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源遠流長的龔弘家族之龔錫爵篇

源遠流長的龔弘家族之龔錫爵篇

關注嘉博,獲得更多活動資訊

【吳中閥閱,疁城冠冕】

源遠流長的龔弘家族

龔 氏

是嘉定最早、綿延最長、人才最盛、影響最大的望族之一,堪稱疁城望族之冠冕,不僅在本縣少有匹敵, 即使與其他吳中閥閱世家相比,也毫不遜色。龔氏興於南唐,在宋代已有「江南無二」的美譽;元代因不事異族而絕意仕進,隱居農野;明代中後期再次崛起, 得以中興;明清易代之際,龔氏因參加嘉定抗清鬥爭而元氣大傷;入清後子孫寂寂無名,散落於茫茫人海,可能是出於同元代相似的原因。

據《疁城龔氏族譜》記載,嘉定龔氏的始祖是南唐時期的福建邵武人龔質美。其子龔愈遷居江西鍾陵,是南唐李氏集團的核心人物之一,仕至太子太傅, 加上柱國,封越國公,可謂位極人臣。龔愈次子龔慎儀先後任南唐禮部郎中、給事中、歙州刺史。入宋後,龔慎儀次子龔識徙居蘇州,於北宋端拱元年(998) 中進士,歷任殿中侍御史、平江軍節度副使。龔識是北宋蘇州地區的第一名進士,同時也開創了其家族以科第晉身的先河,其後陸續獲得進士功名的有其堂弟龔緯、龔紀,其子龔會元、龔宗元, 其孫龔況,曾孫龔明之,明代又有龔明之八世孫龔弘、龔弘玄孫龔錫爵、龔弘曾侄孫陸文獻(因養於姨父家,遂蒙其姓),共計十一人(如從正式落籍嘉定地區的龔宗元開始算起,也有七人之多)。此外,還有宋武舉人龔天定(龔明之孫), 明舉人龔有成、龔用圓(龔弘曾侄孫)。宗族科甲之盛,在嘉定古代史上無出其右者。龔氏子孫處則為端士,出則為良吏, 他們的嘉言懿行遍載於蘇州、崑山、嘉定等地的歷代志書中,後文將擇要介紹, 茲不一一列舉。不僅如此,他們還是地方公共事業的創建者或襄助者:龔天定創建了嘉定歷史上第一座書院——北府書院;明末嘉定折漕運動中,時任刑科給事中的陸文獻向朝廷和戶部陳明利害, 消除了他們的疑慮和猶豫,最終使嘉定地區的糧食稅永折為貨幣稅,簡化了納稅流程,減輕了農民的負擔(因嘉定明中期以後盛產棉花,而稻米種植面積相對較少,口糧尚需從外地買入,若繳納糧食稅,往往要以棉織布,以布易銀, 以銀買米,以米完稅,程序繁瑣,而且遭受重重盤剝),為後人嘖嘖稱讚。順治二年(1645),清軍兵臨嘉定,龔用圓協助侯峒曾、黃淳耀興兵抵抗,主守南門, 做了殊死鬥爭,兵敗後與弟侄六人一同殉節,展現了抱忠守義的高風亮節,可歌可泣。

04

嘉定望族:龔弘家族— 龔錫爵篇

龔錫爵(1550—1617),字汝修,號石岩,龔弘玄孫。

龔錫爵像

少時家遭劇變,父龔可學為惡奴所害,時錫爵方五歲,惡奴欲除之而後快,義僕李崧背著他逃往金壇,投奔其舅沈兆,舅撫之如己子。十九歲時,舅「出積年余租並親友饋遺付之」(光緒《嘉定縣誌》卷十八《沈兆傳》),命其歸鄉自立門戶。

萬曆二年(1574)中進士,時年僅二十五歲,可謂少年得志。同年授江西永新縣令,任職三載,得到士民的一致愛戴。

乾隆《永新縣誌》卷三《龔錫爵傳》云:

為令三年,政順民心,城堞、廩庫、學宮、忠孝義烈(祠)、四相祠次第飭治。時直指公(御史)有「冰清玉潤」之薦, 因於署作堂,題曰「冰玉」,以自省。暇與邑士大夫修縣誌,考稽詳核。今百餘年遺事可考,公即邑之文獻也。

龔錫爵主持編寫的萬曆《永新縣誌》至今仍然存世,主纂者還有永新籍名人、官至南京禮部尚書的尹台,並且二人之間還有一段發人深省的恩怨波折。

唐時升《明資善大夫廣西承宣布政使司右布政使龔公(錫爵)墓志銘》(《疁城龔氏族譜》卷三)載:

(永新)縣有尹尚書(台),門生故舊遍中外。其子多不法,橫恣里中。縣令視事,家奴環立堂上,一事不如意, 輒紛然誶語,前令莫可誰何。公逮系議罪, 罪有至重辟者。尹為請,不能得,則以蜚語入京師要人,而永新政聲在輦轂下, 卒莫能動。無何,尹病且死,更以子孫為托。已而,兄弟鬩斗,公卒調護之,諸公稱焉。

