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華文明源頭,應該從炎帝時期開始計算

中華文明源頭,應該從炎帝時期開始計算

良渚文明考古發現,距今已有5000餘年,屬於中國目前發現的最早文明遺址,成為中華文明5000年的有力證據。但是,我們不得不提防有好事者,尤其是那些域外好事者,斤斤計較咬文嚼字,會提出:「如果將良渚文明作為中華文明的源頭,那麼,中國古代史將要全面改寫」或者「中華文明5000年從哪裡開始計算?是從黃帝開始,還是從良渚開始?」、「黃帝或炎黃,和良渚文明有啥關係」等一些列貌似荒謬的問題,一旦回答不好,就會鬧出尷尬場面。杞人憂天未雨綢繆,外行善於搞熱鬧,故寫成此文,以供參考:

一、中華文明歷史,不能從黃帝(或炎黃交替)時期開始計算,而是應該上溯到炎帝時期

我們現在說的5000歷史,其實都是從黃帝開始計算或推算的,最早提出的是「5000年歷史」口號,應該是在辛亥革命孫中山擔任臨時大總統,曾通電各省以黃帝紀元4609年為中華民國元年,推算公元1911年就是黃帝紀年4609年,確定黃帝在公元前2689年。計算的主要依據是北宋邵雍《皇極經世書》、晉代皇甫謐的《帝王世紀》等古籍,推算出黃帝距今4609年(算到1911年為止),於是有了一個5000年的約數,產生了籠統的中華文明5000年的說法。

一個問題就凸顯了:如果認定黃帝或黃帝文明是中華文明的源頭,那麼,即使認定存在黃帝,即使認定當時的計算是準確的,那黃帝距今也只有4716年(算到公元2018年),而現在考古發現的良渚文明距今5000年、甚至超過了5000年,換言之,良渚文明早於黃帝文明了,那兩者之間如何解釋呢或自圓其說呢?

1、是早期的良渚文明孕育了後生代的黃帝文明?如果這樣,那中國古代歷史將要被徹底改寫,甚至被推翻。

2、是後生代的黃帝文明吸收了早期的良渚文明?如果這樣,那良渚文明充其量只是中華文明的支流,支流不能代表主流幹流。

3、良渚文明和黃帝文明之間存在「斷代」或「真空代」?如果是這樣,那中華黃帝文明與良渚文明之間沒有直接繼承或承接關係,最多屬於「隔代繼承」,甚至是「沒有繼承關係」,那就更加麻煩了,就好比「目前埃及這個國家」與「古代尼羅河文明」是沒有繼承關係的,「目前印度這個國家」和「古代恆河文明」是沒有繼承關係的,「美國的文明史」與「印第安人或瑪雅人的文明史」是沒有繼承關係的。如果要去求證黃帝文明與良渚文明之間的繼承承接關係,那工作量實在太大了,連黃帝都沒有找到,一切都只能紙上談兵,只能望紙興嘆。

而要解決可能發生的問題,那就要按照我呼籲的:「中華文明5000年的起源,不能再按照昔日孫中山他們從黃帝開始起算,而是至少要從炎帝時期開始起算」。我個人認為,在黃帝時期之前,存在著「炎帝時代」,中華文明的源頭,至少要從炎帝時期開始計算推算,那樣的話,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二、《史記》已經暗示:在黃帝時期之前,存在著「炎帝時期」或「炎帝時代」。

《史記 五帝本紀》中的五帝,是從黃帝開始計算的,即「黃帝、帝顓頊、帝嚳、帝堯、帝舜」,在「帝嚳」、「帝堯」之間有過一個極其短暫的「帝摯」,一筆帶過的,而最後的「大禹」,不屬於「五帝」而歸屬於《夏本紀》。而黃帝之前的「炎帝」,也不屬於「五帝」。

《五帝本紀》開篇(第二段)這樣寫的:「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征。於是軒轅乃慣用干戈,以征不享,諸侯咸來賓從。而蚩尤最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咸歸軒轅」。

