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父母控制欲太強,會給孩子帶來多少傷害

父母控制欲太強,會給孩子帶來多少傷害

我覺得,沒有人打從心底真正恨父母,潛意識裡,每個人都非常愛自己的父母親,這是我們的本性,你無法否認。如果你說你恨自己的父母,或者不喜歡他們,那是因為你受的傷,多到讓你感覺不到對他們的愛。

——張德芬

01

近日,北大畢業留美碩士王猛(化名)發萬字長文控訴父母對他的「控制與傷害」,引發了廣泛關注。文中,他列舉了父母的幾大「罪狀」:

1,按喜好包辦所有事情

王猛上小學一二年級時,班裡要進行文藝演出班主任要求穿齊膝短褲,而他母親卻非要讓他穿長褲,到了學校才發現只有他一個人沒有按照老師的要求穿,為此他被老師訓斥了一頓。

2,不放心他去陌生的環境 ,也不喜歡與陌生的人交往

母親喜歡把他關在家裡,他本來對奧數很感興趣,可是因為母親不想讓他外出去培訓班,他不得不放棄。

他所交往的朋友或同學必須是父母熟悉或認識的,至少是聽過的,知道的。

3,父母對他的「控制」從小學初中延伸到了大學,甚至到了美國

以為離家遠就能擺脫父母「控制」的他,還是沒能擺脫掉父母的過度關愛。不管是在北京上大學還是在美國讀研,父母總會找到親戚或者朋友去「照顧」他。

4,成長過程中試圖與父母溝通,卻不被理解

他小時候因為不會剝雞蛋遭同學嘲笑,甚至這事在長大後一直被親戚朋友拿來調侃,他覺得自尊心很受傷害,父母卻不以為然。

母親為了在別的父母炫耀把他培養得多優秀炫耀強拉他去參加畢業旅行,絲毫不顧他的感受和想法。

在王猛看來,家人所有的「愛」和「保護」,不過是保證控制對象的基本安全以便持續控制,至於成長環境和心理健康並不在考慮之列。

為了自我救贖,他去美國留學時選的是心理學專業。後來,他與父母徹底決裂,拉黑了父母的所有聯繫方式,10年來只回家了一次。

痛心的是,在這篇長文發出以後,記者去採訪他的父母,他的父親仍然不知道問題出在了哪裡,認為他是小題大做。

太悲哀了,三十年來,父母和孩子之間隔著一堵牆,孩子試圖把牆推倒,父母卻認為牆不存在。

在我們身邊,這樣的父母太多了。以上每一條,在很多父母看來並不過分,因為他們也一樣,覺得都是在孩子「好」,他們覺得「好」就夠了。

為了達成這一目的,中間過程怎樣,孩子會不會受到傷害,他們並不關心。當孩子覺得不舒服試圖與他們溝通,他們又覺得孩子太幼稚,為了一丁點小事就大動干戈的討論太沒必要。說白了,就是捂著耳朵做父母,掩耳盜鈴。

卻不曾想,對孩子來說,一樁一樁小事積壓在心頭,他會有多壓抑多難受。就像作家劉瑜在她的文章《愛無葬送之地》里說過的:

一個人經常處於一種負面的心理暗示當中,個性和心理受到的影響不難預計:要麼他會變得很緊張,為自己的每一個行為受到的評判或「潛在評判」而誠惶誠恐,這種緊張會使一個人真的變得「不行」;要麼他會因為自己的「行」得不到承認而變得憤怒、壓抑、暴躁。

02

我在學車的時候,教練說一個跟他學了一年車的女孩終於通過了駕考。教練說,女孩反應超慢,比一般的慢性子都慢,性格特別內向,與人交流都不太順暢,快三十了從沒談過戀愛,因為考駕照換了五個教練,每個教練都說教不了她。

據他分析,女孩之所以形成了這樣的性格,是因為她的父母太有本事,她的父母都在銀行工作,都是高管,兩人都很要強,女孩在一對強勢父母的管教下成長起來,久而久之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沒和她真正接觸過,但可以想像得到,一對那麼「行」的父母,時時處處都要展現出「我很強」的樣子,孩子真的是一個可以把他們襯托得很有能耐的對象。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心裡不知道被打上了多少「你行我不行」的烙印,長大後不自信甚至出現社交障礙一點也不奇怪。

03

我上初中的時候,學校離家有七八里路,每天都要早起騎著自行車去上學,路也很不好走,一到下雨天全是泥濘。一天早上醒來,發現外面風雨大作,剛要起床,媽媽走進來說:今天不能去上學了。我說:那哪行,學校紀律那麼嚴,不請假老師肯定會批評我的(那時候家裡沒電話,學校要求很嚴,如果請假需要交請假條。)媽媽聽了馬上開始訓斥我:你這孩子是不是傻,你看不見外面什麼天氣啊,就沒見過你這麼直腸子的孩子,腦袋瓜子連個彎都不會拐,balabala一通數落,最終以我委屈地哭了一場結束。

