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習主席,「北疆衛士」向您報告

習主席,「北疆衛士」向您報告

地處中蒙邊境的內蒙古阿爾山,蒙語意為「熱的聖水」。隆冬的阿爾山,冰雪覆蓋,天寒地凍,最低氣溫達零下50攝氏度。北部戰區陸軍某邊防旅三角山邊防連(原為內蒙古軍區某邊防團一連)就駐守在這裡。4年前,也是這樣一個滴水成冰的隆冬,習近平主席親臨這個連隊視察,給駐守邊防一線的官兵們帶來了巨大的溫暖。春節前夕,本刊記者走進三角山邊防連,登上雪山哨所,探訪了這群可敬可愛的「北疆衛士」。

春暉萬里沐邊關,無限深情暖兵心。時間回溯到2014年1月26日。這一天,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身著寒區迷彩作訓大衣,冒著凜冽的寒風,踏著厚厚的積雪,來到三角山邊防連,親切看望戍邊官兵,並送去誠摯問候和新春祝福。

統帥挂念士兵,士兵想念統帥。轉眼間4年過去了,習主席的親切關懷就像一股股暖泉,滋潤和溫暖著邊防官兵的心田,激勵著他們一心向黨、精忠報國,紮根北疆、默默奉獻。

「我們一定牢記主席囑託,紮根邊疆建功,誓死守好祖國北大門。」

情景再現:那一天,習近平主席頂風冒雪,走巡邏線路,登觀察哨所,進戰士宿舍。他在與全連官兵合影留念後說道:「你們戰天鬥地,爬冰卧雪,戍守邊關,確實很不容易,體現了邊防軍人的報國情懷和奉獻精神。有你們站崗放哨,全國人民都覺得很踏實!」次年2月16日,習主席又專門給該連官兵回信,勉勵他們大力弘揚「北疆衛士」精神,推動強軍目標在邊防連隊落地生根,為築牢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再立新功。

高慧鋒(北部戰區陸軍某邊防旅政治委員)講述:2014年3月,得知要來習主席視察過的邊防部隊履新時,我深感光榮和驕傲。上任後,我第一時間來到三角山邊防連,來到國門口岸。沿著主席視察時的路線,登上哨所,走到相思樹下……回到團部,我突發奇想,將激動的心緒化作歌詞,用歌聲留住感動、銘記榮光。於是,由我作詞,由戰士李青峰作曲,共同創作了一首歌曲《主席來到我身旁》。此歌一出,深受官兵喜愛,很快在官兵中傳唱開來。

「興安嶺穿上潔白的衣裳,緊握鋼槍守衛著北疆,九天祥雲飄落在哨所,主席來到我身旁。啊,這一天不尋常,熱血暖胸膛,年輕的心靈充滿著美麗的夢想;啊,這一天精神爽,萬里好風光,祖國祖國我為你放哨站崗……」每次唱起這首歌,主席的和藹面龐,總會出現在我們的腦海;主席的殷切囑託,便會回蕩在我們的耳畔。

身處邊關,一心向黨。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後,全旅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將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與學習習主席視察連隊時的重要講話和回信精神相結合,將學習成果轉化為官兵聽黨話、跟黨走的堅定信念,轉化為官兵精武強能、衛國戍邊的力量源泉。

寶林(時任三角山邊防連連長,現任某邊防旅一營營長)講述:我清晰地記得,在連隊食堂陪同習主席用餐時,主席親切地問我:「你是不是蒙古族?」我激動地回答:「是!」主席又問:「結婚了沒有?」我答:「結了,孩子已經4個月了!」主席又微笑地問:「男孩?還是女孩啊?」我回答:「女孩!」主席微笑著輕輕地拍著我的肩膀說:「女孩好啊!」當時感覺,主席就像慈祥的長輩跟我嘮著家常,是那麼親切、那麼溫和,頓時一股暖流暖遍了我的全身。4年過去了,主席的關懷始終溫暖著我、激勵著我……

如今,我已離開三角山邊防連,當上了營長。前不久,主席向全軍發布訓令後,我們全營按照旅黨委的統一部署,聞令而動,貼近實戰,大抓訓練,迅速掀起「學訓令、勵精兵」活動,目光向打贏聚焦,工作向守邊聚力。隨著信息化裝備列裝和偵察手段進步,邊防連隊依託「邊防監控系統」、「戰場偵察電視」等平台,有力提升了科技化控邊水平。我們可以自豪地說:「請習主席放心!請全國人民放心!邊關有我,祖國安寧!」

