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年2月中華讀書報月度好書榜

2018年2月中華讀書報月度好書榜

《中華讀書報》2018年征訂正在進行,恭請讀者朋友到當地郵局訂閱。郵發代號1-201

中華讀書報月度好書榜始於2006年。2月至11月每月初,我們都會為讀者奉上由編輯部遴選的一份書單。我們選書的標準兼顧人文性、思想性、獨創性、品質和趣味,重點關注思想、社科、歷史、傳記、文學、藝術、科學、童書等類圖書。望能有助於大家選書讀書。

《思想史:從火到弗洛伊德》,[英]彼得·沃森著,胡翠娥譯,譯林出版社2018年1月第一版,248.00元

彼得·沃森是思想史寫作的大家,向來以大格局的寫作風格聞名。沃森著迷的歷史,不是帝王將相征服與統治的歷史,而是人類如何認識世界、認識自我的歷史。本書上自人猿揖別和火的使用,下至粒子物理和精神分析,囊括了人類思想到20世紀初為止的全部歷程,加上其前作《20世紀思想史》,可以說收錄了人類有史以來已然確立影響力的所有重要思想,而且本書不僅僅討論那些關乎人類命運的大思想和大問題,也留意於公元前後的概念何時誕生、為什麼把圓周分成360°等「小」思想。本書對東方思想,尤其是中東、印度、中國的思想在人類歷史上的作用也相當關注,論及中國的科舉制度、禪宗、理學和「毛筆文化」等,並就為什麼穆斯林世界和中國沒能發展出現代科學這一問題發表了看法。

《羅曼諾夫皇朝:1613-1918》,[英]西蒙·塞巴格·蒙蒂菲奧里著,陸大鵬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年1月第一版,168.00元

羅曼諾夫家族統治俄國期間,一共有二十位沙皇與女皇,其中有的是天才,有的是瘋子,但他們全都受到神聖獨裁統治和帝國野心的激勵。通俗歷史作家、《耶路撒冷三千年》的作者蒙蒂菲奧里的這部作品細緻梳理了羅曼諾夫家族三百餘年的歷史,深入探究了這個家族如何將一個處境堪稱惡劣的公國變成龐大的帝國,他們又如何喪失了這個帝國。作者著力把握沙皇統治的本質,努力探究羅曼諾夫皇朝政治運作的特點,尤其對皇室是與貴族的關係有深刻揭示。同時,正如作者所說,本書也是「對人性和絕對權力扭曲人性的研究」,呈現了一個「充滿了家庭內部的爭鬥、帝國野心、絢爛的魅力、淫蕩放縱和墮落的施虐狂」的皇家世界。故事本身戲劇性很強,加之作者極善講述,使我們讀來備受吸引、頗為愉悅。

《希尼三十年文選》,[愛爾蘭]謝默斯·希尼著,黃燦然譯,浙江文藝出版社2017年12月第一版,89.00元

這是愛爾蘭大詩人、評論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希尼專門闡述詩歌之道的文論。原名《發現者,保管者》,如作者在「序」中所言——這些文章「大多是對詩歌的美好本身的欣賞和報道,是試圖『保管』它,並說明為什麼它值得保管」。書中內容由希尼從自己的《專心思考》《舌頭的管轄》《詩歌的糾正》《寫作的地點》幾本文論集中精選,加上幾篇未曾出版過的演講、約稿和帶有自傳色彩的文章。希尼論及葉芝、彭斯、菲利普·拉金、伊麗莎白·畢曉普、米沃什等歐美文壇的傑出詩人詩作,有評論者對技巧的洞悉,也有寫作者對情感的認同,這本書不失為走近和解讀希尼文學世界、了解英語詩歌和世界詩歌的路徑。詩人、翻譯家黃燦然擔綱翻譯,為儘可能準確、詩意地呈現希尼原作風貌提供了保障。

《從大都到上都:在古道上重新發現中國》,羅新著,新星出版社2018年1月第一版,45.00元

北京,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這兩個地名看似沒有太多關聯,在元代,前者稱大都,後者謂上都,是由皇帝專屬輦路連接的、皇帝每年往複的兩端。北京大學歷史學者羅新早在十幾年前已萌發從大都走到上都之念,終在年過半百的時候,從北京健德門出發,沿輦路線路向北穿越北京、河北進入內蒙古,徒步四百五十公里到達目的地。此書記錄了他的這段行程,有生動、詳盡的行走細節、沿途見聞,也有不時由古及今引發的思考。作為專事中國中古史和中國古代邊疆民族史研究的學者,羅新的行走不止是單純的旅行,體現在書中,行走記錄之外,還有由此延伸的不少相關典籍、文章的引述和歷史信息的普及、尚存遺迹的解讀。從書齋到田野,羅新的行走和寫作,為讀者奉獻了一份回溯歷史、觀照現實的難得文本。