我是這樣理解的:軒轅氏(公孫軒轅)早期,只是天子炎帝的一個諸侯國,作為天下共主的天子炎帝已經衰敗,諸侯國不聽炎帝的號令,還相互發生戰爭,炎帝也無力教訓這些下屬諸侯國,「弗能征」,尤其是這個「征」字,是「上伐下也」(《孟子》),從這個「征」字,側面反映了炎帝和諸侯國之間的上下級關係,炎帝屬於「天下共主」或「天子」,後來軒轅氏(公孫軒轅)發憤圖強,成為強勢部落,成為諸侯國中的霸主,代表炎帝替天行道,「以征不享,諸侯咸來賓從」,用的也是「征」字,表明軒轅氏(公孫軒轅)是代表炎帝的,代表天子以征討諸侯,除了「莫能伐」的蚩尤諸侯國外,其他諸侯國又逐漸服從炎帝的領導,但這個(末代)炎帝,不僅自己軟弱無能,還想仗著諸侯國霸主軒轅氏(公孫軒轅)的威勢欺壓那些重新歸順的諸侯國,那些諸侯國就不滿意了,全部暗中歸順諸侯國霸主軒轅氏(公孫軒轅),最後,炎帝和軒轅氏(公孫軒轅)「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軒轅氏(公孫軒轅)戰勝炎帝,「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炎帝屬「火」,土克火,所以軒轅氏改成「土」,公孫軒轅被尊帝號為「黃帝」,炎帝時代結束了,黃帝時代開始了。這樣的描述,與春秋時期的周天子與各諸侯國、春秋五霸之間的關係,極為相似,也容易理解。

按照《史記》這樣的描寫,可以推測,在黃帝軒轅氏之前,是炎帝(神農氏)擔任「天下共主」的,而且華夏大地還有許許多多的「諸侯國」,軒轅氏黃帝只是其中之一。

那就又有一個疑問:是一個炎帝(神農氏)就創建了「天子+諸侯國」這樣的形式,還是有幾代炎帝創建的呢?

「天子+諸侯國」的分封制形式一直到周朝為止。如果一個炎帝就開創了「天子+諸侯國」的分封制形式,那這個炎帝絕對居功甚偉了,但反過來講,這個炎帝也實在太不行了,既是「分封制」開山鼻祖又是「亡國之君」,才區區一代就被黃帝取代,從火德變成土德,比秦始皇、隋文帝還要不幸,是歷史上最短命的「大一統的天子」,這樣的落差實在太大,似乎也不太現實。

我按照古籍認為:「炎帝」,其是一個統一的稱號或帝號,傳承了好幾代,天子都叫做「炎帝」,而不是單獨指一個炎帝,黃帝打敗的,可能是最後一位在位的炎帝,也就是「末代炎帝」,在黃帝公孫軒轅之前,有一個時代,就是「炎帝時代」

中國現存的一些古籍中,最早真正有「帝號」的,應該始於「炎帝」,在炎帝之前,都是以「氏」來表示,或表示「帝某某」,並沒有「明確的帝號」。

《帝王世紀》記載的,炎帝之前,燧人氏之後,有十五代的「氏」,即庖犧氏(後人稱:伏羲氏)、女媧氏、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驪連氏、赫胥氏、尊盧氏、混沌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陰康氏、無懷氏等,只是有時候在他們前面加一個「帝」,但沒有完整統一的「帝號」。直到最後「神農氏」(或神農氏部落)取而代之,是「以火承木」,稱為「炎帝」,所謂的「以火承木」,其實就是「火克木」,其實是改朝換代而不是承續關係,後來的黃帝則屬於「土克火」,這才就有完整的「帝號」,帝號就叫做「炎帝」,而不是簡單地籠統的稱之為「帝某某」了。

炎帝這個帝號傳承了幾代呢?按照《帝王世紀》等記載,應該是傳了九代,也就是有九代炎帝,即「神農、帝魁、帝承、帝明、帝直、帝氂、帝哀、帝克、帝榆罔」等九代,一共傳位五百三十年,最後一任炎帝名字叫「榆罔」,是被軒轅氏取代了,「炎帝」這個帝號被取消,改成一個新的帝號:「黃帝」,而公孫軒轅,就成為了第一代「黃帝」,開創了「黃帝時代」,「黃帝時代」一共傳承五代,直到玄孫大禹建立夏朝。

三、中華文明為何要從炎帝時期開始計算呢?

1、倘若黃帝距今4700年,再加上前面的炎帝時期530年,中華文明就有至少5230年了,比前面提到的良渚文明還要早。

2、「炎帝」,是天下共主的一個「帝號」,不是單指某一個人,是一個傳承有序的「帝號」,是區別於「諸侯國」而言的,說明在「諸侯國」之上,有了一個「天下共主」的天子,統一的帝號就叫做「炎帝」。

3、開始使用明確的「帝」號,有可能表明,在各個諸侯國或原先屬於比較分散的諸侯國,變成「天子+諸侯國」的分封制形式,各諸侯國至少名義上歸屬於炎帝統一管轄,形成了完整的政權等級體系,也是文明形成的重要標誌。