明 潘季馴 《潘司空奏疏》 影印版

從中可以看出龔錫爵不畏強御的執法精神,也能看出他以德報怨的寬厚品格,從而為初涉官場的他贏得了不凡的政績和良好的口碑。得到「千古治河第一人」、時任江西巡撫的潘季馴的讚賞, 為他寫下這樣的評語和薦語:「永新縣知縣龔錫爵清修雅志,明練長才,廢墜舉而百務改觀,惠澤流而四民共戴」(《潘司空奏疏》卷五《考核縣令疏》),「英資卓識,勁節清操,井然有條而政自裕, 凜然難犯而民自懷」(同書卷七《舉劾有司官員疏》)。

朝廷複核後,對龔錫爵的政績非常認可,考評為「卓異」,名列天下第二。奉召入京,歷任工部虞衡司主事、都水司主事,其間潘季馴也先後升任工部左侍郎、工部尚書,依舊是他的上司。

潘季馴像

在工部九年,他最大的貢獻是輔佐潘季馴治河。當時淮河泛濫,黃河淤塞, 漕運受阻,南方物資的北運成為難題, 眾臣議論紛紛,莫衷一是。潘季馴提出在黃淮交匯處「蓄淮刷黃,以河治河」 的規劃,並提出「以堤束水,以水刷沙」 的方案,但刁難阻撓者蜂起,使其治河工作時常面臨困難和尷尬。

龔錫爵認為潘季馴的方案切中要害,必收實效,遂積極為之居中籌劃,竭力襄助。最後, 淮黃得到有效治理,南北漕運暢通數十年,季馴雖為首功,錫爵的貢獻也不容抹煞。

都水司主事任後,龔錫爵遷廣東參政,管轄徐聞、瓊州、崖州兵政。一日, 訛傳瓊州黎人將聚眾叛亂,總督急欲發兵討伐,龔錫爵道:「黎人怎會無故作亂?其中必有隱情。不如差人調查清楚, 若真是叛亂,再發兵不遲。」經過調查, 發現實情是黎人數萬頃山田為漢族王姓大族所蠶食,黎人氣憤不過,打算誓死保護田產。錫爵為之釐清地界,使地權歸屬明晰,黎人心悅誠服,一場戰禍也消弭於無形。

不久,升任廣西右布政使,亦有惠政。而耿耿於懷的王家在朝廷製造謠言蜚語,誣陷中傷,這次皇帝被蒙蔽, 錫爵竟因此被免職。

明 李流芳 《檀園集》

歸鄉後寄意林泉,從沈家手中購得位於嘉定城南的石岡園。園中有石岡草堂、溪山堂等精美建築。董其昌、李流芳、婁堅、唐時升、程嘉燧等名流都曾做客於此。「石岡草堂」四字正是董其昌的手筆。李流芳則有描繪溪山堂風光的詩句: 「松嶺雲不定,柳塘風易生。出波雙浴鶴, 隔竹一啼鶯。」(《檀園集》卷三《春盡同仲和(龔方中)泛舟溪山堂》)

著有《論語解》五卷,《老子注》、《老子疏略》各一卷,《九九參》一卷,《華嚴經疏略》五卷,《澹語》五卷,均毀於乙酉兵燹。可見者有文章《重修儒學記》(萬曆《嘉定縣誌》卷二十)、《嘉定縣誌序》(嘉慶《直隸太倉州志》卷六十三), 詩集《入粵吟》(《疁城龔氏族譜》卷四)。《入粵吟》完成後,曾求正於著名詩家、廣東順德人歐大任。歐評其詩曰:「超思玄遠」,「排空凌漢」。(歐大任《跋入粵吟》, 載《疁城龔氏族譜》卷四)

龔錫爵有五子,仲子龔方中最知名。

龔方中(1573—1643),字仲和,國子監生。

資質英敏,識見卓越,嘉定地方官每每向其諮詢政事,曾助蘇州知府史應選修府志,又助嘉定知縣謝三賓、來方煒修縣誌。敦行尚誼,見人有危難, 力救不避。周順昌因抨擊閹黨被捕,家中赤貧,妻小無依,方中雖與其素不相識, 但積極募金救助。所接皆名賢雋士,如長洲文震孟、吳縣姚希孟、常熟錢謙益、崑山王志堅,皆稱莫逆之交,與本縣的徐允祿、李流芳、唐正雅、嚴衍、侯震暘也親密無間。有《南華註解》、《杜律解》及詩文集數種。

龔方中無子,抱養從侄龔孫玹。

龔孫玹,字爾韜,秀才。

順治二年(1645),參加嘉定抗清鬥爭,分守縣城東門,「巡視城垣,日夜拮据,勞心殫神」, 城陷後與清兵展開巷戰,「身被七創,力竭而亡」(《疁城龔氏族譜》卷五《爾韜公節略》)。

選自《詩禮傳家 — 嘉定望族》,2014年;作者:寄廬;配圖:寄廬、部分來源網路;編輯:王曉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嘉定博物館 的精彩文章:

開嘉定文化先聲的孫載家族之孫察篇

TAG:嘉定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