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二維碼成網路詐騙「新武器」

二維碼成網路詐騙「新武器」

在過去的2017年,網路安全領域機遇與挑戰並存。一方面,網路攻擊、信息泄漏、詐騙、傳銷等安全事件層出不窮,不斷敲響民眾數據、信息安全的警鐘。另一方面,2017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網路安全法》,讓全社會看到了網路安全領域的「國家力量」,標誌著網路安全執法從此有法可依。來自各大互聯網安全平台的數據顯示,網路安全威脅正從傳統概念上的PC端和移動端的病毒模式逐漸向數字化和破壞性等方面轉移。

經濟發達地區仍為詐騙高發區

據獵網平台發布的《2017年網路詐騙趨勢研究報告》顯示,廣東(13.1%)、山東(6.8%)、江蘇(5.7%)、河南(5.6%)、四川(5.1%)、浙江(5.0%)等省級行政區的被騙用戶最多,廣東仍然是網路詐騙的高發區域;若按照城市進行劃分,北京是舉報數量最多的城市,共計879起,其次為深圳廣州、上海、成都和重慶等地。由此可見,經濟發達及人口大省是網路詐騙舉報最積極的區域。

從被騙網民的年齡上看,90後網路詐騙受害者佔總數的43.1%,其次是80後佔比為31.6%,由此可見,作為互聯網主力軍的90後和80後,同樣也是網路詐騙受害者的多發群體。而值得注意的是,隨著00後年齡的不斷增長,與互聯網接觸不斷深入,其遭遇的網路詐騙也在不斷增加,00後受害者佔比從2016年的3.0%增長到如今的8.4%,社會經驗少、自我保護意識弱的00後逐漸成為騙子們的行騙目標。

電腦與移動端病毒態勢大幅下降

據《騰訊安全2017年度互聯網安全報告》顯示,騰訊電腦管家在2017年總計攔截電腦端病毒近30億次,相較2016年同比下降36.2%;2017年新發現病毒數量更是打破近六年來持續上漲的走勢,首次出現下降趨勢。與此同時,感染病毒木馬的用戶電腦也相應減少,2017年騰訊電腦管家共發現6.3億台用戶電腦中病毒木馬,相比2016年同比下降23.2%。

移動端病毒的下降趨勢更為顯著,《騰訊安全2017年度互聯網安全報告》稱,騰訊手機管家在2017年截獲的An-droid新增支付類病毒包數同比下降八成;手機病毒感染用戶總數為1.88億,相較2016年同比下降62.4%。

與病毒下降趨勢相比,利用移動端作為載體的二維碼、付款碼等方式在方便人們生活的同時,也為騙子提供了更多的行騙機會。以往「主攻」趕集網、58同城等分類信息網站上的不法分子,如今紛紛轉移到了移動端上,在獵網平台接到的用戶舉報中,有65.6%的受害者是通過銀行轉賬、第三方支付、掃二維碼支付等方式主動給不法分子轉賬。此外,在2017年的新型手機勒索軟體中,也出現了二維碼付款的方式,可見二維碼作為移動互聯網發展的產物,也成為騙子手中的「新武器」。

加密貨幣暴漲成網路犯罪新戰場

自2009年世界上第一個比特幣區塊鏈誕生以來,各種數字加密貨幣層出不窮,目前已多達1500多種。2017年「炒幣」風暴來襲,更將其價格推至歷史最高點,而加密貨幣的價格暴漲也引發了新網路安全威脅。

據《騰訊安全2017年度互聯網安全報告》顯示,不法黑客通過挖礦木馬「悶聲發大財」,由於這種病毒的非破壞性和隱蔽性,既使用戶電腦中毒也不會像勒索病毒一樣及時感知到。挖礦木馬只會潛伏在用戶的電腦中,定時啟動挖礦程序進行計算,大量消耗用戶電腦資源,導致用戶電腦性能變低,運行速度變慢,使用壽命變短等等。

同時,《騰訊安全2017年度互聯網安全報告》還指出,漏洞利用、外掛程序、網頁掛馬、弱口令等都是挖礦木馬的主要傳播途徑。其中漏洞利用因其傳播速度快、影響面廣,是當前不法分子獲取數字加密貨幣最重要的手段。

除了勒索病毒、挖礦木馬造成的損失,盜竊行為也嚴重威脅到數字加密貨幣持有者的財產安全。不法黑客通過入侵交易平台和個人錢包盜取加密貨幣,甚至直接造成交易平台倒閉的嚴重後果,行為極其惡劣。

南方日報記者 葉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報業網 的精彩文章:

5家新開業酒店,值得春節去體驗一番!
機載WiFi的「藍海」還不夠藍

TAG:南方報業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