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戲曲術語解釋(一)

戲曲術語解釋(一)

看戲網由河南省文化藝術音像出版有限責任公司主辦

GIF

主播:小 莫

戲曲術語解釋(一)

上場門(下場門):早期古戲台的組成部分。彼時方形舞台由前後兩根圓柱組成,後面兩根圓柱之間設有板壁,左右兩端分別設有演員出入的門形通道,掛有刺繡雕花的布門帘(角色出入場要有人掀起門帘),門帘上方有布制橫批,上場門綉「出將」,下場門綉「入相」。演出傳統劇目時,演員大都從右門上左門下,因而分別得名上、下場門。

鬼門道:所謂「鬼門」、「古門」是說演員們所扮演的角色多是古代的人,都早已作古了,因而稱這道門是鬼門道。蘇東坡曾有詩句:「搬演古人事,出入鬼門道。」說的就是這個意思。「鬼門道」也叫「古門道」、「鼓門道」、「鬼門」,實際是宋、元時期戲曲通向後台的門,即舊時戲台上、下場門的另類說法。

明場(暗場):類似於小說寫作技巧中「明線暗線」的說法。凡是演員在舞台上表演、觀眾能夠直接看出的情節,都稱為明場。暗場是指劇中一部分的情節並不在場上表演出來,而放在幕後進行、運用音響效果標明,亦或只由角色在台詞中說明,比如《桃花庵》中「張才與妙善」庵中幽會便是暗線,張才這個人壓根兒就沒有出場,但整部戲幾乎皆因他而生。在《打漁殺家》中蕭恩公堂受刑則通過幕後差役數打板子的聲音來交代,不必在舞台上把演員按倒打一番。

圓場:這是戲曲舞台的調度程式。一個或幾個劇中角色在舞台上按規定的圓形路線繞行,以表現舞台空間的轉換。按速度快慢有走圓場、跑圓場;按所繞圈子大小,有大圓場、小圓場;按行進方向,有正圓場、反圓場等。圓場分男、女兩種步法,但跑圓場的速度分為慢速、中速、快速三種。慢速多用於起步,逐漸加快到中速、快速。男性多用中步,距離約一尺左右;女性中步五、六寸、小步三、四寸。圓場行進路線可分直線、橫線、半弧圓、斜線、圓圈、s字形,橫∞字形等幾種。兩個以上演員在場上交叉地跑∞字形圓場,又被稱為編辮子。

推磨:戲曲舞台調度手法。懷有敵意的雙方,對面相視同時旋轉一周。有時表示相互打量作攻防試探狀,有時作為勢均力敵的扭毆動作。

追過場:戲曲舞台調度手法。過場原意是戲劇的幕間表演或娛樂,戲劇中用來貫串前後情節的簡短表演。後引申為戲曲中角色上場後不多停留,就穿過舞台從另一側下場。追過場則表示劇中人物追逐前行,演員從舞台一端出場,急行至另一端進場,前者作逃逸狀,後者作追逐狀。武戲中一方主將戰勝時,以手一招,手下士兵急行過場,作追趕敵人狀,也叫追過場。

暗上(暗下):戲曲角色上下場的一種方式。傳統戲曲中,人物上下場一般都按照一定的程式,或念或唱,或以某種音樂交代,以引起觀眾的注意。凡上下場不用任何程式者,都稱為暗上或暗下。這種上下場的方式大多用於配角,如家院、門下、丫鬟、中軍等。現在,戲曲演出對此有所突破,有時舞台上已有人物在表演時,主角也可用暗下悄然出場(俗稱「溜下」),以加快表演節奏,達到增強舞台氣氛的目的。

耍下場:是戲曲武打程式之一,它在武戲裡不僅起著烘托舞台氣氛的作用,也是表現不同人物內心情緒的重要手段。武戲開打後,勝利的一方的主將連續舞耍手中兵器,以顯示人物威武的戰鬥姿態或表達勝利後的得意情緒。根據所使用兵器不同,可分為「槍下場」、「刀下場」、「棍下場」等耍下場形式。如《挑滑車》中黑風利敗走,高寵有個「大槍下場」,劇中人抑制不住內心的亢奮與喜悅耍起「槍花」,只見其手中的大槍圍繞身前身後上下翻飛,轉動不停,最後連續幾個「鷂子翻身」亮相結束,表現出了高寵的勇猛頑強。

責任編輯:楊 楷

編輯:張 翌 航

有你想看的精彩

關注看戲網,暢聽咚咚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原看戲網 的精彩文章:

戲曲舞台美術知識

TAG:中原看戲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