第二天去了學校,發現全班只有三個人昨天沒有來上學,其中就包括我。當時我學習成績很好,特別在意自己在老師心目中的形象,因為沒請假擅自不去上學,一方面怕老師對我的看法由此改變,另一方面又很是委屈:為什麼別的家長可以「放心」地讓孩子在惡劣天氣下出門,而我的媽媽不僅不放心,還會覺得我想出門的想法是腦子壞了呢?為此,我在心裡憤懣了很長時間。

等到長大了,再回想起這件事,覺得媽媽沒有讓我出門,其實真的是怕我出什麼危險。那次是我們那個地區受颱風影響最嚴重的一次,好多大樹都被連根拔起,在那樣的天氣出門,確實是很危險。可是,我想如果母親換種方式來說服我,也許我後來就不會那麼糾結。比如,她可以表達一下自己的擔憂,而不是語氣嚴厲地訓斥我,我會被說服,而不是委屈地大哭一場。

和我媽媽一樣,很多父母與子女的溝通方式存在著這樣的問題:明明是擔心,表達出來的卻是訓斥和憤怒,明明可以好言相勸,卻更喜歡嚴詞命令。

04

當孩子慢慢長大,有的會在經歷各種的過程中,逐漸化解掉與父母之間的「恩怨」,與父母的關係趨於改善,在與別人交往時將父母對自己負面的那部分影響降至最低,劉瑜就說:

就我自己來說,只要一和父母在一起,我就會變成另外一個人――和平日在朋友圈子裡那個活潑開朗、機智幽默、愛說愛笑的我截然不同的人。一見到父母,我的心理機制,就象一個遇到強光立刻關閉貝殼的殼類動物一樣,自動把自己調試到一種很白痴、很蔫、很封閉的狀態。什麼都不想,幾乎什麼也不說,就等著爸媽安排我吃什麼、穿什麼、做什麼。

顯然,在朋友面前她是樂觀的,放鬆的,只有在父母面前,依然戒備,但她找到了最適合與父母相處的方式。

有的則深陷泥沼,在外人看來,就是鑽牛角尖,緊緊抓住過去不放。就像王猛,通過記者採訪他的同學,發現在他同學口中,他比較愛鑽牛角尖。確實,在成人的世界裡,以成熟的眼光來看,這些問題小的不值一提。可他因為種種問題卡頓在了那裡,心靈上沒有成長。他的父親不明白他為什麼總要抱著過去不放,不是他不想放下,是不知道如何放下。

05

事情發展到今天這個局面,是誰都不想看到的,但這件事也給很多人啟示,那就是父母如何與子女相處,心理有創傷的子女又如何與父母和解。關於這兩點,我有自己的一些見解。

父母如何與子女相處:

1、找到與孩子性格相匹配的教育方式。

一個人的性格形成主要受三個方面影響:基因遺傳因素,成長期發育因素以及社會環境的影響因素。作為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一個孩子的天性,即孩子生來是什麼樣子的,是活潑的還是安靜的,是急躁的還是和緩的,是神經大條的還是敏感細膩的。如果是細心的父母,對這些稍加註意應該就不難判斷。

控訴父母的王猛,很明顯是一個內心很敏感、內心活動也很豐富的孩子,對這樣的孩子,父母的強硬常常會讓孩子感覺自己很弱,找不到自信。內向的孩子,父母應該多肯定並鼓勵孩子多參加社交活動,多在別人面前優勢,同時發揮他們性格中好的方面,以此來幫助孩子建立自信,而不是一味的指責、打壓和命令。

2、盡量與學校及老師的要求一致

上文中提到,王猛在萬字上文中寫了老師要求穿短褲而母親非要他穿長褲一事,在很多人看來,這件事真的不值一提,可我卻認為這件小事真的體現出了家長的「自以為是」。既然把孩子送去了學校,老師對學生的要求也並沒有出格,為什麼不讓孩子按照老師的要求做呢?為什麼要搞特殊?為什麼要讓孩子做一道「聽家長的還是聽老師的」這樣的選擇題?

我女兒上幼兒園以後,老師要求進出大門必須刷門卡,班上有個孩子的家長嫌麻煩就特別不屑這個要求,每次領了孩子就走,孩子在旁邊大喊:「還沒刷卡呢爸爸,老師讓刷卡」,他就訓斥孩子:「刷卡刷卡,有什麼好刷的,浪費時間,別聽你老師的」,孩子只好眼淚汪汪的跟著走,直到有一天開家長會,老師點名了這個家長,說孩子說了,我爸爸從來都不讓我刷卡,從這之後他才開始讓孩子刷卡。

學校是孩子學習規則和制度的好地方,如果覺得有不合理的地方,完全可以和老師做一下溝通,而不是讓孩子陷入兩難境地。

3、說服孩子時,說出感受,少命令,少訓斥

受傳統文化和社會大環境影響,不會表達感受,是我們所有人的通病,不僅僅是父母存在這樣的問題。但聰明的父母會發現,要想說服孩子,表達感受——說出擔心或恐懼比強硬的訓斥或命令要有用的多。

4,不要把孩子當做炫耀的工具

很多父母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喜歡在別人面前各種比孩子,上幼兒園的比唱歌跳舞,比畫畫鋼琴,比識字多少,比嘴巴甜不甜,上了小學以後就比學習成績,被比來比去的孩子不知道活得有多累。其實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也有自尊,不喜歡被比來比去,不喜歡被評頭論足。

06

那麼,子女如何與強硬的父母相處呢?

