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孔母講聖賢(四)大禹的故事

孔母講聖賢(四)大禹的故事

又過了幾天,孔丘等母親閑暇下來,纏著母親:「娘,能再給我講一個故事嗎?」

「好呀,」顏征在道,「娘再給你講一講大禹治水的故事。」

大禹,就是夏禹,名字叫做文命。他的父親鯀,曾經奉命治水,九年無功,被舜處死。大禹接替父親之後,召集百姓議事,徵求意見,又親自視察河道,檢討父親失敗的原因,最後做出了決策:改革父親的治水方法,變「堵」為「疏」。新的方案制定出來以後,他和眾人一道,翻山越嶺,淌河過川,拿著工具,從西向東,一路測度地形的高低,樹立標杆,規划水道。為了治水,他做出了巨大的犧牲,一點都不敢怠慢放鬆自己。父親因為治水無功而被處死,這件事情讓他時刻激勵自己,一定要取得治水成功,為此他竭盡所能將所有的可以利用的東西都投入到治水工程中。他縮減自己的生活用品,用來祭祀天地和鬼神,他充分利用器具修築溝渠,甚至將自己居室的器具拿出來使用。為了早日治水成功,他「三過家門而不入」:第一次是他與塗山氏的女子剛剛結婚,蜜月還沒有度完,他就離開了妻子,踏上了治水之路。第二次是他路過家門口,聽到妻子剛剛生產,兒子誕生,發出響亮的哭聲。可是他沒有來得及看新生的孩子一眼,就匆忙上路了。第三次是他經過家門口,他的兒子啟已經抱在母親的懷裡,揮舞小手,能叫父親的名字了。可是大禹只是遠遠地看了妻兒一眼,還是沒有停下來。正因為有不把水患徹底制服就不罷休的這股勁頭,他才用了13年的時間,開闢了無數的山,疏浚了無數的河,修築了無數的堤壩,最終使得天下的大川都流向大海,百川歸海,大功告成。他因此被舜帝選為王位繼承人。大禹即天子位,以安邑為都城,國號為夏。劃定天下為九州,收取天下的銅,鑄成了九鼎,從此成為了永久和平的象徵。

大禹治水所以能成功,傳說是得到了鬼神的幫助,而在每一處治水成功過程中,大禹也的確注意敬重鬼神,甚至他還專門為祭祀和敬重鬼神而設計了一種奇怪的步伐——禹步。當然也有人說他是因為行為于山川大地,得了足疾,因此走路的姿勢有些奇怪。但不管怎麼說,大禹以一個「敬」字而得天下:「敬天地,敬鬼神,敬蒼生」。他在治水過程中注意順從自然,採納眾人的意見。當了天子以後,生活非常地儉樸,對於百姓的心聲注意仔細地聆聽,因此成為了又一位聖君。

今天,我們講起大禹的故事,更多流傳的是「三過家門而不入」,為了事業而犧牲家庭,這似乎是今天「爸爸去哪兒了」的最早版本。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這當然是不利的。作為一個父親,大禹並不能算是成功的。他自己就有一個不太成功的父親。所以在如何做父親這件事情上,他是沒有榜樣的,自然也就沒有經驗。

這裡我們必須要提到大禹的妻子塗山氏。塗山氏的名字叫做女嬌,在大禹三十歲的時候嫁給了他。那時候大禹是上門女婿,和塗山氏的婚姻也有著部族聯姻的成分。婚後三天大禹就離開去治水了。日日夜夜思念大禹的女嬌,對著月亮吟唱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首情歌:「候人兮猗!」第二次大禹回來是兒子啟的出生,大禹只看了一眼在女嬌懷裡抱著的孩子就離開了。此後撫育兒子的工作就由女嬌一手承擔。這是一位有著極高音樂才華的母親,用她的歌聲給兒子做了最早的啟蒙。啟後來也是一位音樂高手。但女嬌更是一位智慧的母親。她在和大禹商量如何治水的時候,就給大禹提過建議:「水之性陰,故趨下。宜順其性分流。」這大概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對水的認識,後來大禹治水改堵為疏,一舉成功。塗山氏將對水性的這種認識,傳授給了兒子,夏啟觀察水性,悟出了很多道理,尤其懂得了如何聚攏天下的人心。最終在父親大禹去世後,本來王位要禪讓給伯益的,啟卻在眾人的擁護下發動了奪位之戰,並成為了最終的戰勝者,建立了夏王朝,顯赫四百年。

當然,善於利用人性的夏啟,最終還是被人性的滾滾洪流吞噬,留下了毀譽參半的聲名。

林鋒,作家,商業文化、企業文化學者。《企業文化》雜誌社副主編。2017年7月由紅旗出版社推出其歷時三年精心創作的《孔母顏征在》,受到廣大女性讀者尤其是媽媽們的好評和熱捧,堪稱為「中華教子第一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哪些是90年代流行的卻又消失的
什麼是HIIT、TABATA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