《給孩子的歷史地理》,唐曉峰著,中信出版集團2018年1月第一版,49.80元

與坊間頗多面向兒童讀者的古詩詞解讀、書畫賞析類圖書相比,針對同樣受眾的歷史地理普及讀物有限,北京大學歷史地理學者唐曉峰的這本書尤其難得。這是活字文化「給孩子系列」圖書最新的一種,這裡所說的「歷史地理」是指「研究歷史時期的地理問題」,而非歷史和地理的合稱。作者從中華文明形成的地理學視角到地域與社會演變,再到不同歷史時期中國行政區劃的變化、環境基礎與人文孕育的關係,也涉及藝術發展、朝代更迭等話題。作者在保持學術嚴謹性的前提下,用儘可能通俗易懂的語言、有所取捨的知識點使得青少年讀者能夠閱讀和接受。書中有些章節提及的歷史、地理或者人物、物種等名詞需進一步說清楚,以近乎名詞解釋姿態設置的「閱讀窗」部分亦很必要。

《鄭天挺西南聯大日記》,俞國林點校,中華書局2018年1月第一版,156.00元

本書是著名歷史學家鄭天挺西南聯大時期日記的整理本。日記起1938年1月1日,訖1946年7月14日(中間有少量缺失)。在此期間,鄭天挺除了任北京大學教授外,還先後擔任北京大學秘書長、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副主任、西南聯大總務長等行政職務,所歷所見所聞,繁多具體,並較為詳細地記在了日記中,因此,本書不只是一部「個人史」,更是一部西南聯大史,還為研究抗戰時期的社會經濟生活提供了很多第一手材料,具有多方面重要價值。

《文化中的政治:戲曲表演與清都社會》,[美]郭安瑞著,郭安瑞、朱星威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年1月第一版,69.00元

郭安瑞這部2014年獲「列文森圖書獎」的著作是對清代戲曲的研究,但其內容並不限於戲曲史的狹小範圍。正如書名所顯示的,作者的關懷要大得多,她「意在將戲曲史置於更為廣泛的社會歷史進程與文化政治網路中,以便窺視清代都市文化中顯現出來的國家與社會之間的互動關係」。書中對「花譜」、朝廷的戲曲政策,以及訴苦劇、「嫂子我」戲等做了深入考察,對戲曲世界背後的性別文化、對國家權力如何把戲曲表演納入自身管控範圍等問題都有深刻揭示。

《考古四記:田野中的歷史人生》,鄭嘉勵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18年1月第一版,48.00元

這本書以考古工作手記為主,分尋墓、行路、品物、懷人四部分。除了發掘項目的背景、過程、結果,以及對一些涉及考古工作的行走、器物品鑒的記錄,還多有包含情感和溫度的「閑筆」。這些「閑筆」不止體現在懷人部分,幾乎瀰漫全書。這樣一本頗具學術氣質和信息量的考古准專業書由此有了更多趣味和可讀性。

《蒙古國紀行:從烏蘭巴托到阿爾泰山》,羅豐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8年1月第一版,69.00元

歷史淵源之外,我們對蒙古國知之甚少。考古學者羅豐在2006年曾有歷時半月、地域跨度廣大的蒙古國考察之旅,本書即源自他當時勤奮記下的筆記、手繪圖片、拍攝的照片。有沿途所見的風土人情、自己的衣食住行,也有對自然、歷史人文等方面的記錄、解讀,對蒙古國的歷史與現實,特別是今日蒙古的某些側面,均有生動、忠實的呈現。本書圖文並茂,開本得體,帶給我們很好的閱讀體驗。

《大國憲制:歷史中國的制度構成》,蘇力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1月第一版,86.00元

中國古代憲製作為人類歷史上最持久存在的制度經驗,有其自己的邏輯和合理之處。但近年來社科領域特別是法學領域,對於中國自己的制度研究較少。學者蘇力從法學、社會學、歷史學等多個學科的視角出發,對歷史中國的憲制經驗進行了總體把握和深度總結,揭示了歷史中國千年傳承、具有強大活力的原因,并力圖闡釋中國在制度文明上獨有的貢獻。

《樞紐:3000年的中國》,施展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年1月第一版,99.00元

作者找到了一個核心線索,就是中國的超大規模性,將中國從古至今的歷史串聯了起來,給出了統一的解釋框架。本書解釋了中國能夠維持一個大一統帝國的原因,中國在近代陷入落後的原因,20世紀偉大的中國革命史也在這個背景下獲得了全新的意義,更解釋了當今中國在世界上的獨特位置。在古代史的闡述中,作者突破了常見的中原本位視角,也突破了新清史學派的草原本位視角,在中原、草原、西域、高原、海洋等多個亞區域彼此互動、相互依賴、相互塑造的過程中,發現了超越於各個亞區域之上的一個統一的歷史進程,從而將中國史定位為一個體系史。

《直到我們建起了耶路撒冷:一座新城的締造者們》,[美]阿迪娜·霍夫曼著,唐克揚等譯,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7年12月第一版,68.00元

這是一部出自美國傳記作家阿迪娜?霍夫曼之手的「一戰」之後耶路撒冷城市建設史。書中講述了這樣一座在東西方歷史、文化中影響巨大的世界名城,如何歷經戰火,又在建築師們的努力之下重獲新生。作者建立在大量背景資料、圖片積累基礎上的文學作品般的敘事引人入勝。耶路撒冷重生之路無法克隆,但其中蘊含的某些思想理念,還是值得體會。

