場的反響也是十分出色。2017年4月,飛瞳在全球著名眾籌網站indiegogo上以一個月時間,獲得1380444美元的銷售額,成為2017年indiegogo全網智能硬體品類冠軍,有力地證明了自拍無人機的賽道是能夠跑通的。

巨頭圍堵下,能否打一場漂亮的突圍戰?

對於這樣千元以下的高性能無人機賽道,大疆的反應不可謂不快,2018年開年後,大疆迅速上線了一台名為「Tello」的第三方無人機,同樣為CES參展產品,同樣的699元售價。大疆在保持自身產品高度的同時,通過引入第三方的產品去填補自身的產品線空缺,Tello作為採用了大疆飛控技術的產品,承擔起了開拓千元機市場的任務。

但細究Tello與飛瞳的區別,Tello將自身定位於可編程的玩具無人機,在拍攝性能上面相較於飛瞳自然有所下滑,鏡頭僅擁有500萬像素與720P的畫質,與智能掌上自拍無人機飛瞳相比,其產品側重點完全不同。對於太多用戶而言,用無人機拍攝影像屬於娛樂需求,他們很少會對編程產生興趣。

在抖音、火山小視頻、西瓜視頻等風口APP的發力下,用戶的拍攝需求有了很好的轉化渠道,亦將激發自拍無人機的市場活力。相較於更為垂直的編程無人機,千元級自拍無人機的市場前景無疑更加廣闊。飛瞳所屬的kudrone品牌如若能根據這一需求,在大疆把自身價格降到千元以下之前,更深地切入自拍條線的相關產品研發,國內萬千短視頻用戶大規模使用飛瞳的目標並不遙遠。

結語

短期內,無人機行業很難迎來技術維度上的突破,未來幾年無人機企業如若想過得體面,消費級市場依然是不可忽視的賽道。對於無人機市場而言,千元左右的自拍無人機所帶來的強力關注度,則能有效解決行業目前遭遇的最迫切問題:投資趨冷。而若國內用戶回饋不錯,產品自身的利潤與資本的再度入場無疑將為無人機行業帶來全新的活力。隨著AR、VR等技術的介入,輕型自拍無人機所能承載的娛樂功能也將更加廣泛。

距離無人機們體面地飛在空中的日子,還有多久?讓我們期待一下。

作者:土默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途商業評論 的精彩文章:

谷歌強調HTTP網站不安全,標紅警告
「撒幣遊戲」火爆絕非偶然,直播+的新時代剛剛開始

TAG:品途商業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