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夢想要有,萬一實現了呢?——13歲入行,18歲就名滿天下,且看一代大師是怎樣煉成!

夢想要有,萬一實現了呢?——13歲入行,18歲就名滿天下,且看一代大師是怎樣煉成!

「泥人張」專題

張明山

1826~1906,紹興人,名長林,後以字行。幼隨父學泥塑,練就絕技。與人對坐,不動聲色,摶泥入手,頃刻而成像;且能藏泥於袖,摶塑人像,形神畢肖,栩栩如生。

自幼勤勉

童年就對泥塑產生濃厚興趣。

張明山生於河北深州,祖籍浙江紹興。其父張萬全曾任師爺,卸任後定居天津西頭,做些小泥玩具貼補家用。

張明山自幼家境貧寒,從小跟父親以捏泥人為業。張明山童年時就對泥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張明山時常在集市上觀察各行各業的人,在戲院里看多種角色,偷偷地在袖口裡捏制。他捏制出來的泥人居然個個逼真酷似,一時傳為佳話。他經過細心揣摩和刻苦實踐練就了一手好絕技。

年少成名

18歲即得名「泥人張」。

張明山從13歲就正式從事泥塑工作,那時的天津已是一個重要的港口城市,商業、貿易發達,流行趕廟會,常有外台戲,多由名角演出。張明山常躋身其間觀察人物、服飾。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余三勝到天津演出,他是道光年間春台班領銜主演,以擅唱「花腔」著稱,是當時響噹噹的名伶。18歲的張明山觀其演出數次,終塑成一尊余三勝泥像,抓住了他的神態特徵,被譽為「活余三勝」,一時名噪。從此得名「泥人張」,名動天下。

取材廣泛

三教九流,均有涉獵。

「泥人張」的彩塑工藝取材廣泛,或反映民間習俗,或專註民間故事、舞台戲劇,或直接從《水滸傳》、《紅樓夢》、《三國演義》等古典文學名著取材。

多種舞台戲劇人物如賈寶玉、林黛玉等等形象,以及《關羽秉燭讀春秋》等戲出像及余三勝《鎮澶州》的戲裝像。或取材於民間傳統故事的如《風塵三俠》、《岳母刺字》等。或反映舊社會各行各業勞動人民形象的如:挑水的、吹糖人的、拉洋車的、賣西瓜的及算命的盲人等。或反映當時天津民間風俗的如迎娶儀式和出大殯情景的泥塑。或表現各界人物的肖像如《李鴻章》、《劉國華》等泥塑作品。張明山被稱為南北塑像之冠。

部分榮譽

賀慈禧七十壽作品迄今藏於頤和園。

1915年,張明山創作的《編織女工》彩塑作品獲得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一等獎,其中帶去參展的另外16件作品,獲得名譽獎。慈禧太后七十大壽時,朝廷內務府員外郎慶寬進貢泥人8匣(包括《木蘭從軍》、《寶蟾送酒》、《風塵三俠》、《張敞畫眉》 、《福祿壽三星》、《 春秋配 》、《孫夫人試劍》、《斷橋》,均為張明山作品),迄今收藏在頤和園。

人物軼事

廣獵素材、吸取營養、自成一格。

"泥人張"是北方流傳的一派民間彩塑,它創始於清代末年。創始人張明山繼承傳統的泥塑藝術,從繪畫、戲曲、民間木版年畫等姊妹藝術中吸收營養。經過數十年的辛勤努力,一生中創作了一萬多件作品。他的藝術獨具一格而蜚聲四海,老百姓都喜愛他的作品,親切地送給他一個昵稱:泥人張。

被召進宮

清朝末期被召入宮後逃出。

清朝末期,張明山曾被召進宮,捏塑各種古今人物像。張明山不願長期埋頭宮內,專受皇家驅使,最後逃了出來。在上海躲避幾年,才返回天津。

藝術風格

「隨類賦彩」刻畫人物的性格!

張明山彩塑的藝術中包含:「塑」與「繪」特點。張明山彩塑藝術取材於神話、戲劇、小說以及現實生活,通過「塑造」與「繪色」不僅形象地表現人物,而且「隨類賦彩」地刻划了人物的性格,展示出近代的生活氣息,不但接近日常情感,而且綜合了中國文藝傳統的抒情和線的藝術。《三百六十行》描繪的便是現實的、市井的生活;張明山作《漁樵問答》的說的典故是邵雍的《漁樵問答》和孔尚任的《桃花扇》中的「漁樵問答」——前者借漁樵的問答,來闡明天地事物的道理;後者借柳敬亭和蘇崑生的對話,根據張明山所說,這是為了表達對中國興亡所致的悲痛感,從而透露對人生的空幻之感:人生的目的和意義在那裡?於是最後歸結到隱逸漁樵——而且透過塑和繪展示的不是一般生命中的漁樵,而是兩個「相逢在野」的「退仕」文人。

主要作品

被稱為南北雕塑之冠。

《關羽秉燭讀春秋》出像;余三勝《鎮澶州》戲裝像;被他捏過像的京劇名伶有譚鑫培、楊小樓、汪桂芬、程長庚、田桂鳳等等;《風塵三俠》;《岳母刺字》;《李鴻章》;《劉國華》等等。張明山被稱為南北塑像之冠。

入選課文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俗世奇人》。

馮驥才在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的《俗世奇人》里這樣描述「泥人張」:「手藝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張」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沒第二,第三差著十萬八千里。『泥人張』名叫張明山。咸豐年間常去的地方有兩處。一是東北城角的戲院大觀樓,一是北關口的飯館天慶館。坐在那兒,為了瞧各樣的人,也為捏各樣的人。去大觀樓要看戲台上的各種角色,去天慶館要看人世間的各種角色。這後一種的樣兒更多。…………」

世代傳承

「泥人張」招牌已流傳一百多年。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四月二十九日,一代泥塑大師因感冒而逝,終年八十歲。但他開創的「泥人張」藝術,經過張玉亭、張景福、張景禧、張景祜、張銘等四代人的傳承和發揚,已成為中國北方泥塑藝術的代表,至今已流傳一百多年,在津門,「泥人張」金字招牌依舊金光燦燦。

報刊登載

民國36年《大公報》刊文。

1947年(民國36年)2月20日的《大公報》的「天津人物誌」有一段紀念張明山的文章:「至其如何工作?不過在觀戲時,即以台上角色,權當模特兒,端詳相貌,剔取特徵,於人不知不覺中,袖中暗地摹索。一出未終,而伶工像成;歸而敷粉塗色,襯以衣冠,即能絲毫不爽。」

名家評價

徐悲鴻評張明山泥塑。

「比例之精確,骨骼之肯定與傳神之微妙,據吾在北方所見美術品中,只有歷代帝王像中宋太祖、太宗之像可以擬之。」張明山還是一個出色的畫家,無論山水、人物、花鳥,都有獨特風格。

後記

2006年,天津「泥人張」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工業化的今天,這種彩塑藝術卻依然保持傳統的製作方法:粘土加輔料反覆槌砸,油布包裹窖藏三年,之後取出,通過敏銳的嗅覺來塑造各種形體……匠人匠心、不忘初心,這才是最好的傳承方式。

成功,只垂青堅持不懈的人。

願以此文,與每一位手藝人共勉之。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臻藝術網 的精彩文章:

奉旨革職:一個畫壇怪伽的生前事和身後名
東方之筆、千古一人,張大千藝術正在國家博物館開展

TAG:大臻藝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