《國王的兩個身體:中世紀政治神學研究》,[德]恩斯特·康托洛維茨著,徐震宇譯,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年1月第一版,168.00元

在原作出版60年後,中文學界終於迎來這本名著的首個中譯本。康托洛維茨積十年之功,深入探索了「國王的兩個身體」(「自然之體」和「政治之體」,也即國王的人身和他所代表的作為人民的政治體)的中世紀淵源,從浩瀚的史料中清理出各種與「二體」有關聯的思想譜系,從身體史、紋章學、神學、藝術史、莎士比亞戲劇、皇室葬禮、法學等各個角度,全面展示和探討了國王權力運作的神秘機制。

《早上九點叫醒我》,阿乙著,譯林出版社2018年1月第一版,48.00元

以一系列中短篇佳作贏得不少文學獎項和評論口碑後,作家阿乙耗費五年時間寫出這部長篇,也是他的首個長篇。故事從「橫行鄉里」、意外過世的男主人公的葬禮寫起,陸續登場的各色人物、五味雜陳的世態人情、江西農村的市井民俗……這些交織在這本書中,用以貫穿、承載主人公的人生和一部長篇的內涵,也是作者用文字留住逐漸消逝的鄉村記憶的努力。

《建水記》,于堅著,中信出版社2018年1月第一版,88.00元

在近年越來越快的城市化進程中,雲南小城建水是個特別的存在。從具體的建築到城市格局,從民俗到居民風貌,建水都保留著幽幽古意。作家于堅走在建城六百年的建水街頭和巷弄,依然有時光駐留之感,這也是他這些年來不斷到建水進而寫出這本書的原因。于堅以觀察者的眼光,詳述建水的歷史、現實、建築、生活日常等等,以詩意的語言呈現了一個詩意的地方。

《太陽深處的火焰》,紅柯著,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8年1月第一版,45.00元

自《西去的騎手》之後,紅柯把新疆、陝西這兩個地方在精神上聯繫到了一起。憑著他詩人般的浪漫和血性,仗著多年來對西部歷史的愛好,在新疆太陽墓地和陝西民間皮影之間,找到了隱秘的文化脈絡。而書中描繪的知識分子群像也令人印象深刻。太陽深處的火焰,那位於新疆的太陽墓地,是紅柯心中原力的象徵,一種神性的復明和重啟。

《成為小說家》,謝有順著,北嶽文藝出版社2018年1月第一版,39.80元

謝有順是為數不多的能夠真正獲得作家認可的評論家之一。《成為小說家》是謝有順近年來關於小說創作的演講結集,是謝有順淵博學識的結晶。書中的五篇演講以通俗易懂的語言闡釋了小說創作的奧秘。《成為小說家》不僅有助於普通讀者文學鑒賞力的提升,對作家來說亦有很強的啟發意義。

《泥淖之子》,[墨西哥]奧克塔維奧·帕斯著,陳東飈譯,廣西人民出版社2018年2月第一版,48.80元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墨西哥大詩人帕斯不僅在詩歌、散文寫作上頗負盛名,他對這些文學體裁的理解也相當獨到。本書凝聚著帕斯對現代詩歌、現代主義的深刻見解,書中文章來自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帕斯應哈佛大學之邀所作諾頓講座講稿,他從現代詩歌的起源、背景談到詩歌運動中的流派變遷,顯示出對詩歌發展歷程乃至詩歌藝術本身的熟悉程度、不凡的鑒賞審美能力和可貴的洞見。

《美國佬》,[奈及利亞]奇瑪曼達·恩戈茲·阿迪契著,張芸譯,人民文學出版社2018年1月第一版,62.00元

本書講述了一對年少相戀的奈及利亞男女追尋各自「西方夢」過程中在美國、歐洲所經歷的學業、情感、職場上的遭遇,膚色、種族、階層乃至更多深層因素,令他們在逐步獲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後內心倍覺失落、困惑。在英美文學圈走勢良好的奈及利亞作家阿迪契在這部位列2013《紐約時報》十大好書、獲得全美書評人協會小說獎的長篇小說中將自己細膩、犀利的寫作特質發揮得淋漓盡致,在令人唏噓的故事背後,她想要表達的,是小說幾乎不能承受之重。

《尼克代表我》,常新港著,天天出版社2018年1月第一版,26.00元

《尼克代表我》用隱喻的手法,犀利、精準的筆觸,刻畫和討論了當代少年兒童的成長難題。成長的種種情形被濃縮凝練,比如「不懂事」的孩子和望子成龍的父母,比如「聽話」的孩子和渴望與眾不同的大人,比如家長和老師的聯合陣線對孩子的圍追堵截,等等。這些問題大家都不陌生,而作家的書寫不但是藝術的,而且把我們的思考帶到了更深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讀書報 的精彩文章:

《莊子》研究與中國哲學的範式及「合法性」問題

TAG:中華讀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