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馬克思早期本體論思想發聲

為馬克思早期本體論思想發聲

馬克思本體論思想研究在學界是一個頗具爭議的話題,相關學者自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已就馬克思是否存在本體論思想以及馬克思本體論思想的具體含意等問題,展開了一系列學術論爭,可謂眾說紛紜。筆者的觀點是,馬克思本體論思想是一個動態形成的過程,具體包括馬克思博士論文的自我意識本體論、《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的感性存在本體論、《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的社會實踐本體論、《德意志意識形態》的社會生產本體論、《〈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的社會存在本體論以及《資本論》勞動本體論立場的最終確立。

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與自我意識本體論

馬克思的博士論文是其公開發表的首部哲學著作,他在這一時期繼承黑格爾「絕對理念」的唯心主義本體論思想,並展現了自我意識本體論立場。比如,馬克思在探討「原子偏斜運動」所包含的本體論思想時,特別在闡釋「原子偏斜運動」的規律時,充分展現了黑格爾式的辯證邏輯思維方式。馬克思認為,原子的運動過程就是從「直線運動」到「偏斜運動」,再到原子間的衝擊的過程,這很顯然符合黑格爾「否定之否定」的規律內涵。這一時期,馬克思一方面承受著自我意識本體論立場給其帶來的理論困惑與矛盾,包括伊壁鳩魯哲學的內在缺陷以及業已承襲的黑格爾「絕對理念」思想;另一方面,存在於馬克思內心深處的矛盾與困惑同時孕育著下一階段本體論立場開始關注現實的轉向。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

與感性存在本體論

馬克思在這一時期開始表現出對現實世界的熱切渴望與關注,展開直達政治經濟學領域的批判,這是一種包含哲學與政治經濟學的雙重批判。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確立了以「社會」為前提條件的「人—自然—社會」三位一體的感性存在本體論立場。感性存在本體論是馬克思在批判並超越黑格爾唯心主義本體論思想,繼承費爾巴哈感性原則的人本唯物主義本體論思想之後確立的。值得一提的是,馬克思的感性存在本體論賦予費爾巴哈本體論思想所不具備的新內涵:馬克思從「感性存在」出發,同時肯定感性的「人」與「自然界」的地位;馬克思在「人」與「自然」的基礎上,突出強調「社會」的前提基礎地位以及實踐對於人的積極主動作用。馬克思感性存在本體論立場的確立實現了對上一階段自我意識本體論的修正與揚棄,同時也為即將出場的社會實踐本體論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

與社會實踐本體論

作為「包含著新世界觀的天才萌芽的第一個文件」,馬克思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以下簡稱《提綱》)中確立了社會實踐本體論立場。社會實踐本體論的具體含義包括:實踐是人們獲得一切理論認知的來源;人們唯有通過實踐才能獲得現實的、感性的「人化自然」,形成人與人的社會;人們通過實踐展現的主觀能動性是實現人與環境對立統一的根本前提。筆者將《提綱》的本體論立場定義為「社會實踐本體論」而不是「實踐本體論」是有特殊用意的:這裡反映了馬克思對費爾巴哈人本唯物主義本體論展開批判,從而賦予費爾巴哈本體論思想中不了解或極少涉及的像「實踐」、「社會」這樣的內容。究其實質,社會實踐本體論既可反映馬克思在《提綱》創作時期的本體論思想發展最新動態,又可將其本體論思想區別於其他傳統本體論思想。

《德意志意識形態》

與社會生產本體論

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以下簡稱《形態》)中確立的社會生產本體論是對「現實生活」、「物質生活」致思取向的再次延續、深化。社會生產本體論立場以上一階段的社會實踐本體論為前提,但它不應被視為區別於社會實踐本體論的另一種本體論立場,而應被視為社會實踐本體論思想進一步具體深化的結果。社會生產本體論的具體含義包括:社會生產是人化自然實現歷史發展的本體論前提;社會生產是人類社會得以存在並不斷發展的本體論前提;社會生產對人的存在與發展發揮著本體作用。

《〈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

與社會存在本體論

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以下簡稱《序言》)中確立的社會存在本體論又是對上一階段社會生產本體論的再進一步展開與升華。應該說,社會存在本體論涵蓋了馬克思此前各個階段本體論立場的合理部分,是其更為宏觀、凝練、成熟的本體論思想的一種高度概括。社會存在本體論的具體含義包括:馬克思為社會存在本體論確立了唯物主義立足點;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為社會存在本體論提供理論依據;人類社會變革與發展的根本動力歸結於社會存在本體論。

思想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經歷一個循序漸進、動態形成的過程。以社會實踐本體論為開端,它既代表馬克思嶄新世界觀、本體論觀的問世,又為此後《形態》《序言》將「社會實踐」進一步升華、具體化後確立社會生產本體論、社會存在本體論打下基礎。總之,上述五個本體論立場之間的動態鏈接與深化發展均為馬克思即將問世的皇皇巨著《資本論》做好了一切理論與實際的準備。

(作者單位:中共福建省委黨校馬克思主義研究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兵團網 的精彩文章:

中國人邁進「機動時代」 汽車文化仍在路上

TAG:兵團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