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飛為何多次對趙雲表示不滿

張飛為何多次對趙雲表示不滿

桃園三結義,後續趙子龍。在三國演義里,張飛和劉備情若骨肉,他一直尊奉劉備為大哥。事實上張飛這個人眼裡不揉沙子,在三國演義里,張飛多次對趙雲表示過不滿:

第一次:血戰長坂坡的時候,聽到糜芳說趙雲叛變,張飛大怒:張飛曰:「待我親自尋他去。若撞見時,一槍刺死!」玄德曰:「休錯疑了。豈不見你二兄誅顏良、文丑之事乎?子龍此去,必有事故。吾料子龍必不棄我也。」

第二次:張飛要為關羽報仇討伐東吳,趙雲上朝,據理力爭「國賊乃曹操,非孫權也。今曹丕篡漢,神人共怒。陛下可早圖關中,屯兵渭河上流,以討凶逆,則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若舍魏以伐吳,兵勢一交,豈能驟解。願陛下察之。」先主曰:「孫權害了朕弟;又兼傅士仁、糜芳、潘璋、馬忠皆有切齒之仇:啖其肉而滅其族,方雪朕恨!卿何阻耶?」雲曰:「漢賊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願以天下為重。」先主答曰:「朕不為弟報仇,雖有萬里江山,何足為貴?」張飛「他人豈知昔日之盟?若陛下不去,臣舍此軀與二兄報仇!若不能報時,臣寧死不見陛下也!」

那麼張飛為何如此:

張飛是一個性格耿直的人,為了桃園弟兄的情誼,一諾千金。對於違背情誼的人,不論是誰,張飛一路無條件的打擊。不只是對趙雲,當年對關羽也是如此。關公望見張飛到來,喜不自勝,付刀與周倉接了,拍馬來迎。只見張飛圓睜環眼,倒豎虎鬚,吼聲如雷,揮矛向關公便搠。關公大驚,連忙閃過,便叫:「賢弟何故如此?豈忘了桃園結義耶?」飛喝曰:「你既無義,有何面目來與我相見!」關公曰:「我如何無義?」飛曰:「你背了兄長,降了曹操,封侯賜爵。今又來賺我!我今與你拼個死活!」關公曰:「你原來不知!我也難說。現放著二位嫂嫂在此,賢弟請自問。」二夫人聽得,揭簾而呼曰:「三叔何故如此?」飛曰:「嫂嫂住著。且看我殺了負義的人,然後請嫂嫂入城。」甘夫人曰:「二叔因不知你等下落,故暫時棲身曹氏。今知你哥哥在汝南,特不避險阻,送我們到此。三叔休錯見了。」糜夫人曰:「二叔向在許都,原出於無奈。」飛曰:「嫂嫂休要被他瞞過了!忠臣寧死而不辱。大丈夫豈有事二主之理!」後來關羽斬了蔡陽,張飛方才放過。

因此張飛心中其實是沒有大局觀念的人,腦子裡只有哥們義氣和小團體。這些人剛開始還可以,是劉備集團無限向上的動力,到了最後,肯定會阻礙劉備集團的進步。張飛如此,關羽也是這樣,當年關羽為了報曹操的情誼,居然是非不分,在華容道上放跑了曹操,實在是典型的是非不辨。

當然張飛這個人感性,趙雲理性,趙雲作為一代儒將,不是靠感情處理問題,而是很有大局意識,一切以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這一點和諸葛亮差不多,因為趙雲和諸葛亮的關係最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治亞詩詞散文選 的精彩文章:

現代人為何不喜歡宋江

TAG:李治亞詩詞散文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