記者手記:深深關愛暖兵心,殷殷囑託勵三軍。最高統帥與基層官兵心心相印,黨中央、中央軍委和三軍將士息息相通。習主席的諄諄教誨,已成為廣大官兵強軍興軍的巨大動力;習主席的深情厚愛,已匯聚起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磅礴力量。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讓黨旗在雪域邊關高高飄揚。」

情景再現:在連隊營院內,習主席在接見全連官兵時指出:作為新時代戍邊軍人,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大家要深入學習貫徹強軍目標,抓好思想政治建設,堅定理想信念,弘揚「北疆衛士」精神,堅決聽黨的話、跟黨走,矢志紮根邊防、守衛邊防、建功邊防。

竇虹杉(三角山邊防連政治指導員)講述:「聽黨的話、跟黨走,矢志紮根邊防,守衛邊防,建功邊防」,這是習主席當時對我們連提出的殷切期望。當時我並不在場,但我從電視里目睹了主席視察連隊的場景。那時我就想:若能到這個連隊工作,那該是多麼光榮的一件事。

做夢也沒想到,我的願望實現了。2016年7月,我被組織調整到三角山邊防連擔任指導員。得知消息的那一天,我激動得一夜沒睡著覺。深夜,我從網上搜索重溫了主席視察連隊時的重要指示。那時,我在興奮的同時,也感到壓力很大。

按照主席指示,我們帶領全連官兵學習主席講話,領悟主席關懷,在主席思想的指引下建連育人。連隊黨支部建設不斷加強,連隊全面建設穩步提升,榮立了集體二等功。連隊黨支部被陸軍黨委表彰為「先進基層黨組織」,連隊團支部被共青團中央表彰為「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

邏途中,「北疆衛士」重溫入黨誓詞。  孫進軍攝

4年來,連隊建設發生了巨大變化:智能溫室大棚落戶邊關一線,無人監控前端架設陣地前沿,百公里巡邏路通暢平坦。連隊還先後建起了來隊家屬房,打了飲水井,裝了凈水設備……如今,連隊處處溫暖如春,官兵個個生龍活虎。

戍守邊關,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和連長賈明山一定帶領全連官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讓黨旗在祖國的北疆邊關高高飄揚。同時,也由衷地盼望敬愛的習主席再來我們邊防連,看看如鐵的邊關,看看如畫的北疆,看看這群忠誠於黨的戍邊官兵!

記者手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名幹部就是一個先鋒,一名士兵就是一座界碑。只要我們堅持黨建引領、精武強能、思戰備戰,把黨組織建設搞堅強,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實處,就一定能鍛造出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時代革命軍人。

「弘揚『北疆衛士』精神,爭做『習主席的好戰士』。」

情景再現:茫茫雪原,朔氣逼人,冰冷刺骨。習主席乘坐的車沿著邊防連的巡邏路一路前行,在離國界線2.5公里的地段,遠遠看到一隊官兵駕駛摩托雪橇在冰雪路上巡邏。習主席吩咐就近停車。下車後,他踩著厚厚的積雪向官兵走去。看到官兵們的臉上、眉毛上和防寒面罩滿是霜花,習主席關切地噓寒問暖,並稱讚說:「你們戰風雪、斗嚴寒,穿行在林海雪原,巡邏在邊防線上,我很受感動。大家辛苦了,祖國和人民感謝你們!」

楊洪(三角山邊防連戰鬥四班班長)講述:那次巡邏,讓我永生難忘。我們做夢也沒想到,一次平常的巡邏,能遇到敬愛的習主席。儘管已過去4年,當時那動人的場景仍歷歷在目,回想起來內心依然很激動。

戰友們經常談起:習主席日理萬機、政務繁忙,還惦記我們這麼偏遠的一個邊防小連隊,還這麼關心我們這些普通士兵。大家紛紛表示:只有站好崗、放好哨、守好邊,當好「習主席的好戰士」,才能對得起主席的親切關懷,才能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楊洪!拼一把,相信自己!你代表的可不是你自己,而是習主席曾經視察過的連隊,不能給連隊丟臉。加油!」在一次上級比武的極限體能項目比賽中,幾乎虛脫的我,獲得了這個項目的第二名。當時我想:我不能輸,我是習主席接見過的士兵。

