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春聯是如何形成的?這幅對聯原來出自明太祖朱元璋的親筆題聯!

春聯是如何形成的?這幅對聯原來出自明太祖朱元璋的親筆題聯!

過年貼對聯是我國流傳至今的一個傳統習慣。每到臨近春節,在家門口貼上一副對聯表示喜慶,祈求來年平安幸福。

最初,人們在桃符上題詞,稱為題桃符。如「姜太公在此,百無禁忌」或「有令在此,諸惡遠避」等驅邪符咒。接著又有人在題桃符基礎上題聯語。聯語從內容和形式上來看,都是吉祥佳話,文字工整,長短對等,又講究對仗。這種做法到了五代十國時期又有了新發展。在公元964年,後蜀的皇帝孟昶在除夕那一天命令大學士辛寅遜在桃板上題詞,然後命人貼在了寢宮門口,孟昶皇帝看過題詞後,嫌大學士的題詞對仗不工整 ,就自己親筆寫成一聯: 「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兩句桃符詩就是後來大家公認的最早的一副春聯。從此以後,到了宋代春聯開始興起。

在後來到了公元1368年,明太祖居住在南京的時候,除夕之夜,命令公卿士所有的屬下家家都貼春聯,朱元璋還在過年的時候還曾親自微服私訪,挨家挨戶觀看,還以此為興趣。碰到哪家的春聯題的不好,明太祖就自己親筆題聯,有一次就親自給一家屠戶題聯:「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從此春聯才在廣大的農村和城鎮普遍盛行起來。春聯,作為人們喜聞樂見的一種形式,逐漸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小到婚喪嫁娶,大到國慶大典,無不應用。脊聯、壽聯、輓聯、賀聯、名勝聯、宅第聯、答贈聯、中堂聯,名目繁多。後來,它不僅衝破了一般的喜慶範圍,進入名山大川,佛殿書院,清泉仙洞,畫閣芳園,而且還應用到宗廟祭祀,壽誕生辰,營建修造,出行遠遊,入學考第。。。。。。總之,一切大小事務,都可以看到春聯的應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先森那些布織道的事 的精彩文章:

屬牛的人在2018真的是好運連連,不但天降橫財,而且面向桃花!

TAG:易先森那些布織道的事 |