1,不要太玻璃心。

做子女的要明白一點,沒有完美的父母。父母不是聖人,他們也有性格上的缺陷和不足,但大部分父母是愛孩子的,儘管愛的方式不得當,但是他們的出發點確實是想為了孩子好。

性格強勢的父母,喜歡命令、訓斥、責罵孩子,可往往嘴硬心軟,孩子應該學會明白這樣一件事:說你不好,有問題,這是父母表達方式有問題,而不是你真的有問題。

太玻璃心,什麼事都太往心裡去,會活得很壓抑。學會客觀地看待問題,學會與內疚感相處,當父母對自己有過多負面評價時,試著跳出眼前的情境,以第三者的身份來看待衝突,而不是總把自己當做父母語言暴力的「受害者」。

2,愛父母,但也要學著強硬一點。

「欺軟怕硬」,雖然這樣說不好聽,但這是我們所有人的共性,父母也不例外。仔細觀察身邊的人就會發現,有很多年邁的父母總是喜歡使喚那個脾氣好的孩子,對脾氣差的孩子,他們不敢使喚甚至還怕怕的。我就認識一個大姐,她有兩個弟弟,大弟弟脾氣暴躁,家不在父母身邊,小弟弟脾氣溫和,就住在父母身邊。她說,父母特別依賴小兒子,即使大兒子在家,也要打電話讓小兒子過來換煤氣罐。

舉這個例子不是讓大家不孝順,而是孩子也要明白,父母的強硬可能是相對的,孩子前進一步,父母就可能後退一步。父母的越來越強硬,也可能是子女的越來越軟弱造成的。

對父母不合理的要求,學會拒絕並溫柔的堅持,表達出自己對父母的愛,但依然堅持自己。

3,學一些心理學

心靈上受過傷害的孩子,讀一些心理學方面的書或者參加一些相關課程對療愈創傷真的很管用。

通過那些活生生的案例,你會發現你並不孤獨,有過同樣遭遇的也不止你一個。

與劉瑜的《愛無葬身之地》一樣,台灣作家張德芬也曾寫過一篇文章講她和母親的關係,她是這樣說的:

母親把我們照顧得無微不至,真的盡心儘力地為我們付出。?可惜她小時候把我和哥哥當動物飼養(她自己說的,呵呵),不知道孩子也有情緒和心思,需要被尊重。?所以,母親是很強勢的媽媽,介入我的生活的每一個層面,沒有留下空間和尊重。

因為不快樂,張德芬走上了靈修之路,而她的母親卻是虔誠的基督徒,視別的宗教為洪水猛獸,她不僅與女兒冷戰,還經常加以嘲諷。張德芬家裡擺滿了佛像,母親要來的時候就要趕緊收起來。她說:

在讀者面前,我說我什麼都信。在媽媽面前,我說我什麼都不信。

(靈修之後)不再做一個向別人祈求「愛、贊同和肯定」的乞丐,即使那個人是我的母親。?

我試圖討好所有的人,無法做自己。?

我同時也在教導我的孩子怎麼樣跟父母說謊,欺騙他們,我以身作則得很好。?

我不敢面對母親,告訴她我很抱歉,我就是不喜歡基督教,喜歡佛教,不是好不好的問題,而是個人喜好的問題。有人喜歡吃米飯,有人喜歡吃麵食。「媽媽,你是否可以尊重我?」?

我在心底吶喊了千百遍。

她只能繼續努力,自己調整自己,直到有一次她回台灣,用溫柔的堅持,誠懇、真情地告訴媽媽:「我真的好抱歉,我就是不喜歡基督教。聖經無法吸引我,我對佛經比較有興趣。我看到佛像就開心。我對不起你,媽媽,我愛你,但是我做不到你要求我的。」

沒想到她的媽媽雖然感覺無奈,卻還是接受了她這些話。她的媽媽說:不接受又怎麼樣,我能不認你做我女兒嗎?

她說:

當我願意勇敢地面對自己在受害者牢籠裡面的受害情結時,我可以掙脫枷鎖,勇敢地展翅高飛。

想要快樂,就必須改變自己,放棄自己是受害者的想法,這是唯一的路;如果處於受害者模式,你註定餘生都要活在受害者的牢籠里。

她的建議是:接納父母本來的樣子,走出受害者牢籠,用自己的成長去影響父母,因為成長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人生課題。

想辦法與父母和解吧,愛他們,尊敬他們,即使他們不是你期待的那個樣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眼萌萌的新世界 的精彩文章:

TAG:眼萌萌的新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