2016年11月30日,經黨組織批准,我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是黨員,就一定要當先鋒。哨所控邊更多考驗的是觀察識別能力,我努力練就提升自己的「鷹眼」本領,發揮好黨員模範作用,和戰友們及時防範、發現、處理邊境異常情況。界碑是國家的象徵,也是邊防戰士心中最神聖的標誌。天寒地凍的風雪巡邏路上,只要是向著界碑前進,我就渾身充滿力量。還記得一次巡邏,冒著零下40多攝氏度的嚴寒,踏著沒膝的積雪,我們艱難前進在巡邏路上,每前進一步,都像是在雪海里「游泳」,一個不小心,整個人就跌入冰窟。當我們幾乎是爬著到達界碑時,所有戰友都癱倒在地。

「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寒風裡,界碑前,帶隊的連長賈明山拿出黨旗,帶領我們重溫入黨誓詞,那錚錚誓言久久回蕩在冰峰雪谷。

雪邊關,官兵們艱難地跋涉在巡邏路上。 孫進軍攝

記者手記:主席囑託胸中裝,黨員職責心中記。冰天雪地里,年輕的士兵忘記了冬日的嚴寒,忘記了巡邏的艱辛。林海雪原里,他們是堅不可摧的鋼鐵戰士,是堅如磐石的戰鬥堡壘,是克敵制勝的光榮集體。面對統帥關懷和神聖使命,他們心中只有一個信念:握緊手中鋼槍,勇擔戍邊使命!

「我要回到邊關,繼續為祖國站崗放哨。」

情景再現:2014年1月26日上午11時許,習主席沿著58級陡峭的台階,登上海拔1000多米的三角山哨所。「尊敬的習主席,我們正在執勤觀察,請指示!哨兵張偉、郝志揚。」走進哨樓,執勤哨兵向習主席報告。習主席一邊與他們一一握手,一邊面帶微笑地說:「我來看看你們,你們辛苦了!」習主席仔細察看執勤設施和內務裝置,在觀察登記本上籤下名字。他動情地對執勤哨兵說:「今天,我和你們一起執勤站崗。」

張偉(原為三角山邊防連戰士,現為北部戰區陸軍某邊防旅一營三連排長)講述:2014年1月26日,是我這一生最難忘的日子。那天,習主席來到我們身旁。當時我正在哨所執勤,習主席走過來,摸著我的衣領,為我整理裝具,親切地對我說:「今天,我和你們一起執勤站崗。」那一刻,我覺得主席就像我的父親一樣親切、溫和。

當年,因表現突出立了二等功,被組織舉薦為保送入學提干對象,但最終卻因自己擔任班長時限不足而遺憾落第。那幾天,我的情緒低落到了極點。其間,領導、戰友、家人不停地安慰我。3天後,我照常登上哨樓執勤。當看到與習主席的合影時,我心想:我戰鬥在習主席視察過的連隊,我是習主席接見過的士兵,我不能被一點點挫折擊倒!很快,我又以昂揚的精神狀態投入到訓練和執勤中。那年春天,連隊管段突發火情,時值風季,火勢迅速蔓延,當時我正擔負連隊值班任務。接到連長命令後,我帶著戰友們迅速趕到火場。大火借著風勢躥得有樹那麼高,而附近又有變電站和彈藥庫,情況十分危急。「這可咋辦?」大家都有點懵了。「是黨員的,跟我上!」我大喊一聲,拎起滅火器沖向前去,戰友們也迅速跟上來,一起將大火撲滅。年底,我榮獲了內蒙古軍區「北疆衛士」金質獎章。2015年,我如願實現了自己的夢想,被推薦保送到軍事交通學院深造。訓練場上,我加鋼淬火、揮汗如雨,過彈坑路、穿S型桿、騎雙軌橋樣樣技術過硬;課堂上,我對知識的汲取無限渴望,16門課程全部優秀。畢業時,我又主動要求回到阿爾山的邊防連隊,繼續紮根邊疆建功立業。

記者手記:誰說邊關不留人,飛走的鳳凰又還巢。只有深知肩負保家衛國的責任,懂得一家不圓萬家圓的道理,戰士們才能把想念和牽掛深埋心底,心甘情願在萬家燈火時,伴著孤獨寂寞巡邏風雪邊關。習主席那一句「我和你們一起執勤站崗」,不僅是對戰士們的殷殷關愛,更是對戰士們熱愛邊疆、紮根邊疆、守衛邊疆的奉獻精神的嘉勉。