4、良渚文明所在地,屬於「故揚州」,中華九州之一的揚州,江浙一帶,它所在地的諸侯國或地域,必定尊奉「炎帝」為天子,因此,良渚文明屬於「炎帝文明」的一部分,也是中華文明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四、重新劃分中國遠古(古代)歷史

我是這樣重新劃分中國遠古歷史的:

1、城邦制時期:從伏羲氏開始,或許傳承了十五代,終止於「炎帝」,沒有明確統一的「帝號」,習慣性稱之為「帝某某」

燧人氏之前,中國大地可能還是部落制,到了燧人氏時期,中華大地開始出現「城」或「城邦」。燧人氏之後,中華大地實行的可能是「城邦制」,強大的城邦,則可以號令其他城邦,弱小城邦服從強大的城邦,猶如早期希臘城邦制中的「斯巴達」、「雅典」。中國的城邦制,首先強大的代表性城邦是「燧人氏」,之後至少延續十五代,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庖犧氏(後人稱:伏羲氏)、女媧氏、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驪連氏、赫胥氏、尊盧氏、混沌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陰康氏、無懷氏等。這些代表性的強大城邦應該都屬於「燧人氏」,在此期間,也會有其他的城邦曇花一現的強大一下,但都未能成為有持續性的、傳承性的強大城邦;

2、從炎帝開始,變成「天子+諸侯國」的分封制,只採用統一的「帝」號,沒有採用「國號」,主要經歷「炎帝時代」、「黃帝時代」

在城邦制的後期,神農氏強大,取代了「燧人氏後裔」,成為了城邦中的霸主,並且改變原先的城邦制,變成了「天子+諸侯國」形式,創建了分封制,以統一的「帝」號來代表天子身份,而區別於其他的下屬諸侯國,最早的帝號就是「炎帝」,使用這個「炎帝」帝號的,前後一共是子孫九代人,歷時530年。

炎帝其實只是一個帝號,後面的黃帝,其實也是如此,軒轅氏(即公孫軒轅)取代末代炎帝榆罔,取消「榆罔」的帝號「炎帝」,自己變成新的「帝」,成為各個諸侯國的天子、天下共主,帝號就是叫「黃帝」,黃帝其實就是帝號,和炎帝一樣,不僅僅代表公孫軒轅一個人,否則的話,那黃帝後面的另外四個「帝」,就沒有「帝號」了,豈不是笑話了,其實他們都應該叫做「黃帝」,他們的帝號是一樣的,黃帝時期,一共傳承五代,故稱「五帝」,帝號都是「黃帝」,後人可能為了區別開山鼻祖第一任黃帝公孫軒轅,就只能私下取消他們的帝號,簡稱為「帝」,代之為:帝顓頊、帝嚳、帝堯、帝舜。

3、大禹開始,使用「國號」,模糊了「帝號」,只能採用「帝某某」稱謂,繼續沿用「炎黃」兩個時代的「天子+諸侯國」的形式,主要經歷「夏」、「商」兩代

《史記 夏本紀》明確記載「(大)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國號曰「夏後」」,也就是建立了「夏朝」,這應該是史書中第一次出現「國號」,但是,有了「國號」卻忘了「帝號」,沒有統一的「帝號」,歷代繼承人,只是冠名為「帝某某」,商朝也是如此。

4、周朝開始,使用「國號」+「帝號(謚號或廟號)」混合型,繼續沿用「天子+諸侯國」的分封制形式

從周朝開始,有了我們熟知的文王、武王、跑到昆崙山的穆王、烽火戲諸侯的幽王等,具體姓名倒是可能記不住了,只能記得他們的「帝號」。「周」是國號,文王、武王等屬於「帝號」,於是每代天子都有自己的「帝號」,不像「夏、商」兩代的天子,只稱為「帝某某」,雖然各代周天子的帝號,大都是「謚號」或「廟號」。但從此以後,中國曆朝歷代,就沿用了「國號+帝號(謚號或廟號)」的形式,直到清朝終止。

綜上所述,作為一個來添麻煩的外行,為了完整證明中華文明5000年以上歷史,為了證明良渚文明屬於中華文明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呼籲:將中華文明歷史,從炎帝時期開始計算。也呼籲考古專家、歷史專家們,風物長宜放眼量,不要拘泥於百年前提出的黃帝5000年,大踏步跳躍式前進,直接從炎帝下手研究,更能符合時代的要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邊緣漫步者 的精彩文章:

土豪:花錢認兄弟,花錢當皇帝,花錢找叔叔
望子成龍:生子當如孫仲謀、生子當如扎蘭丁

TAG:邊緣漫步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