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追憶金融史上的兩位摩根

追憶金融史上的兩位摩根

摩根時代是指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北美。當時美國國內分散重複建設,市場惡性競爭、毫無秩序,價格戰橫行。此後,金融巨頭約翰·皮爾龐特·摩根(J·P·摩根)重組了美國產業,其最大的舉措是將所有的鋼鐵企業重組成一個全國性的鋼鐵公司,進行了有規模的產業升級換代。

約翰·皮爾龐特·摩根,後人俗稱老摩根,是美國近代金融史上最著名的金融寡頭。從1861年創立摩根商行,經過了半個世紀的努力,創建了一個龐大的金融投資帝國。摩根家族包括銀行家信託公司、保證信託公司、第一國家銀行,總資產34億美元。摩根同盟總資本約48億美元,由國家城市銀行、契約國家銀行組成。

摩根時代就是金融寡頭支配企業大亨的時代。摩根不但用金融資本控制了美國許多重要部門,而且還利用龐大資本對外國放債,經濟上依賴他的不僅有墨西哥、阿根廷等國家,甚至連英、法這樣的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在關鍵時刻也不得不向其求援。摩根的力量總是超出人們的想像力。

GIF

摩根財團成華爾街「大佬」

世人都知道紐約是世界金融中心,而華爾街更是紐約金融界的晴雨表,它是美國經濟繁榮的象徵,而華爾街的真正大佬就是摩根財團。雖然世界經濟幾度風雲變幻,但是摩根財團的地位絲毫沒有動搖。摩根財團有這樣的地位,應該歸功於其創始人——J·P·摩根,因為他,摩根財團才可以叱吒風雲,才有了今天的榮華富貴。至20世紀初,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摩根已經成為了當時世界的債主,而其最為得意的,就是大英帝國都不得不向他低頭求援。

作為近代金融史上最著名的金融巨頭,老摩根一生做了太多影響巨大的事情。但最輝煌也最能體現其實力的是:在他半退休的1907年時美國經濟面臨嚴重危機,在將要崩潰時,老摩根把當時美國所有的大財閥鎖進屋內,強迫他們拿出自己的財富貸款給政府,最終挽救了美國。當然,摩根和這些大財閥事後也發了大財,他幾乎以個人之力拯救了美國金融。

1895年費城造幣廠生產的「摩根王」

GIF

摩根銀元誕生充滿艱辛與坎坷

在19世紀70年代中期,白銀價格再度出現大幅下跌,引發多種社會矛盾,許多人要求恢復自由兌換銀幣及其法償地位。1878年,美國通過了一項波蘭特·阿里遜法案。根據這項法案,銀元重量為412.5格令(每格令等於0.0648克)。國會山決定從當年責令財政部開始鑄造銀幣。早在1876年,美國造幣局局長享利·理查德·林德曼開始致力於重新設計美國銀元。他和倫敦皇家造幣局副局長C·W·弗里曼特爾取得聯繫,請對方幫忙「找一位一流的模具技師,並且願意來費城造幣廠出任助理雕刻師一職」。

弗里曼特爾在回信中強烈推薦當時只有30歲的喬治·T·摩根,稱他已經用能力打響這一名氣,只是英國沒有足夠的空間和地位讓他施展才華。接下來,林德曼和摩根達成協議,喬治·摩根到費城造幣廠出任雕刻師一職,直接聽命於首席雕刻師威廉·巴伯,試用期6個月。其實,摩根一生充滿了艱辛與坎坷。少年時因家境所限未能得到充分學習的機會,他先在伯明翰藝術學校就讀,後得到獎學金赴倫敦南肯辛頓藝術學校,投身於著名雕模世家懷恩門下。1876年摩根被美國造幣廠聘為助理雕刻師。

當時,美國造幣廠的雕刻設計為巴伯父子倆所掌控。巴伯父子雖也來自英國,但對摩根始終予以刁難與阻撓,幾十年的交往均處於不融洽和不愉快的狀態。巴伯父子獨佔了絕大多數美國錢幣的設計任務,摩根只能從事各種零碎的章幣設計工作。1878年,摩根在當時造幣廠廠長林德曼的大力支持下,才得以設計摩根銀元,成為了他一生輝煌的轉折點。