「主席的關懷,永遠是我人生道路上的前進動力。」

情景再現:在三角山哨所的一棵樟子松前,時任連隊指導員王磊向習主席彙報了「相思樹」的故事。30多年前,老連長李相恩在帶隊巡邏途中突遇山洪,為營救戰友壯烈犧牲。第二年,他的妻子郭鳳榮抱著兩歲的兒子李心,來到哨所栽下這棵「相思樹」,把心中的思念永遠留在祖國邊關。聽完故事,習主席十分感動,囑咐隨行的當地領導說:「要照顧好烈士的親屬子女。」

李心(老連長李相恩之子,現為內蒙古興安盟行政公署辦公室幹部)講述:我的父親李相恩,生於1955年,1976年參軍,1979年入黨。在一次巡邏途中,時任連長的他,為營救戰友不幸被湍急的河水沖走,將生命永遠定格在了28歲。

我雖然從小失去父親、缺少父愛,但我始終為我有一位英雄父親而自豪,從小立志要做一個像父親一樣的人。主席的關懷,又把我的思緒拉回到30多年前……

1984年初夏的一天,父親李相恩帶領巡邏官兵行至哈拉哈河時,戰士楊白依拉一不小心滑入咆哮的洪水中。危急關頭,父親縱身跳入河中,冒死搶救戰友。後來,戰友得救了,父親卻被洪水捲走。戰友們搜救了4天4夜,哭紅了眼睛,喊破了嗓子,累癱了雙腿,也沒能找回父親。母親聞訊後,抱著我連夜趕往連隊,坐在哈拉哈河邊守望了3天3夜……

第二年春天,母親又一次來到連隊,登上哨所最高處,一捧土,一行淚,栽下了一棵樟子松。從此,這棵樹就像一名痴情的少婦,日夜佇立在山頂,呼喚著丈夫歸來……

打我記事起,就聽母親說,我的父親熱愛學習,勤於鑽研,寫得一手好字。父親犧牲後,母親從部隊帶回來的遺物中最多的,是各類書籍與學習筆記。雖然遺失較多,但仍可裝滿一個書櫃。

父母婚後一直兩地分居,父親為國戍邊,母親在烏蘭浩特市的銀行上班。因當時交通不便,從阿爾山到烏蘭浩特需要一整天時間,兩人聚少離多,多用書信溝通。父親犧牲後,母親將所有信件視為寶貝,精心珍藏。她雖去世多年,這些信件我至今仍然保留著。每當遇到挫折和困難時,我都會拿出來讀讀,從中尋求慰藉和力量。

父親犧牲後,母親每個月只有60元工資,生活十分拮据。她既要贍養公婆,又要撫養我,含辛茹苦,卻從不叫苦。無論多困難,從未向組織張過口、伸過手。為了堅守與父親的忠貞愛情,母親終生未再嫁。不幸的是,2010年9月,母親被查出肝癌晚期,不久後便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彌留之際,她含著淚拉著我的手說:「我死後,把我的骨灰撒入哈拉哈河,我要永遠陪著你爸爸……」

在哈拉哈河岸邊,部隊為母親舉辦了追悼儀式。按照母親的遺願,我親手將母親的骨灰撒入河中。站在河邊,我滿臉熱淚,我朝著奔騰的河流大聲喊道:「爸爸,媽媽陪您來了。從此,您和媽媽永不分離!」

多年來,無論是部隊還是地方政府,都給予了我們家無微不至的關懷,我們時刻能夠感受到黨和國家的溫暖。4年前,在習主席的親切關懷下,興安盟的領導又專門來到我的家中慰問。當了解到我和愛人兩地分居時,便把我從阿爾山市調到興安盟行政公署辦公室工作,解決了困擾我們家庭的這一難題。

主席的關懷,永遠是我人生道路上的前進動力。我們全家都將牢記主席關懷,永遠信黨、愛黨、跟黨走,愛崗敬業、踏實工作,努力做一個讓組織放心、對社會有用的人。

記者手記:沒有真感情,何來好作風。習主席教導我們:一名黨員領導幹部,若不深入基層,不深入群眾,腳不沾泥土,耳不聞民聲,就不可能贏得信任,不可能樹立威信,更不可能形成「生死相依,同舟共濟」的戰鬥合力。

本刊記者孫進軍(右三)和趙瑞熙(左三)跟隨官兵巡邏至國門前。 郭永峰攝

(本刊記者孫進軍趙瑞熙通訊員郭永峰)

(據《黨建》雜誌2018年第2期)

轉載請標註來源:黨建網微平台

總監製/崔海教 責編/劉文韜 編輯/王慧 製作/溫婉茹

覺得不錯,請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黨建雜誌社 的精彩文章:

周恩來生命的最後時光

TAG:黨建雜誌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