1915年,喬治·摩根70歲時設計出1915年巴拿馬太平洋世博會半美元紀念幣。當老巴伯去世後,摩根於1918年設計了伊里諾斯州創建100周年半美元紀念幣,他所設計的林肯頭像被公認為傑作。摩根先後在美國造幣廠工作了48年,直到逝世。他的一生不僅表明了一個藝術家成長的艱辛,同時也揭示了同行之間互相傾軋的悲劇意義。

1878年鑄造的摩根幣

GIF

銀元人物形象生動亮麗

喬治·摩根抵達費城後,以美國女性形象來呈現自由女神,而不是通常採用的希臘風格人物。他的朋友、藝術家湯姆·艾金斯建議選費城教師安娜·威勒斯·威廉姆斯作為模特兒。喬治·摩根一共與安娜·威廉姆斯見過5次面,就認定她就是他想找的人,非常美國化但又不失古希臘的美感,這就是正面頭像的由來:人物形象生動亮麗,富有立體感和少女皮膚的質感。

而財政部最終也選定由喬治·摩根設計的方案,正面為自由女神頭像,頭帶上有LIBERTY(自由),幣周上方為拉丁文E·PLURIBUS UNUM(合眾為一),下方為13顆星,代表美國獨立時的13個州以及鑄幣年號;背面為鷹徽,鷹的雙爪緊握橄欖枝與箭,幣周上方文字為美利堅合眾國,下方為一元,鷹頭上方有哥特字體簡言:IN GOD WE TRUST(我們相信上帝)。

摩根銀元規格為直徑38.1毫米、厚2.4毫米、重26.73克,面值為1美元,每枚銀元含銀0.77344盎司。銀幣也因設計者而被稱為摩根銀元,由費城造幣廠鑄造。有意思的是,最初鑄造出來老鷹的尾羽是八根羽毛,因此被稱為「頭爐摩根」,即第一批次的產品,此後才一律改為七根尾羽。其實,背面的鷹圖剛出來時也有不少反對的聲音,有人說這是歐洲的鷹而不是美國的鷹,真不知道這兩者有何區別。雖然有批評的聲音,但銀元還是受到人們的青睞,尤其是在西部,被稱作「我們的銀元」。

新摩根1元從1878年至1904年逐年連續發行,後因銀錠供應不足而終止。該銀元前後發行了26年,每年發行總量均達到數百萬枚至數千萬枚,因此,成為交易量最大的銀元和收藏人數最多的銀元(收藏人數僅次於1美分林肯幣)。摩根銀元當時由費城、卡森、舊金山、新奧爾良4個造幣廠分別生產。在各個年份中,1895年費城造幣廠生產的摩根銀元(俗稱「摩根王」),發行量僅12萬枚,特別是1895年鑄造880枚的新鑄樣幣極為罕見,因為這一年鑄造的銀元除樣幣外,所鑄銀元後來全都被重鑄,因此是目前所知最珍稀的摩根幣。摩根銀元鑄造量高達數億枚,當上世紀初銀條短缺時,回收了2.7億枚摩根銀元並重鑄銀條。

1879年鑄造的摩根幣

GIF

摩根銀洋曾流通於華東華南地區

摩根銀元也用作與遠東貿易的貿易銀元,以抗衡墨西哥鷹洋在全球的勢力範圍。這個本來應當在美國本土流行的「大妹頭」,也陸續向國外滲透,在我國華東、華南等地區竟然出現過少量的流通狀況,雖然數量遠遠不及墨洋,但流通威望不低。作為後起之秀,美國貿易銀元一度在我國東南沿海頗受歡迎,成為那個特殊時期的貨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專家認為,摩根銀洋在我國近代經濟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在一些錢幣目錄里均有記載,不得不讓人刮目相看。後來留在中國的摩根幣多被熔化(因含銀較多),20世紀前後已絕跡。摩根銀洋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以設計師命名的銀幣,以其美麗的「大妹頭」頗得使用者喜愛,也被我國錢幣界形象地俗稱為「美國大頭」。

在美國國內,摩根銀洋是當時交易量最大的銀元,上述的摩根銀行、第一國家銀行和國家城市銀行等「本家銀行」,收取與支付的白銀本幣基本上都是「美國大頭」,而今在國外亦成為收藏人數最多的美國銀幣。

圖片均來自網路

敬請

請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金融報 的精彩文章:

虛擬貨幣風險超乎想像!央行再出手,境外交易平台也要受監管

TAG:上海金融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